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邊際效用價值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

目錄

邊際效用價值論概述

  邊際效用價值論是邊際效用學派的理論基礎。依照這個理論,商品的價值取決於效用,並以稀少性為條件;價值尺度邊際效用;不能直接滿足人的欲望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由最終消費品的邊際效用決定;市場價格是買賣雙方物品效用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邊際效用價值論被用來反對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

  邊際效用價值論是在19世紀70年代初,由英國的傑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和法國的瓦爾拉提出的,後由奧地利的龐巴維克維塞爾加以發展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價值理論之一。其特點是以主觀心理解釋價值形成過程,認為商品的價值是人對物品效用的感覺和評價;效用隨著人們消費的某種商品的不斷增加而遞減;邊際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遞減的效用中最後一個單位所具有的效用,即最小效用,它是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尺度。它還提出了市場價格論,認為市場價格是在競爭條件下,買賣雙方對物品的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龐巴維克。邊際效用價值論是邊際效用學派理論的核心和基礎。邊際效用價值論者認為,商品價值由該商品的邊際效用決定。效用是指物品能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邊際效用則指每增加購買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給消費者帶來的總效用的變化量。邊際效用論者認為商品的價值並非實體,也不是商品的內在客觀屬性。價值無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滿足這種欲望的能力之間的關係,即人對物品效用的“感覺與評價”。他們認為效用是價值的源泉,是形成價值的一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價值的形成還要以物品的稀缺性為前提。稀缺性與效用相結合才是價值形式的充分必要條件。這裡稀缺性是指物品供給的有限性。效用論者是這樣闡述他們的觀點的:物品只有在對滿足人的欲望來說是稀少的時候,才可能成為人們福利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從而引起人的評價,表現為價值,而衡量價值量的尺度就是“邊際效用”。效用論者認為人對物品的欲望會隨其不斷被滿足而遞減。如果供給無限則欲望可能減至零甚至產生負效用,即達到飽和甚至厭惡的狀態。於是,物品的邊際效用,從而它的價值會隨供給增加會隨之減少甚至消失。邊際效用論者還提出了以主觀價值論為基礎的市場價格論,並稱之為“客觀價值論”,並將主觀價值論與供求均衡論結合起來。認為市場價格是在競爭條件下買賣雙方對物品的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邊際效用價值論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價值論,它割裂了商品的價值與勞動過程之間的聯繫,將價值這一客觀歷史範疇說成一種自然永恆的心理範疇,妄圖以主觀評價做為衡量價值的尺度,他們聲稱勞動無法衡量,卻不知主觀評價更無法衡量。顯然,效用論者歪曲了市場價格理論和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從而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深淵。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發展

  西方經濟學中邊際效用價值論(主觀價值論)的價值尺度。滿足人的最後的也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單位的效用。

  效用價值論在17~18世紀上半期資產階級經濟學著作中已有明確表述。英國經濟學家 N.巴本曾用物品的效用來說明物品的價值。義大利經濟學家 F. 加利亞尼明確指出,價值是物品同人的需求的比率,價值取決於交換當事人對商品效用的估價,或者說,由效用和物品的稀少性決定。18世紀下半期和19世紀初,勞動價值理論得到發展,效用價值論處於踏步不前的狀況。

  19世紀30年代以後,邊際效用價值論逐漸發展。英國經濟學家W.F.勞埃德在1833年提出,商品價值只表示人對商品的心理享受,取決於人的欲望和人對物品的估價,人的欲望和估價會隨物品數量的變動而變動,併在被滿足和不被滿足的欲望之間的邊際上表現出來,從而實際上區分了總效用和邊際效用。同時期,愛爾蘭經濟學家M.朗菲爾德也認為,物品市場價格總是由能夠引起實際購買的最低程度需求強度來調節的。

  1854年德國經濟學家H.H.戈森提出人類滿足需求的三條定理:①欲望或效用遞減定理,即隨著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遞減。② 邊際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條件下,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務必將這些物品在各種欲望間作適當分配,使人的各種欲望被滿足的程度相等。③在原有欲望已被滿足的條件下,要取得更多享樂量,只有發現新享樂或擴充舊享樂。這三條定理後來被稱為戈森定理。

  19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奧地利經濟學家C.門格爾和法國經濟學家 M.-E.-L. 瓦爾拉斯各自獨立提出比較完整的邊際效用價值論,成為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創始人。

