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意義建構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意义建构)

意義建構理論(Sense-Making Theory)

目錄

什麼是意義建構理論?

  意義建構理論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該理論的核心內容是信息不連續性、人的主體性以及情境對信息渠道和信息內容選擇的影響。

  布倫達·德爾文Brenda Dervin)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是一解釋溝通、信息與意義之間關係的概念性工具。

  意義建構理論認為信息研究應由來源強調轉向使用者強調的方向,這種轉向,視信息尋求與使用為一種溝通實踐模式。

  布倫達·德爾文於1972年提出以使用者為中心之意義建構理論(Sense-Making Theory),即認為知識是主觀、由個人建構而成,而信息尋求是種主觀建構的活動,線上檢索的過程是一連串互動、解決問題的過程,由於互動的本質、檢索 問題而產生多樣的情境﹐形成不同的意義建構過程,且意義建構理論是一種強調以歷時性過程為導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傾聽使用者的方法,瞭解使用者如何解讀他們目前所處情境、過去的經驗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處情境中如何建構意義(construct sense)及製造意義(make meaning)。

  意義建構方法論使用時序(time-line)與中立提問訪談技巧(neutral questioning interview techniques)。前者詢問受訪者描述其信息尋求順序,並根據情境-鴻溝-使用(SGU, Situation-Gaps-Uses)基模,分析其尋求結果。後者,應用在參考晤談模式的中立提問訪談技巧,引導使用者以自己的語言陳述其信息需求

意義建構理論的提出[1]

  20世紀60年代以前,圖書情報學研究大多以“系統”為導向,重視信息資源建設與評價。70年代後,學科重點開始向“人”轉移。1976年,美國學者德爾文(brenda Dervin)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影響下,重新對信息本質、人的主體性、信息傳遞過程等問題加以思考,並且對信息經典定義提出質疑。在申農和韋伯資訊理論中,信息是獨立於主體之外的“實體”(utility),信息接收者只是被動接受信息,而不對信息意義產生影響。德爾文認為,有關信息的“狹義”定義,更適用於通信領域,當這一概念擴展到其他領域時,其局限性便顯示出來。外在世界並非一個計劃好、有秩序、可觀察的對象,“人”也不只是被動、消極、機械的信息觀察者和接受者。當科學論證中出現差異時,研究重心不應只局限於客觀世界,人在接受信息過程中的主觀作用也應引起關註。

  根據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人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斷建構和修正原有知識結構。新經驗被同化到原有經驗結構中,形成更深層、更豐富、更靈活的認知結構,“同化”和“順應”是認知發展的兩個基本過程。同化是“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租’順應則為“個體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這兩個過程在信息行為中同樣存在。

  在長達八年的研究項目中,德爾文采用面談、電話訪談、問卷等方法,在不同人群中調查收集相關數據,分析不同人群的信息行為特點,最終形成意義建構理論(Sense Making Theo叮)。德爾文將這一理論用於不同環境,使之能夠更加真實地揭示人在接受信息時的行為本質。德爾文認為,信息的意義建構是內部行為(即認知)和外部行為(即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信息查詢行為的情境基礎由個人角色與環境組合而成,在這些基礎的交接處,會形成某些行為障礙,而這些障礙以及次結構的相互作用正是引起信息查詢行為的直接動力。在這種情境中,“人”從觀察者變成行動者,信息查詢的實質是一種主觀建構行為。知識是由個人建構而成的主觀產物。從人的角度看,現實是不完整、不確定的,信息不能獨立於人類而存在。人只有通過觀察才能理解信息的意義,並實現與他人的信息共用

意義建構理論的發展

  布倫達·德爾文在1976年又發展意義建構理論,十年後成為圖書信息研究典範轉移–由系統為中心轉移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典範–的核心。在20世紀最後幾年,意義建構搭配了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技術,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近來信息行為研究興起,此方法論導向對信息需求、尋求、與使用的脈絡與程式的理解。與初期圍繞著人類信息需求的情境、鴻溝、使用不同,後期的方法論發展特別強調動詞,以涵蓋在信息尋求與使用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多種變項(時間、空間、關聯、相似)。其典型的方法運用結構式訪談法(即使中性問項也強調討論結構),以縮短詮釋的可能性。然而,意義建構方法也能適用於不同的認識論,如,使用述說分析能強化意義建構的解釋力。

