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課題式教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課題式教學

  課題式教學是將學習、設計、研究貫穿於課程教學始終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不同於註人式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它打破了舊模式下的“滿堂灌”和“一言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學習、研究、討論和設計,把教、學和做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它重方法傳授、重能力培養、重學生主體作用和學習主動性的發揮。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得到培養和提高。無疑,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式,而且是一種蘊涵現代教學理念的教學思想。[1]

課題式教學的具體做法[1]

  第一,課題分析。教師根據所教的課程精心設計一個或幾個選題,然後在課堂上讓學生瞭解本門課程所要傳授的內容,所能解決的問題,並告之其難點及重點,以引起學生必要的註意,最後告訴學生課題內容併進行分析。讓學生知道,要完成這樣一個課題應具備哪些知識,如何收集資料,並告訴學生完成課題的方法及步驟。

  第二,完成課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遇到的問題和情況及時安排講授或指導,解答學生在設計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

  第三,交流講評。在整個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面臨許多新的知識及複雜的綜合性問題。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就顯得十分必要。另外,針對課題完成的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評。

  第四,總結。教師要對整個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的表現情況、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進行總結,面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歸納和複習。

課題式教學的原則[2]

  1.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

  課題式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訓練創新思維能力、瞭解學科發展的前沿、激發學生對實際存在問題的研究熱情、培養學生持續創新、持續研究的能力。

  2.創新性原則

  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協作精神的研究主體,產生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是課題式教學方法的重要目的。同時,要達到此目的,還需要營造利於創新的學術氛圍和科研氛圍,實施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鼓勵和激發教員與學生進行科研創新活動。就教員而言,要加強科研創新的方法與技巧的指導,為學生構建課題研究的平臺,提供參與交流、科研合作的機會,鼓勵和支持學生協作研究。

  就管理者而言,要切實加強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教學、科研環境建設,在培養制度和培養模式上給學生創新性個性發展以足夠的空間。建立完善的學生科研創新獎勵制度和科學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敢於創新、勇於創新。

  就學生而言,要以創新為己任。學生都是來自於部隊的富有朝氣和創新力的軍官,應該具有敢於冒險,勇於挑戰的精神。因此,要懂得積累,要有攻剋課題的信心和勇氣,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要自覺成為成熟的研究主體。

  3.協作學習的原則

  協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各種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對1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智慧、專業技術及經驗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餘75%N決定於良好的人際溝通。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對500名被解雇員工的調查結果顯示,因人際溝通不良而導致工作不稱職者高占82%。所以有研究在總結了一系列調查結果後認為,管理者的第一大問題可以被歸納為一個詞——溝通。一

  個管理者在清醒時,至少80%的時間在進行溝通。軍隊任職教育的培養對象是未來的軍事指揮官和部隊的管理者,溝通、協作是必不可少的素質。通過課題式教學,可以在培養創新思維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組織協作能力。

課題式教學的特點[2]

  1.問題性

  愛因斯坦說:“發現問題和系統闡述問題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為重要,解答僅僅是數學或實驗技能問題,而提出新問題,從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則要求創造性的想象,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研究性課題的教學正是圍繞著學生在部隊實踐中的問題組織進行,學生的整個研究性學習也是圍繞著問題展開的。可見,問題性是課題研究性學習在呈現方式上的重要特點。這些問題有的是學生自己發現的,有的是教員提出的,一般具有很強的可探究性。

  2.探究性

  課題式教學是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基礎的。探究是一種有著多個層面的活動。

  教員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起到指導、輔導的作用。首先,教員要為學生的探究、發現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聯想、分析、思考等學習活動,主動去概括原理、法則,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這是探究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其三,學生交流初次探究所得到的成果或結論,並對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或不甚理解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並作進一步的探究。其四,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探究的問題,將初次探究和交流出的結論等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實際中去,進一步驗證和鞏固所獲得的知識。

  3.自主性

  自主性是研究性學習的另一重要特點。不論是探究的能力,還是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都是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才能逐步形成。對於知識、也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來生成。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在學生的自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它也可以讓學生自主研究,但更主要的還是在教員的指導下按不同教學模式進行。

  4.過程性

  研究性學習的最主要價值在於對學生成長髮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價值,所以研究性學習註重的是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個人體驗以及對信息資料的搜集、整理、綜合,對問題的分析、研究、探索的過程,即探究的過程。

  5.開放性

  與一般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相比較,研究性學習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從課題的選擇方面看,它並不拘泥於書本上的一般學科性問題,而是把視野放得更寬,更接近學生的El常生活和工作實際。從教學方式看,它不再局限於課堂之內,而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部隊,利用圖書館、網路、調查訪問等手段,把課內與課外聯繫起來。從問題解決途徑和結果上看,它允許不同的學生按自己的理解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允許不同的學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資料以及各自的思維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結論,而不要求結論的唯一性和標準性。

  6.合作性

  人只要相互合作,彼此幫助,就會在與他人的協作中,實現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實現的理想。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溝通合作能力,是取得成功的“金鑰匙”。而課題研究式教學,就是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在實施過程中鍛煉了溝通與協作的能力。

  7.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不同於學科知識傳授,它需要實踐,需要活動。要註意的是,這裡的實踐並不等於操作,它包括從提出問題到求得結論、做出評價的整個過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計劃、找資料、做調查、寫報告,都是實踐。所以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表現在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自主建構知識體系,體驗再發現、再創造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1.0 1.1 薑明.關於課題式教學的探討(A).交通高教研究.2004,4
  2. 2.0 2.1 周輝,劉力天.課題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A).繼續教育.2011,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課題式教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