  19世紀80~90年代,邊際效用價值論發展為兩個支流,一支是以奧地利的門格爾及其學生F.von維塞爾和E.von柏姆-巴維克為代表的心理學派,另一支為瓦爾拉斯及其繼承者V.帕雷托為代表的數理學派。在帕雷托等人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效用後,邊際效用價值論又分為基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合理成分[1]

  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價值並不是商品內在的客觀屬性,它不過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滿足這種欲望的能力的關係,即人對物品效用的感覺和評價。效用是價值的源泉,效用大則價值大,反之,價值則小。可以看出:這是典型的主觀價值論,充滿了唯心主義色彩,因而是錯誤的。

  不過,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某些具體理論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首先,邊際效用價值論探討了效用(即使用價值)的本質。對於使用價值,馬克思說:“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但“有用性”(即效用)的本質是什麼?馬克思並未作深入分析。而傑文斯則指出:物的效用就在於對人產生“快樂”和避免“痛苦”。雖然這樣解釋不見得全面、深刻和規範,但畢竟對“效用”的本質作了探討,因而是有價值的。

  須知,人類從事經濟活動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存發展需要,所以經濟學必須高度註重對“人的需要”及滿足這種需要的“效用”的研究。

  其次,邊際效用價值論者提出以人對物品效用的感覺評價來測定商品的價值大小的觀點完全是荒謬的、唯心主義的。但卻不能否認,人的主觀心理評價是測定使用價值即效用大小的基本標尺。在這一點上,絕不是唯心主義的,而是唯物主義的。因為,人的需要可以具體劃分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日精神需要),而人的生理需要又總要以人的心理需要外在地表現出來,所以說,“使用價值大小主觀評價論”是成立的。當然,由於每個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都是有差異的,所以每個人對同一使用價值大小的評價就不會完全一致。顯然,在這一領域,馬克思也未給予深入探討,邊際效用價值論在這一方面作了分析,因而是有貢獻的。

  再次,邊際效用價值論者提出的“基數效用論”的確難以成立(因主觀感受無法定量測定),但提出的“序數效用論”卻有實用性。實際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捲中提出的必要生活消費品和奢侈品的概念,認為工人階級在經濟繁榮時期也會涉及奢侈品的消費,以及恩格斯在(馬克思(雇佣勞動與資本)序言)中所談到的消費資料可以分為生存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的觀點不也隱含著“序數效用論”的思想嗎?從這點來看,邊際效用價值論所提出的“序數效用論”是有價值的。

  最後,邊際效用價值論所提出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觀事實(馬克思對此種現象也未深入展開分析)。由於這一理論反映了客觀事實,因而我們不能斷定它是“庸俗的偽科學”。事實上,正是因為存在“邊際效用遞減”現象(這一現象可以通俗地表述為“喜新厭舊”),才推動人們努力研製新產品以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的需要,並由此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邊際效用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均衡價值論的關係

  對三種價值論的比較與分析

一、區別與對立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均衡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根本對立在於價值本質和價值決定問題上的對立。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價值的實質是處於凝結狀態的人類抽象勞動,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或者說是由供求所決定的商品的均衡價格所決定的。馬歇爾主要是通過分析供給與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的均衡價格來分析商品價值的。馬克思則是從生產領域入手,對價值的形成、決定,表現作了全面系統的考察。馬克思並沒有否認供求關係對價格的影響,這一點不僅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有過論述,而且在第三捲第六章《價格變動的影響》中在關於第二種含義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部分也有過論述。可為何馬克思沒有反對的供求關係作用會成為馬歇爾批駁勞動價值論的根據呢?對均衡價值論者的觀點做進一步的分析:

  首先,均衡價值論者以價格的概念替換了價值,而他們所謂的價值是沒有價值實體的。他們認為“價值”是由供求決定的,而供求作用直接決定的又是市場價格。他們通過對供求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市場供求均衡時的價格,發現該“價格”是最完美的,是價值最充分的表現,從而提出市場價格決定商品價值的觀點。顯然這裡均衡論者只在對價格進行分析而不是對價值的分析,因此其結論必然是錯誤的。其次,均衡分析是一種停留在事物錶面的分析。價格受供求影響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道理。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如果一切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直接合而為一,那麼科學的存在就會成為多餘。價值與價格是兩個既有聯繫又相互區別的概念,均衡論者顯然混淆了這兩個概念。只是對市場價格做的一種現象形態的分析。

