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貨幣供求均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貨幣供求均衡(currency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d)

目錄

貨幣供求均衡概述[1]

  貨幣均衡,是指社會的貨幣供應量與客觀經濟對貨幣的需求量的基本相適應,即貨幣需求=貨幣供應。

  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藉助於貨幣的運動,社會需求都表現為擁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即需求都必須通過貨幣來實現。貨幣把整個商品世界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使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對應。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就其表象而言,就是由各種性質不同的貨幣收支運動構成的不斷流動的長河,貨幣的運動反映了整個商品世界的運動。因此貨幣供求的均衡,也可以說是由這些貨幣收支運動與它們所反映的國民收入及社會產品運動之間的相互協調一致。

貨幣供求均衡的特征[1]

  貨幣均衡有如下特征:

  一是貨幣均衡是一種狀態,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基本適應,而不是指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數量上的相等;

  二是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它並不要求在某一個時點上貨幣的供給與貨幣的需求完全相適應,它承認短期內貨幣供求不一致狀態,但長期內貨幣供求之間應大體上是相互適應的。

  三是貨幣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經濟的平衡狀況。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而且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貨幣收入的運動制約或反映著社會生產的全過程,貨幣收支把整個經濟過程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一定時期內的國民經濟狀況必然要通過貨幣的均衡狀況反映出來。 二、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

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2]

貨幣供應量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聯繫

  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任何需求,都表現為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實現,都必須支付貨幣,如果沒有貨幣的支付,沒有實際的購買,社會基本的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就不能實現。因此,一定時期內,社會的貨幣收支流量就構成了當期的社會總需求。

  社會總需求的變動,一般說,首先是來源於貨幣供給量的變動,但是,貨幣供應量變動以後,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起社會總需求的相應變動,則取決於貨幣持有者的資產偏好和行為,即貨幣持有者的資產選擇行為。當貨幣供應量增加以後,人們所持有的貨幣量增加。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人們不是把這些增加的貨幣用於消費或投資,而是全部用於窖藏,則對社會總需求不會產生影響,因為,這些增加的貨幣量井沒有形成現實的追加購買支出,所以對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都沒有直接的影響。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以後,人們不是將這些增加的貨幣用於窖藏,而是用於增加對投資品的購買,從而增加了社會總需求中的投資支出,會直接影響到投資品市場的供求狀況。

貨幣供給量與社會總需求量的區別

  貨幣供給量與社會總需求是緊密相聯,但又有嚴格區別的兩個概念,其區別是:

  (1)貨幣供給量與社會總需求量二者在質上是不同的。貨幣供給量是一個存量的概念,是一個時點的貨幣量;而社會總需求量是一個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流通量。此外,在貨幣供給量中,既含有潛在貨幣,也含有流動性貨幣,而真正構成社會總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的貨幣。

  (2)貨幣供給量變動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變動,在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貨幣供給量變動以後,既會引起流通中的貨幣量變動,也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變動。社會總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貨幣及其流通速度兩部分決定的,而貨幣供給量則是由流通性貨幣與潛在性貨幣兩部分構成的。因此,一定量的貨幣供給增加以後是否會引起社會總需求量增加以及增加的幅度為多大,則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其一是貨幣供給量中潛在性貨幣與流通性貨幣的比例;其二是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情況。一般說來,流通性貨幣所占的比重大,流通速度加快,社會總需求量增加。所以,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變動,在量上往往是不相同的。

  (3)貨幣供給量變動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變動在時間上也是不一致的。米爾頓.弗里德曼根據美國的實際情況研究表明,貨幣供給量變動以後,一般要經過6—9 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引起社會總需求的變動,而引起實際經濟的變動,則需18 個月左右的時間。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近幾年的實際也表明,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與社會總需求的變動,在時間上也是有差別的。