意義建構的意義

  意義建構有效的幫助轉移典範的研究者的研究焦點,由歸類轉向程式,使研究更能反映複雜的信息行為。而信息行為的概念,也由信息需求、尋求、 與使用,轉向對人類信息程式統一性的探究工作。對信息程式的興趣,相同的還有情境中的信息尋求研究,與日常生活信息尋求。

  意義建構強調個人理解,而非協同理解。因此,意義建構看起來不適合解釋群體與組織性的信息交換與傳播程式。然而,認為意義建構並不只限於個人認知,意義建構研究也考慮了時間、空間、權力、文化、個人與協同意義建構的動態影響。

  意義建構方法論以往只從事個體研究,在進行群體研究上有操作的困難。但意義建構方法可以與其它質性或詮釋研究結合。意義建構方法論也與一些其它的理論本質上相近,而能結合產生最大的優勢。

意義建構理論主要內容[1]

  意義建構理論的基本假設主要有:

  第一,個體在時空中處於運動狀態;

  第二,人類的現實世界是不完善的;第三,個體為跨越認識差距,必須對現實世界有所認識;第四,意義建構與時間和空間聯繫在一起;第五,信息查詢是意義建構的組成部分。

基於時空情境的意義建構

  “情境”(context)在意義建構理論中具有重要意義。人的信息查詢和使用行為是在特定時空中發生的。傳統信息理論強調信息的客觀性和外部性,強調來自於專家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記者等‘傳業”群體的信息,而“非專家”產生的信息則被稱為“非正式信息”,並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關註。

  意義建構理論則將“情境”置於研究的重要位置,並把觀察作為用戶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情境”在意義建構理論中有三層涵義:

  (1)對同一用戶,同一信息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意義;

  (2)在同~環境中,不同用戶對同一信息有不同理解;

  (3)信息接受者所理解的信息含義不完全等同於信息生產者的本意。

  意義構建理論將信息行為情境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並將行為主體擴展到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人的行為成為意義建構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

信息使用是一種意義建構過程

  “信息使用”是特定人群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對信息的特定解釋。意義建構理論認為,信息在不同人群中的傳遞是對信息意義的建構過程,人對信息相關度、準確度、易讀性和適用性的評價,都含有主觀因素。基於用戶感受的問題設計,諸如“您希望我們做什麼?”“您需要什麼服務?”等,是從用戶感受出發,通過對用戶面臨問題的理解,取得相應的研究效果。意義建構通過比較、分類、聯繫等內化方法,以及支持、反對、參與、聆聽等外化方法實現對信息的接受和使用。信息傳播過程就是由使用者主動建構信息意義與判斷信息價值的過程。信息不能獨立於語言、情境與使用者經驗而存在。

意義建構隱喻模型

  有效的模型應該包括時間、過程等因素,以便通過環境變化趨勢預測人的行為。意義建構模型由環境、鴻溝和使用三要素組成。“環境”指時間和空間,“鴻溝”指因信息不連續性而形成的理解差距,大多數研究將其稱為“信息需求”或“問題”,“使用”指信息對個體的意義,每個人對信息的使用都是針對情境做出的反應,其目的是彌補差距或解決問題。

  德爾文認為,意義建構理論是在方法論層面提出、“為解決信息問題所提出的假設、觀點和方法”,該理論“允許個人建構和設計自己的認知行為”。廣義的意義建構方法可用於自我研究、需求分析和滿意度研究等領域。