邊際效用價值論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區別

  邊際效用價值論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區別在於其價值觀的根本對立。

  效用論者認為價值不是商品的內在屬性,而是人對商品的感覺與評價,效用是價值的源泉。由於效用論者將效用衡量的標準主觀化從而使邊際效用價值實際上成為主觀的產物,將價值的形成與決定同勞動生產完全割裂,使商品價值成為純粹意義上的一個心理範疇。馬克思勞動價值則是客觀的價值論,它從生產商品的勞動的客觀性出發,系統闡述了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以及勞動的凝結。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價值的衡量標準不同。

  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是人對商品滿足欲望程度的感覺和評價。由於主觀評價常因主題不同而迥異,必然使價值的衡量缺乏統一的標準。

  第二:對價值來源認識上的不同。

  馬克思認為價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即人類的勞動,而且是活勞動。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由於商品效用與人的欲望之間的滿足關係而引起的感覺和評價,即價值來源於主觀評價。

  第三;對價值實質認識的差異。

  馬克思認為價值在實質上是抽象勞動的凝結,也體現了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就是商品帶來的滿足程度,與生產者的勞動、社會關係毫無聯繫,只是效用的主觀體現。

均衡價格論與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區別

  均衡價格論與邊際效用價值論是現代西方經濟學中較為重要的兩大學派。他們的區別在於均衡論主要從市場供求關係入手分析了供求對價格的影響和價格如何在供求作用下達成均衡價格,從而提出均衡價格決定商品價值。均衡論者主要是對市場供求與價格之間關係的分析。邊際效用論者則從商品的稀缺性和商品效用入手,分析效用對消費者的作用,從而得出效用決定價值的結論。這一觀點單純考慮了效用與價值的關係。此外,均衡論與效用論的區別還明顯表現為客觀和主觀的區別。如果說均衡論只是一種未深入實質的現象分析,那麼效用論者的價值觀則純粹是一種心理分析。

  通過比較,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強調了價值的社會經濟關係含義;均衡價格論側重於將價值分析看作商品價格的分析;效用價值論則主張將價值列為主觀的感覺評價或稱心理感受。

二、聯繫

  勞動價值論,均衡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在根本觀點上的對立之外還存在著聯繫。

  首先,勞動價值論與均衡價值論在供求作用與價格的關係上有共同的觀點。馬克思認為決定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在現有的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生產某種商品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是就價值量的決定從商品單個量的角度來分析的。而第二種意義則指由社會需求決定的該行業生產社會所需該商品總量所需的勞動時間。這一含義的勞動時間是總量的分析,它對價值的實現起決定作用。而第二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分析,實質上講就是社會總供給要與總需求相一致,只有這樣,商品價值才能真正實現。這一點與均衡論者的觀點並不矛盾。

  其次,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邊際效用價值論在關於商品使用價值(效用)作用的問題上有共同之處。二者都承認使用價值對價值有重要作用,但二者區別在於“如何作用”。馬克思認為價值與使用價值是統一與商品體內的兩因素,二者互相依賴,不可分割。使用價值是價值存在的前提,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則失去了價值存在的基礎。可見馬克思和邊際效用論者幾乎同樣重視使用價值。

  此外,均衡價值論與邊際效用價值論之間也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分析方法上的互相引入。馬歇爾經濟學方法論的主要特點之一便是引入了“邊際增量”和“效用分析”。他認為考察經濟現象時邊際增量比總量更重要。因此,他運用邊際增量分析來說明需求和供給,並將這一方法運用於他的整個理論。同樣,邊際效用論者也將均衡分析法引入了他們的經濟學。並以此作為其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石,提出市場價格是在競爭條件下買賣雙方對物品的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

邊際效用價值論與分配價值論的關係

  商品的效用或使用價值是客觀的,不隨人們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商品的效用也是難以計量的。如果把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叫做商品的效用,是機械的,而認為這種效用可以計量,則更是形而上學的。

