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標準金融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標準金融學(standard financ)

目錄

什麼是標準金融學

  標準金融學是以理性人假設有效市場假說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關於投資者在最優投資組合決策和資本市場均衡狀態下各種證券價格如何決定的理論體系。[1]

標準金融學的起源與發展

  標準金融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馬柯維茨於1952年對資產組合理論進行了開創性研究,隨後經托賓夏普、林特納、莫辛、法瑪等人的拓展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理論,使其在20世紀70年代已成為金融理論的主流或範式。標準金融學以投資人是理性的、市場完善、投資人最大化期望效用、投資人具有理性預期等為假設前提,其理論基礎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和有效市場假說(EMH),根據這一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套利定價模型(APT)和期權定價模型(OPM)等一系列市場模型共同組成了標準金融學的理論基石。[2]

標準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兩大爭論[3]

1、有效市場與非有效市場

  20世紀70年代,標準金融學中的有效市場理論被學術界和大量的專業人士廣泛接受。EugeneFama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他認為,在由很多掌握信息的投資者構成的證券市場中,證券的價格應該反映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麼任何數量的信息和任何嚴密的分析都不能使投資者獲得高於某一基準組合的超額利潤,因為市場是無所不能的。

  有關市場有效性的爭論主要存在於現實中的證券組合的管理者之間。有些管理者是市場有效性的強烈支持者,他們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且是不能戰勝的,因此採取比較被動的投資策略;而有些投資者是比較積極的,並堅信只要採取正確的投資策略就可以戰勝市場。事實上,這些比較積極的管理者平均上看只有33%的概率可以獲得高於基準組合的超額收益。另外,有關市場有效性的爭論也受到個體投資者的關註,因為他們對股票或者債券的交易經常是建立在這樣的分析之上的:他們買入的往往是價值低估的證券,而賣出的往往是價值被高估的證券。然而,如果市場是有效的,股票的當前價格就已經反映了所有相關的信息,那麼,這些個體交易者的交易行為就變成是一種靠運氣的賭博而已。

  同時,經濟學家對市場有效性進行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和檢驗。一些研究者確實找到了市場有效性的證據。然而同時,在現實的市場中,他們也發現了與之相悖的大量的持續性異常:比如股票價格基本面異常,技術分析異常,日曆效益等。我們將在下一章里對有效市場理論及其面臨的挑戰進行詳細的介紹。

2、理性的經濟人與存在行為偏差經濟人

  源於新古典經濟學,標準金融學採用了同質經濟的概念。同質經濟是研究人們經濟行為的一種簡單模型,它假設投資者的經濟決策受到下麵三個原則的影響:完全理性、完全利己性和完全信息。與有效市場假說相似,同質經濟按照嚴格程度也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比如在半強形式的同質經濟中,理性的經濟行為儘管並不是占據完全的主導地位,但是在經濟中也廣泛存在。在弱有效形式的同質經濟中,存在著一定的理性的經濟行為,但是並不顯著。這些不同層次的同質經濟都具有同樣的假設:完全利己性投資者利用完全的信息,進行完全理性的決策,從而實現效用的最大化。經濟學家對於這一概念的認同主要出於兩個原因.:第一,同質經濟使得經濟分析變得簡單;第二,同質經濟使得經濟學家可以對他們的研究進行量化分析,這樣,研究就變得更為完全和容易被接受。然而,一些研究者對於以上三個原則提出了質疑,這對同質經濟的假定形成了挑戰。

  第一,完全理性。當投資者是理性時,他們具有推理和進行正確判斷的能力。然而,理性並不是人類行為的唯一驅動力。事實上,心理學家發現,人們的思維能力從屬於人們的情感力。相對於具有邏輯的思維能力,人們的行為更多地受主觀衝動的影響,比如恐懼、喜愛、憎恨、高興和痛苦等等。人們一般只是在試圖避免獲得這些感性的影響時,才採用邏輯的思維能力。值得註意的是,人們的理性也不是完全絕對的。人們可能表現為既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完全非理性,而更多是表現為兩者的結合,即有限理性

  第二,完全利己性。很多研究顯示,人們並不常常具有完全利己性。否則,就不存在慈善事業了,而且提倡無私、對人友善等人文關懷也不復存在了。完全利己性也會導致人們不願去做志願者,不願幫助貧困者和不願在軍隊中服役等行為。同時,它會使人們遠離一些自殘性行為,比如自殺、酗酒和貪欲主義等。很顯然,完全利己性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長期存在的。

  第三,完全信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一些人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擁有完全的或者接近完全的信息,比如家庭保健醫生和牙醫等。然而,並不是每個人在每件事情上都掌握完全的信息。在投資者的決策過程中,會有大量的信息需要瞭解和加以分析,但是即使最成功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有些經濟決策就是根據非完全信息制定的,比如一些經濟理論認為,人們是根據聯邦儲備銀行貨幣政策來調整他們的購買行為的。事實上,確實存在一些清楚地知道聯邦儲備銀行政策的投資者,他們可以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分析並加以利用,然而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在意或者根本不知道聯邦儲備銀行的政策的投資者。出於這種考慮,關於所有的投資者都擁有完全信息的假定,在現實的市場中是不成立的。

參考書目

  1. 饒育蕾等著.行為金融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05月第1版.
  2. 張元萍主編.投資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9.
  3. 崔巍著.行為金融學.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KAER,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標準金融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