  图示法-信息意义建构过程

  圖一 圖示法-信息意義建構過程

  德爾文采用圖示法(見圖一)形象說明信息意義建構過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吸收知識的。只有通過對原有行為的重覆,才能取得新的進步。當前進遇到阻礙時,我們可以假定,其中必然存在信息的不連續性,由於缺少對特定環境的瞭解,人在前進中沒有可以參照的經驗,只有建構新的概念才能繼續前進。

  當人在前進過程中遇到鴻溝(apan)時,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幾步:(1)確定“鴻溝”並且將其“概念”化;(2)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3)跨越鴻溝。情境-鴻溝-幫助/使用構成意義建構模型。

  解决问题的模型

  圖二  解決問題的模型

  在這一模型中(見圖二),如何針對不同情境,找出鴻溝形成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按照意義建構理論提供的方法,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小型團隊之間、不同組織層次之間的交流,幫助人們認識前進中的鴻溝,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意義建構問題設計框架

  意義建構理論是一種“元理論”,其影響並不局限於某個學科範圍。在信息系統設計中,可以幫助設計者提出假設和觀點,形成方法框架;在傳播和圖書情報學領域,意義建構可用於信息需求分析;在博物館、大眾傳媒、健康服務、政府等組織機構中,該理論對服務質量評價也具有指導意義。意義建構的問題設計思路框架為:事件-鴻溝-幫助。

  问题设计思路框架

  在訪談中,一些“片斷描述”可以提供多種線索。通過提問可以幫助被訪問者重構當時情境,並形成對每個過程的詳盡描述。根據提問框架,與被訪問者進行交流,可以揭示出其真實的需求及行為目的,形成正確的決策和行動。在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中,可以通過三種提問方式認識用戶需求:

  (1)封閉型問題( Closed Questions):以“對”或“錯”回答;

  (2)開放型問題問(pen Questions):以用戶熟悉的辭彙回答問題,如“你需要的資料的詳細程度如何?”

  (3)中立型問題(Neutral Questions):如按照次序提出:“為什麼問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等。

  意義建構提問強調“中立式”問題,以便能夠更好地把握提問方向,並採用用戶熟悉的辭彙來表達思想。

意義建構理論的應用

  對於人研究需要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意義建構理論在認知行為學、發展心理學基礎上,系統分析人的信息行為,並形成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從學習角度看,意義建構理論強調人的主體性、社會性和真實性,強調目標對人的行為的引導和建構作用。在該理論中,情境成為意義建構的重要載體,在特定情境中,用戶具有主體地位,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提供者必需按照用戶需求設計信息環境,併在用戶原有認知建構基礎上,提供相關資源與服務。伴隨著用戶主體地位的不斷提高,意義建構理論將產生更大的影響。[1]

  意義建構方法論被應用在傳播、圖書信息等研究領域。此方法論用在各種信息場域的研究,以及與建構主義、批判研究、文化研究、女性主義、後現代論、共產主義(Communitarian)等觀點並用。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喬歡,周舟.意義建構理論要義評析.《圖書館雜誌》.2007年5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unwmy,Cabbage,Dan,Vulture,Angle Roh,Cana,Yixi,KAER,林巧玲,Mis铭,Tracy.

評論(共6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意義建構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61.139.134.* 在 2009年10月31日 00:14 發表

很有深度和廣度,闡釋意義的方法論。內容再豐富些就更好了。

回複評論
Cana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0月31日 15:34 發表

61.139.134.* 在 2009年10月31日 00:14 發表

很有深度和廣度,闡釋意義的方法論。內容再豐富些就更好了。

補充了點 意義建構理論要義評析的內容

回複評論
Angle Roh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0月31日 16:16 發表

Cana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0月31日 15:34 發表

補充了點 意義建構理論要義評析的內容

感謝Cana的精彩貢獻

回複評論
115.150.128.* 在 2012年7月7日 10:31 發表

缺少實驗內容,光有理論與探討。求有經驗的前輩提供實驗。

回複評論
202.101.92.* 在 2012年12月18日 14:32 發表

非常好,此內容對我有用

回複評論
221.238.245.* 在 2013年3月7日 08:58 發表

明白了不少,感謝貢獻者:)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