  對某一商品,消費者的主觀感受應該是差不多的,只是購買力不同。例如白米飯可以充饑,並且味道肯定比米糠好,儘管依各人的飯量不同,會影響消費者的主觀感受,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大家的主觀感受應該是差不多的,對於經濟學,其差異可不考慮。之所以一些人吃白米飯,另一些人吃米糠,是因為他們的購買力不同。因此,影響商品價格的,不是消費者的主觀感受,而是他們的購買力——社會產品分配能力,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史已證明瞭這一點。

  由於消費者的購買力有限,其不同的愛好,也會影響價格,但是暫時的,因為供給的變化——生產關係決定了價格的運動。即消費者的不同愛好,最終影響的,是商品供給量

  商品的效用與商品價格是不能相聯繫的,邊際效用價值論的發展史,實質上是逐漸脫離效用,成為單純研究商品價格——社會產品分配能力的過程。現代西方經濟學,設定“一個單價貨幣所代表的邊際效用,為一個單位效用,就是把商品的效用與商品價格機械地相聯繫的,而沒有科學論證。認為邊際效用是消費者的主觀感受,還不如認為邊際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邊際承受能力——邊際需求價格;或者邊際效用是生產者對商品價格的邊際承受能力——邊際供給價格。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本質上就是這樣。邊際效用——商品價值量或價格,是指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邊際承受能力——邊際需求價格;邊際生產力——商品價值量或價格,是指生產者對商品價格的邊際承受能力——邊際供給價格。

  邊際效用價值論本身,並沒有回答邊際效用(價值量)如何決定商品價格。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只是一個運動形式,邊際效用(價值量)本身,需要市場商品供給來決定。而市場商品供給,該理論又認為應由邊際效用來決定,產生迴圈論證。實際上,市場商品供給是社會生產關係的產物,從而商品供給決定了邊際效用——商品價值量或價格(邊際供給或需求價格),是生產關係運動的結果。

邊際效用理論的應用[2]

  在油庫的各項資源中,財力資源是物力資源消耗的貨幣形式,是投入的基本體現,也是油庫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

  如何優化財力資源配置,使財力投入在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各方面形成科學、合理的流向,是提高油庫保障效益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於財力資源優化的實質是要通過合理配置財力,使一定的財力資源能夠使後方油庫產生的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值,邊際效用理論作為資源配置的一個基本理論,可以用邊際效用理論及其數學模型和指導方油庫財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1.後方油庫財力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基礎:邊際效用理論

  用邊際效用理論作為後方油庫財力資源優化的理論分析基礎,首先需對油庫財力資源使用的效用、邊際效用和總效用下一定義。

  後方油庫財力資源使用的效用:後方油庫在資源的使用和消耗過程中,效用可以理解為經費在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某一方面消耗以後對實施油料保障和科學研究的貢獻程度及對油庫本身建設發展的貢獻程度。例如,油庫用業務經費添置若幹電腦,或購買一批運輸車輛。

  這些投入有利於油庫實施油料保障和油庫自身建設發展,其貢獻程度即可以定義為效用。

  根據效用的定義和經濟學中邊際理論的概念,財力資源使用的邊際效用可作如下定義:財力資源使用的邊際效用是油庫在保障油料過程中經費在某一方面的投入每增加一個單位時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例如,某油庫在現有的條件下,再投入一個單位的業務經費添置電腦,這一投入對油庫實施油料保障和單位的建設發展的貢獻形成一定增量,這個增量就稱為業務經費使用的邊際效用。

  財力資源使用的總效用則為油庫在在實施油料保障和管理過程中財力資源在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等各方面的消耗形成的效用的總和。

  2.邊際效用的兩個基本規律

  在建立財力資源使用的效用、邊際效用和總效用概念後,結合西方微觀經濟學中的有關理論,可以得到經費使用邊際效用的兩個重要的規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油庫在油料管理和保障過程中,經費在某一個方面的投入量增加以後,雖然在這一方面的效用和總效用均會有所增加,但在這一方面的邊際效用將隨著經費的繼續投入而逐漸降低。