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

  在研究貨幣供求關係問題上,貨幣需求的數量在現實中並不能直接地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客觀上需要多少貨幣,這是很難界定的。這是因為,其一,社會經濟本身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客觀經濟過程對貨幣的需求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且這種需求也是隨客觀經濟形勢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其二,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再多的貨幣都會被流通所吸收,因此,不管社會的貨幣需求狀況如何,貨幣供給量與貨幣需求量始終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說,在貨幣供給量一定的條件下,不管社會的貨幣需求狀況如何,全社會所持有的貨幣的名義數量既不可能超過現在的貨幣供應量,也不可能少於這個量,二者名義上始終是相等的。但是,這種名義上的貨幣供求均衡關係,並不一定就是實際的貨幣供求均衡的實現。因為,從社會的角度看,名義貨幣總量並不一定就代表了社會經濟過程所要求的貨幣需要量。名義貨幣量可以反映出三種動態趨勢,即:

  (1)MsMd,即價格穩定,預期的短缺趨於穩定,國民收入增加。

  (2)MsMd,即物價上漲,預期的短缺增加,名義國民收入增加,而實際國民收入增加受阻,或增幅下降。

  (3)MsMd,即物價下跌或趨於穩定,預期的短缺消失,企業庫存增加,商品銷售不暢。國民收入下降,經濟處於停滯狀態。

  因此,分析貨幣供求均衡與否,僅從名義的貨幣供求狀況是難作出判斷的,必須深入分析實際的經濟過程,才能弄清問題的實質。

  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之間,是一種互相制約、相互影響的關係,一方的變動會引起另一方面的相應變動。當貨幣供給小於貨幣需求時,如果不增加貨幣供應,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得不到滿足,致使社會的總需求減少,生產下滑,總供給減少。由於商品供給的減少,致使貨幣需求量減少,最終使貨幣供求在一個較低的國民收入水平上得以均衡。如果中央銀行採取放鬆即增加貨幣供應的方針,以滿足經濟運行對貨幣的需求,從而導致社會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增加,促使生產持續發展,貨幣供求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會得以均衡。當貨幣的供給大於貨幣需求時,典型的情況是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存在著兩種可能:一是有生產潛力可挖,需求增加和物價上漲,可以刺激生產的發展,即在物價上漲的同時,產出增加,從而導致實際的貨幣需求增加,使貨幣供求恢復均衡。二是隨著生產的發展,生產潛力在現有條件下已挖盡,這時,中央銀行應採取收縮銀根的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從而致使貨幣供求趨於均衡。

  總之,貨幣供求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貨幣供給的變動可在一定條件下改變貨幣需求;而貨幣需求的變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貨幣的供給。聯繫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橋梁和紐帶就是國民收入和物價水平

貨幣供給量、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

  如前所述,在現代商品貨幣經濟條件下,社會總需求表現為有現實的貨幣支付能力的購買需求,總供給是市場上以貨幣表示價格的一切商品的供給。社會的總需求和總供給之間要協調平衡,這是現代經濟學的一般常識。通常,現實的總需求與現實的總供給之間的平衡,只反映了簡單再生產的客觀要求。而現代商品經濟發展的一個內在的動因是現實的總需求略大於現實的總供應。問題是在社會總供求關係中,貨幣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怎樣通過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從而改變社會總供給。

  1.貨幣供應量變動通過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由兩個途徑傳導到社會的總供給:一是貨幣供應量增加,社會總需求相應增加。這時,如果社會有閑置的生產要素,貨幣量的增加將促使生產要素結合,社會總供給增加,對貨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從而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恢復均衡。二是貨幣供應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但由於種種原因的存在,沒有引起生產的發展,而是引起物價的上漲,從而引起總供給價格總額增加,而對貨幣的實際需求並沒有增加,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只是由於物價的上漲處於一種強制的均衡狀態。這兩條途徑中,顯然前者是最佳的,是社會最願意接受的,而後者則是不可取的,社會只能被迫接受。

  2.既然前一條途徑是最佳的,社會最願意接受的,那麼,怎樣才能實現呢?其基本的前提條件就是社會潛在生產要素的開發和利用,這也是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重要條件。我們認為,現實的總需大於現實的總供給,必須與一定時期內現實的潛在生產要素相適應。現潛在生產要素、指的是與現有生產力水平、生產結構和社會經濟制度等因素相適應的,短期內可利用的能源、礦藏以及勞動力資源等。這些潛在的生產要素通過貨幣的作用,就能很快地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要素,形成生產能力,生產出產品,即商品的短期供應彈性很大。但是,那些由於與現有生產力水平、產業及技術結構以及社會經濟制度等不相適應而閑置的生產要素,應排除在潛在的生產要素之外。

