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生態經濟化是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的過程,是生態資源進入經濟系統後所反映的生態價值的經濟表現。它的研究對象是生態資源及其與人所構成的一系列關係。
相較於生態補償,生態經濟化這一概念提出的時間更短,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尚不系統,主要重靜態描述、重現象描述、重獨立分析、重技術分析,通常作為一種研究視角和方法使用。在這個意義上,其實低碳經濟可以被認為是生態經濟化在全球區域內的市場手段和實現方式之一。低碳經濟的內涵與生態經濟一致,均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反思和改良,其側重點在節能減排,能為生態保護提供技術力量;生態補償作為一種環境經濟政策手段,可以調節生態保護過程中各方利益關係,反過來能為低碳經濟轉型提供重要保障。生態經濟化不僅有助於環境改善,而且有利於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生態化是指經濟發展要遵循生態規律;生態經濟化是指生態建設要遵循經濟規律,將生態建設轉變為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所謂生態經濟化,就是對生態的保護與建設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一般地說,生態環境屬於“公共物品”。
生態經濟化過程的主要內容包括:
生態經濟化的過程[1]
生態經濟化是生態建設要遵循經濟規律,將生態建設轉變為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生態經濟化是開發利用一個區域上的生態資源來促進該區域社會經濟增長和人類福利增加,提升區域社會經濟價值的過程。生態經濟化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為傳統的生態經濟化過程,這類似於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是高生態資源消耗的強物質化模式。
- 第二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為現代生態經濟化過程,現代生態經濟化過程要求合理保留、利用、開發、保護生態資源,維護生態服務功能,通過生態資源資產化、生態資產價值化與資本化、生態服務提供有償化和生態補償來實現區域經濟增長和社會福祉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