  舉例說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油庫在購買第一輛運油車時,產生的邊際效用很高,因為油庫在油料保障過程中不能沒有運油車。油庫在購買第十輛運油車產生的邊際效用低於購買第九輛運油車的邊際效用,而高於購買第十一輛運油車的邊際效用。以此類推,就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應當是較易理解的一個規律,因為在上述例子中,第一輛運油車在不能沒有的情況下解決有和無的問題,而後購買的運油車則是在已有的情況下解決多與少的問題,所以後來購買的運油車效用的貢獻量肯定不如第一輛運油車效用的貢獻。當某油庫所擁有的運油車輛已經完全滿足該倉庫油料保障的需要,此時,再投入經費購買運油車輛,此車輛對效用的增長的貢獻就趨於零,因為此運油車輛是多餘的,即邊際效用為零。

  用數學語言描述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則有:

\frac{dU_i}{dx}≥0,\frac{d}{dx}(\frac{dU_i}{dx})=\frac{d^2U_i}{dx^2}<0

  即隨著經費投入x的增加,在第i方面產生的效用Ui;也隨之增加,但其邊際效用\frac{dU_i}{dx}則逐漸降低。

  邊際效用均衡(即相等)時總效用最大規律:當經費總投入確定時,要使經費投入產生的總效用取得最大值,則在後方油庫所需投入的各方面投入的最後一個“單位經費”所產生的邊際效用應當相等。即:設x_i為經費用於油庫所需投入的第i方面的經費,則當

\frac{dU_1}{dx_1}=\frac{dU_2}{dx_2}=...=\frac{dU_i}{dx_i}

  時,總效用U取得最大值。

  為證明這一結論,首先讓我們分析最簡單的情況。即假設經費僅需在兩個方面進行配置。設經費總投入為C,C是一常數,經費在第1方面的投入量為x1,產生的效用為U1(X1):經費在第2方面的投入量為x2,產生的效用為U2(X2);經費在第1.2方面投入後產生的總效用為U(x1x2),則有:

  U(x1,x2)=Ul(x1)+U2(x2)

  在約束條件\varphi(x1,x2)=x1+x2-C=0下求U(x1,x2)的條件極值,拉格朗日函數為:

F(x1,x2,λ)=U(x1,x2)+\lambda\varphi(x1,x2)=U1(x1)+U2(x2)+λ(x1+x2-C)

  當取到條件極值(總效用最大)時,應該有

Image:边际效用.jpg

即有:\frac{dU_i}{dx_1}=\frac{dU_2}{dx_2}

  當經費在多方面(n)配置時,對應總效用函數

  U(x1x2xn)=U(x1)+U(x2)+…U(xn)在約束條件\varphi(x1,x2)=x1+x2-C=0下的條件極值,數學證明同上。

  3.效用與邊際效用理論的指導意義

  邊際效用的規律對後方油庫財力資源的優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有指導意義,它告訴我們,後方油庫在科學配置財力資源、合理考慮業務經費的流向時,應該具有如下的理念:

  (1).有效用,才能有效益。在考慮對油庫的某一方面進行經費投入時,首先應當考慮在這一方面的投入能否形成效用,即是否有利於油庫功能的發揮,是否有利於油庫自身的建設發展。在沒有效用或效用不大的方面的投入越大,則浪費就大。

  (2).重視邊際效用。經費在用於後方油庫實施油料管理和保障過程中需要投入的某一個方面時,不僅要看投入是否形成效用,還應當重視其邊際效用,因為邊際效用是投入單位經費後形成的效用增量,是體現效益的重要尺度。邊際效用大,表明投入一個單位經費後的效用增量大,即投入效益高。

  (3).財力資源配置時應當處理好重點和一般的關係。軍後方油庫財力資源配置的重點應當是在油庫功能發揮和關重要、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在這些方面投入邊際效用大,效益較高。而對重點項目的投入也有度的問題。在財力資源比較充足時,經費的分配應使需要經費投入的各個方面的邊際效用相等,以取得最優化配置:當業務經費不足時,經費的分配應當採取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

  邊際效用均衡理論不僅對油庫內部優化財力資源配置有指導意義,巨集觀上,邊際效用理論對軍委、總部等行政部門合理配置後勤資源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因為整個後勤部門的投資也存在著效用、邊際效用和總效用的問題。邊際效用的遞減規律和總效用最大規律同樣在整個軍校教育投入中發揮作用。對軍委、總部來說,正確地認識教育投入的效用、邊際效用,自覺地應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總效用最大規律,最大限度地追求投入的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 張昆侖.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合理成分.河南大學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2001年2期
  2. 張鋒,但琦,黃立川.邊際效用理論在後方油庫財力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應用.後勤工程學院.中國儲運2010年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邊際效用價值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107.55.* 在 2007年12月10日 14:26 發表

從心裡上解釋不等於唯心。

回複評論
58.209.192.* 在 2009年3月14日 11:46 發表

對知識點的解釋沒有表現出作學問該有的客觀性與中立性,某某理論在紅朝的語境中如魚的水、呼風喚雨。但光說是沒有用的,在經濟學中似乎沒有理論是絕對真理,有的基本也是根據現象歸納理論再在實際中運用發展。一百多年前的理論還死摳著不放,1818年出生那個老頭不知感想如何?