  3.貨幣供應量變動以後,通過對社會總需求的作用,怎樣影響到總供給呢?如果更接近現實地分析,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社會總需求增加,通過兩條途徑對總供給產生影響,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直接引起商品供給增加。在貨幣量適度增加所引起的社會總需求增加與潛在生產要素完全相適應的情況下,社會總需求的增加就會導致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市場商品供給量的增加,因而不會對物價水平產生大的影響。在生產力水平沒有較大提高的條件下,生產的發展和實際產出的增加,會導致產品的邊際成本上升,從而引起物價的上漲。但是,其上漲的幅度一般很小,屬於正常的物價波動。在這種情況下,實際產出對貨幣的彈性很大,而價格對貨幣的彈性很小,這說明,貨幣量的增加所引起商品供給增加,這樣標志著市場貨幣量適度增加和社會經濟效益趨好。

  (2)過度需求會導致物價上升。在貨幣量增加引起社會總需求增加,從而超過了潛在生產要素量的情況下,一方面會促使生產的發展,實際產出增加;另一方面則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因為,那些適量的貨幣已經將那些潛在生產要素動員了起來,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要素,投入到了現實的生產過程之中,促使生產規模擴大和實際產出增加,而多餘的那一部分貨幣形成了過度需求。這部分過多的需求必然會衝擊社會再生產過程,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實際產出和價格對貨幣的彈性都比較大。貨幣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總有效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在短期內能引起市場商品供給的增加,一方面也會導致物價水平的迅速上漲。

  (3)潛在生產要素利用不平衡,物價會上漲。在貨幣量增加所引起的社會總需求增加,與潛在生產要素在量上是相適應的,而在比例和結構上不相適應的情況下,社會總需求增加以後,一方面只能部分地把潛在生產要素動員起來,投入到現實的生產過程中去。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實際產出;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潛在生產要素則不能被充分動員起來,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要素。這部分增加的總需求就會由於結構和比例的不合理,形成貨幣過多,從而引起物價的上漲。也就是說,由於貨幣量的增加所形成的社會總需求的比例與潛在生產要素的比例不相適應,潛在生產要素並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物價就開始上升,首先是緊缺商品或資源的價格上漲,然後,由於下述兩個原因,而引起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這兩個原因是:

  第一,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以後,改變了原來的物價結構,各商品生產者之間,由於相互看齊和彼此攀比的影響,而引起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

  第二,部分商品和資源的價格上漲以後,如果這些價格上漲的商品或資源與生產資料有關,則勢必會增加生產資料的產品成本,從而引起一系列商品價格上漲;如果與生活資料有關,那麼,勢必會增加使用這部分生活資料的勞動力的再生產成本,由此,勞動者必然會要求增加名義工資,而工資上升必然會引起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引起一系列商品價格上漲。實際上,這兩種情況往往同時出現的。

  在此情況下,產量對貨幣的彈性很小,而物價對貨幣的彈性很大,如果增加的總需求與潛在主產要素比例和結構上完全不相適應,那麼在短期內,產量對貨幣的彈性會趨近於零,而物價對貨幣的彈性會接近於1。也就是說,由於比例結構的不合理,一方面,潛在生產要素井沒有被動員利用起來;而另一方面,物價水平則隨著總需求的增加而迅速上漲,這是貨幣失衡和經濟效益差的突出表現。

  (四)貨幣供應、貨幣需求、總需求和總供應如果把總供求平衡放在市場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場的平衡和貨幣市場的平衡,也就是說,社會總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統一平衡。商品供求與貨幣供求之間的關係,可用下圖來簡要描述。