回複評論
116.227.10.* 在 2009年4月4日 10:11 發表

乍就變成唯心了呢? 這偏文章的結論也未免太唯心了點吧。

回複評論
219.140.33.* 在 2009年10月13日 23:44 發表

如果說價值是某件物品的內在屬性,市場價格就是對這個物品可見的貨幣化量度,客觀觀察可知,市場價格是(對物品的需求減去物品的供應之差)的函數,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供應方會選擇不生產。對需求方而言,願意出什麼價格完全是心理主觀評判的。 對供應方纔有價格和價值的比較,對需求方只會比較價格和欲望的滿足程度。 這些理論都只說了事情的一面,不全面啊 研究經濟學難道都是文科的嗎,會用邏輯和數理分析嗎?

回複評論
117.136.0.* 在 2011年2月26日 15:50 發表

同意上述觀點,心理學不等同於唯心論,心理感受的評價不等同於主觀,效用理論具有客觀基礎。

回複評論
183.66.46.* 在 2011年3月4日 11:10 發表

請問編撰者,你如何回答下述問題:資本家出錢生產經營,風險要自己擔,盈利卻不許得,而應歸勞動者所有.這合理嗎?邊際效用價值論的確比勞動價值論更符合實際,解釋力更強。

回複評論
59.174.188.* 在 2011年3月30日 19:58 發表

219.140.33.* 在 2009年10月13日 23:44 發表

如果說價值是某件物品的內在屬性,市場價格就是對這個物品可見的貨幣化量度,客觀觀察可知,市場價格是(對物品的需求減去物品的供應之差)的函數,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供應方會選擇不生產。對需求方而言,願意出什麼價格完全是心理主觀評判的。 對供應方纔有價格和價值的比較,對需求方只會比較價格和欲望的滿足程度。 這些理論都只說了事情的一面,不全面啊 研究經濟學難道都是文科的嗎,會用邏輯和數理分析嗎?

首先作為文科生我很不喜歡你的學科歧視,文科不代表不會使用邏輯和數理分析。邏輯和數理分析手段都只是一種工具。你這麼說就和說“文科生只有感性思維,理科生只有理性思維”一樣搞笑。 另外你所說的其實就是馬歇爾的均衡價值論,這個理論也是從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邊際效用理論發展來的。這個理論已經作為經濟學教材的指導思想,你想必也是從課本上學到的,其實也沒什麼好驕傲的。

回複評論
毛勇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31日 12:58 發表

無論如何這些所謂的理論都已經過時了,現在的社會經濟體系是複雜的,按照IP59.174的說法,物品只是對於供應方纔有價格和價值的比較,但是對於金融衍生品等一些金融工具這類商品而言,你怎麼去衡量?照這些理論和說法,這些商品一齣山就必然是價格高於價值?如果虧了他們就不再提供? 如果這樣的話,雷曼也不會倒閉了.有些東西光有理論是不行的,理論都是出於實踐,按照發展觀來看,理論從出來那一刻起就已經過時了。

回複評論
鲈鱼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31日 15:15 發表

毛勇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31日 12:58 發表

無論如何這些所謂的理論都已經過時了,現在的社會經濟體系是複雜的,按照IP59.174的說法,物品只是對於供應方纔有價格和價值的比較,但是對於金融衍生品等一些金融工具這類商品而言,你怎麼去衡量?照這些理論和說法,這些商品一齣山就必然是價格高於價值?如果虧了他們就不再提供? 如果這樣的話,雷曼也不會倒閉了.有些東西光有理論是不行的,理論都是出於實踐,按照發展觀來看,理論從出來那一刻起就已經過時了。

補充了新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複評論
60.30.33.* 在 2012年2月16日 10:44 發表

理論不分幸資或姓社好吧,要說就好好的說,別整的一開始說是完全錯誤的,錯誤的東西有什麼價值啊,

回複評論
121.29.5.* 在 2012年8月7日 18:55 發表

編撰者或許有自己的苦衷吧!否則,怎麼會用否定之否定呢/

回複評論
61.185.234.* 在 2012年12月9日 16:44 發表

無知沒什麼可炫耀的。

回複評論
220.181.38.* 在 2013年3月18日 20:25 發表

不客觀 用一種理論評價同一問題的另一理論的對錯真可笑。

回複評論
114.112.77.* 在 2014年4月2日 11:33 發表

邊際效用(價值量)本身,需要市場商品供給來決定。? 不太明白,如劣質商品的價格也是由供給方所決定? 當收入增加,消費者對劣質品的需求降低這不是需求方所決定的嗎?

回複評論
115.238.254.* 在 2014年4月29日 19:26 發表

一個手機的效用和一塊蛋糕的效用怎麼能相互比較?邊際效用價值論就是扯淡。 能用來比較的事物,必然包含同樣的屬性,否則根本無法比較,更加無法量化。價值和價格,這是能比較的,能量化的,而所謂的效用,無法比較也無法量化。 如果論效用,那麼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空氣更加有效用,你幾分鐘不呼吸就得死,但是空氣有價值,有價格嗎?

回複評論
14.152.69.* 在 2015年9月15日 23:26 發表

115.238.254.* 在 2014年4月29日 19:26 發表

一個手機的效用和一塊蛋糕的效用怎麼能相互比較?邊際效用價值論就是扯淡。 能用來比較的事物,必然包含同樣的屬性,否則根本無法比較,更加無法量化。價值和價格,這是能比較的,能量化的,而所謂的效用,無法比較也無法量化。 如果論效用,那麼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空氣更加有效用,你幾分鐘不呼吸就得死,但是空氣有價值,有價格嗎?

我才上高一就知道你無知 在日常中空氣的邊際效用是為0的總效用最大值 醫院里的氧氣是無價的嗎? 氧氣瓶是無價的嗎

回複評論
王晓霞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6月8日 13:19 發表

大部分的物品邊際效用都是0,這是什麼意思呢?人對某物品(指用來消費的)的需要量是有限度的。所以邊際效用並不能用來衡量價值。 空氣的邊際效用不是0,也就是說人需要隨時吸入空氣不存在到達一個量就會滿足的問題——雖然每個人每天吸入的空氣量是一定的。空氣邊際效用不是0價值卻為0,這是怎麼回事?只是因為空氣的量相對於人呼吸的量幾乎是無窮大。而且空氣沒有所有者。假設有個強力政府說空氣歸政府所有,每天要交呼吸費,那空氣就有價值了。

回複評論
58.50.116.* 在 2017年9月22日 11:58 發表

如今心理學,行為學發展得如火如荼,真理必將勝利。

回複評論
14.0.236.* 在 2018年5月14日 11:48 發表

218.107.55.* 在 2007年12月10日 14:26 發表

從心裡上解釋不等於唯心。

同意,唯心的哲學解釋不是這樣,況且心理的評價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回複評論
114.243.219.* 在 2018年5月22日 13:44 發表

218.107.55.* 在 2007年12月10日 14:26 發表

從心裡上解釋不等於唯心。

財富,貨幣,價值都是人創造的概念,所以從人的心理角度出發才能最好的解釋這些問題。這和唯心根本不是一回事。

回複評論
36.57.140.* 在 2020年7月3日 20:52 發表

商品‘價值’取決於個體需求和稀有。那民眾因失業通脹難以消費,使資本家銷毀貨品。這時‘價值’是高(需求大),是低(過多)呢

回複評論
42.59.243.* 在 2021年4月30日 13:38 發表

邊際效用是商品數量的一次減函數。 邊際效用高,商品數量少——所以價格高 邊際效用低,商品數量多——所以價格低。

回複評論
M id 4c31321cd09ca103aedcd650f17226f4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11月1日 19:52 · 云南 發表

有所啟示。

回複評論
M id 95deca48d94a3e401c56d985e50be9b6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2月23日 13:58 · 上海 發表

經濟學還從哲學角度批判,咋不直接背資本論啊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