  央行调节货币供求

  圖1

  圖中包括了幾層含義:一是商品的供給決定了一定時期的貨幣需求。因為,在商品貨幣經濟條件下,任何商品都需要貨幣來表現或衡量其價值量的大小,並通過與貨幣的交換實現其價值。因此,有多少商品供給,必然就需要相應貨幣量與之對應。二是貨幣的需求決定了貨幣的供給。就貨幣的供求關係而言,客觀經濟過程的貨幣需求是基本的前提條件,貨幣的供給必須以貨幣的需求為基礎,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目的,就是要使貨幣供應與貨幣需求相適應,以維持貨幣的均衡。三是貨幣的供給形成對商品的需求,因為任何需求都是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過貨幣的支付,需求才得以實現,因此在貨幣周轉速度不變的情況下,一定時期的貨幣供給水平,實際上就決定了當期的社會需求水平。四是商品的需求必須與商品的供應保持平衡,這是巨集觀經濟平衡的出發點和復歸點。

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的調節[2]

貨幣供求的幾種狀況

  中央銀行總是針對具體的貨幣供求狀況來進行調節。一般而言,貨幣供求狀況可能有幾種情況:

  一是貨幣供求均衡,社會總供求也處於均衡狀態。此時,社會物價穩定,生產發展,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狀態。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應採取一種中立的貨幣政策。供應多少貨幣,完全由經濟過程中的各種力量決定,中央銀行不必從外部施予調節。

  二是貨幣供給不足,客觀的貨幣需求得不到滿足,整個經濟必然會處於萎縮或蕭條狀態,資源大量閑置,企業開工不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因需求不足而受阻。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就應採取一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促使貨幣的供求保持其均衡。

  三是貨幣供給量過多,超過貨幣需求量,整個經濟必然會處於過度膨脹的狀態,生產發展很快,各種投資急劇增加,市場商品物資供應不足,大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物價上漲。這時中央銀行就應採取一種緊縮的政策,縮減貨幣供應量,提高市場利率,抑制社會的總需求的增加,從而使物價趨於穩定,社會的貨幣供應與貨幣需求趨於均衡。

  四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構成不相適應,一些經濟部門由於需求不足,商品積壓,一些商品不能順利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生產停滯。而另一些經濟部門則需求過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生產發展速度很慢。這表明整個經濟結構失調,發展畸形。這時,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有松有緊,鬆緊搭配,通過調整貨幣供給的構成和流向,改變這種供求結構不相適應的狀況,促使供求結構趨於協調,以促進整個經濟的協調發展。

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求的主要方式

  一般說來,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供給型調節,即中央銀行根據客觀的貨幣需求狀況,在貨幣供應量大於貨幣需求量,或小於貨幣需求量,或供求結構不相適應時,對貨幣供給總量和構成進行調節,使之符合於客觀的貨幣需求量。二是需求型調節,即中央銀行在既定的貨幣供應量下,針對貨幣供求總量和結構失衡的情況,運用利率、信貸等措施,調節社會的貨幣需求的總量和構成,使之與既定的貨幣供應量相適應,以保持貨幣供求的均衡。三是混合型調節,即指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總量和結構失衡的狀況,不是單純地調節貨幣的供應量,或單純地調節貨幣需求量,而是雙管齊下,既搞供應型調節,也搞需求型調節,以儘快收到貨幣供求均衡的效果,四是逆向型調節,即指中央銀行面對貨幣供給量大於貨幣需求量的失衡狀況,不是採取收縮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而是用以毒攻毒的辦法,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調整貨幣供給結構,以增加貨幣需求,從而促使貨幣供求恢復均衡。採取這種辦法的關鍵,就是增加的貨幣要適度,投向要合理,能在短期內促進生產的發展,通過商品供應量的增加來消化多餘的貨幣,從而使貨幣供求實現均衡。

  中央銀行增加貨幣量,進行擴張。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大都採用聯繫潛在資源或可利用資源的狀況進行分析的方法:

  (1)只要經濟體系中存在著現實可用作擴大再生產的資源,且其數量又比較充分,那麼,在一定時期內增加貨幣供給就能夠提高實際產出水平而不會推動價格總水平的上漲。

  (2)待潛在資源的利用持續一段時期而巨貨幣供給仍在繼續增加後,經濟中可能出現實際產出水平同價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現象。

  (3)當潛在資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貨幣供給仍在繼續擴張,經濟體系中就會產生價格總水平上漲而實際產出水平不變的情況。這三個階段可用圖-2表示:

  Image: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jpg

  圖-2 貨幣擴張對潛在資源利用的三階段

  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則一般通過壓縮貨幣供給,從而減小總需求的規模來解決,但也不盡然。當需求擴張不是突發的併成為整個再生產過程的內在因素,即正常生產已經事實上是在需求擴張的支持下動作時,單純的緊縮,即使是極其嚴峻的緊縮,也不會產生使供求均衡的效應。通常的機制是:總需求縮減,實際再生產縮減,從而總供給縮減,供需的差額仍然不能由於緊縮需求而取得均衡。

  至於緊縮貨幣供應、緊縮總需求的物價效應,一般情況下是直接的。物價上漲無論其具體原因如何,即使不是由過多的貨幣供給引起的,卻都是由貨幣供給的迅速增加支撐著。但從較長的時間考察,如果緊縮也抑制了實際的經濟增長,那麼,供求矛盾解決不了,價格水平上漲的壓力依然難緩解。

貨幣供求均衡的判別[2]

  在傳統計劃體制下,社會產品的生產、流轉和分配的大部分都是通過計划進行直接管理的,市場機制只是在很小的範圍內並常常以扭曲的形式發揮作用。因此,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總供給與總需求是否均衡,很難從價格信號上得到反映,當然也不是毫無反映。在嚴格的計劃價格管理條件下,價格作為社會總供求矛盾的反映信號只能在集市貿易價格、“黑市”價格以及它們與官定牌價之間的價差上得到表現:但當時集市貿易和黑市規模很小,不太能說明問題。另外,生產資料的變相漲價曾是突出的問題,但漲價幅度很難度量。

  當時,主要用數量信號來判別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狀況。人們重視的數量信號主要有以下幾個:

  (1)分析待銷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價格總額與同期貨幣購買力之間差額的大小。經驗表明,在社會總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那些年份,以其最大的供求差距作為供求平衡與不平衡的臨界差距是可取的。在這個差距內,有可能保持基本平衡;超過這個差距,則有不平衡的危險。

  (2)分析物資庫存的增減變動狀況。對任何經濟體系來說,物資庫存都是一個供求矛盾的調節器和緩衝器。無論是生產資料庫存還是消費性商品庫存,其規模和增減變動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傳統計劃體制下,人們發現,當流通中現金存量與同期商業庫存之比是1:5 左右時,市場商品供求關係正常;若出現大幅度偏離,往往意味著消費品供求關係的失衡。

  (3)分析貨幣購買力有可能推遲或提前實現的數量有多大。把這一估量與對物資儲備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即可得出調節商品供求矛盾的最大可能量。把可動用的物資儲備數量與可推遲實現的貨幣購買力數量加在一起,可視為能夠使供不應求矛盾縮小的幅度。

  (4)根據某些重要比例關係的經驗數據做事前判斷。在這方面,最典型的和影響最大的說法是“二、三、四”理論,所謂,‘二、三、四”是指:積累占國民收入的20%左右,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30%左右,基建撥款財政支出的40%左右,實際考察,中國實行傳統體制的年份中,凡是嚴重偏離“二、三、四”的年份,國民經濟發展就不正常;大體與“二、三、四”規律吻合的年份,社會總供求關係及經濟建設速度則比較均衡和理想。

  在市場經濟中,可以考慮同時考察價格信號作為經濟是否均衡和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指標。作為反映信號,價格波動在短期內是供求關係變化的靈敏指示器。從長時期考察,物價變動趨勢則反映了經濟從失衡走向均衡的自發取向。

參考文獻

  1. 1.0 1.1 周炳文,張國興等主編.財政與金融.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 2.0 2.1 2.2 曹龍騏.金融管理學.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年02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供求均衡"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李明辉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5日 12:09 發表

圖1中貨幣需求寫成“貨向需求”

回複評論
88.137.205.* 在 2013年4月14日 23:55 發表

貨幣供給與需求第2、3點是不是有問題

回複評論
jane409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4月15日 14:12 發表

88.137.205.* 在 2013年4月14日 23:55 發表

貨幣供給與需求第2、3點是不是有問題

已附上參考文獻,您可以做下對比。

回複評論
111.27.33.* 在 2020年6月4日 17:34 發表

jane409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4月15日 14:12 發表

已附上參考文獻,您可以做下對比。

我也覺得那部分有問題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