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atio of reserve requirement/Required deposit reserve ratio)
目錄 |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一國中央銀行規定的商業銀行和存款金融機構必須繳存中央銀行的法定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率。
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後,必須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規定數額的準備金(法定准備金),其餘部分才能用作放款。法定准備率是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必須保持的準備金的比例。準備率的高低因銀行類型、存款種類、存款期限和數額等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城市銀行的準備率高於農村銀行的準備率、活期存款的準備率高於定期存款的準備率。法定准備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0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0萬元。倘若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20%,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00萬元。在存款準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準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準備金制度有利於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
當代各國都由中央銀行頒佈法定准備率,其標準不一。有的國家只頒佈一個準備率,即所有金融機構無論其吸收存款數額大小,都按統一的標準繳納存款準備金;有的國家則對不同性質的金融機構實施不同的法定准備率,如商業銀行與信托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社等分別實行不同的法定准備率;也有的國家按存款規模的不同實施不同的法定准備率,存款規模越大,則法定准備率越高。
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準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
央行決定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對貨幣政策的巨集觀調控,旨在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多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在實行中央銀行制國家,法定准備率往往被視作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銀行調整法定准備率對金融機構以及社會信用總量的影響較大。從直觀上看,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准備率越高,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就越多,其可運用的資金就越少,從而導致社會信貸總量減少;反之,如果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准備率低,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就少,其可運用的資金來源就多,從而導致社會信貸量增大。進一步分析,法定准備率與派生存款的關係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備率一1)[1]
式中D為派生存款;E為原始存款;r為法定准備率;1/r為存款貨幣的擴張乘數,它與法定准備率呈反比變化法定准備率越低,存款貨幣擴張乘數越大;反之,則越小。
該公式可以通過下麵的分析得到。考慮到E為原始存款,那麼除去法定准備金之外的金額可以用作銀行貸款,即可用於貸款的金額為。如果貸出的金額全部用作存款,則在繳納法定准備金之後可用於銀行貸款的金額為。依此類推,到第n次操作後可用於貸款的金額為,將上述貸款金額累加後就得到了所謂的派生金額D,即
雖然法定准備率的調整對社會貨幣供應總量有較大的影響,但很多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往往把重點放在再貼現率的調整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上。因為調整法定准備率雖然能帶來在調整貨幣供應總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給社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法定准備率的微小變動也會引起社會貨幣供應總量的急劇變動,迫使商業銀行急劇調整自己的信貸規模,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激烈的振蕩。尤其是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准備率時,導致社會信貸規模驟減,使很多生產沒有後繼資金投入,無法形成生產能力而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各國中央銀行在調整法定准備率時往往比較謹慎。
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 | |||||
---|---|---|---|---|---|
次數 | 時間 | 調整前 | 調整後 | 調整幅度 | 備註 |
52 | 2016年3月1日[2] | (大型金融機構)17.00% | 16.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3.50% | 13.00% | ↓0.5 | 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 ||
51 | 2015年10月24日[3] | (大型金融機構)17.50% | 17.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4.00% | 13.50% | ↓0.5 | 為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向激勵,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 ||
50 | 2015年09月06日[4] | (大型金融機構)18.00% | 17.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4.50% | 14.00% | ↓0.5 | 額外下調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準備金率3個百分點,鼓勵其發揮好擴大消費的作用。 | ||
49 | 2015年06月28日[5] | (大型金融機構)18.50% | 18.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5.00% | 14.50% | ↓0.5 | 降低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率3個百分點,進一步鼓勵其發揮好提高企業資金運用效率的作用。 | ||
48 | 2015年04月20日[6] | (大型金融機構)19.50% | 18.50% | ↓1 | |
(中小金融機構)16.00% | 15.00% | ↓1 | 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 | ||
47 | 2015年02月04日[7] | (大型金融機構)20.00% | 19.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6.50% | 16.00% | ↓0.5 | |||
46 | 2012年05月18日[8] | (大型金融機構)20.50% | 20.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7.00% | 16.50% | ↓0.5 | |||
45 | 2012年02月24日[9] | (大型金融機構)21.00% | 20.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7.50% | 17.00% | ↓0.5 | |||
44 | 2011年12月5日[10] | (大型金融機構)21.50% | 21.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8.00% | 17.50% | ↓0.5 | |||
43 | 2011年6月20日[11] | (大型金融機構)21.00% | 21.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7.50% | 18.00% | ↑0.5 | |||
42 | 2011年5月18日[12] | (大型金融機構)20.50% | 21.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7.00% | 17.50% | ↑0.5 | |||
41 | 2011年4月21日[13] | (大型金融機構)20.00% | 20.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6.50% | 17.00% | ↑0.5 | |||
40 | 2011年3月25日[14] | (大型金融機構)19.50% | 20.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6.00% | 16.50% | ↑0.5 | |||
39 | 2011年2月24日[15] | (大型金融機構)19.00% | 19.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5.50% | 16.00% | ↑0.5 | |||
38 | 2011年1月20日[16] | (大型金融機構)18.50% | 19.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5.00% | 15.50% | ↑0.5 | |||
37 | 2010年12月20日[17] | (大型金融機構)18.00% | 18.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4.50% | 15.00% | ↑0.5 | |||
36 | 2010年11月29日[18] | (大型金融機構)17.50% | 18.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4.00% | 14.50% | ↑0.5 | |||
35 | 2010年11月16日[19] | (大型金融機構)17.00% | 17.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3.50% | 14.00% | ↑0.5 | |||
34 | 2010年5月10日[20] | (大型金融機構)16.50% | 17.0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3.50% | 不調整 | - | |||
33 | 2010年2月25日[21] | (大型金融機構)16.00% | 16.50% | ↑0.5 | |
(中小金融機構)13.50% | 不調整 | - | 為加大對“三農”和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 ||
32 | 2010年1月18日[22] | (大型金融機構)15.5% | 16% | ↑0.5% | |
(中小型金融機構)13.5% | 不調整 | - | 為增強支農資金實力,支持春耕備耕,農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 ||
31 | 2008年12月25日[23] | (大型金融機構)16% | 15.5% | ↓0.5% | |
(中小型金融機構)14% | 13.5% | ↓0.5% | |||
30 | 2008年12月05日[23] | (大型金融機構)17% | 16% | ↓1% | 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
(中小型金融機構)16% | 14% | ↓2%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12月5日起,下調中小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 | ||
29 | 2008年10月15日[23] | (大型金融機構)17.5% | 17% | ↓0.5% | |
(中小型金融機構)16.5% | 16% | ↓0.5% | |||
28 | 2008年9月25日[23] | (大型金融機構)17.50% | 不調整 | - | 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暫不下調外, 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 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 |
(中小型金融機構)17.5% | 16.5% | ↓1% | |||
27 | 2008年06月25日[23] | 17% | 17.5% | ↑0.5% | 汶州地震重災區法人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
26 | 2008年06月15日[23] | 16.5% | 17% | ↑0.5% | 汶州地震重災區法人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
25 | 2008年05月20日[23] | 16% | 16.5% | ↑0.5% | |
24 | 2008年4月25日[23] | 15.5% | 16% | ↑0.5% | |
23 | 2008年03月25日[23] | 15% | 15.5% | ↑0.5% | |
22 | 2008年01月25日[23] | 14.5% | 15% | ↑0.5% | |
21 | 2007年12月25日[24] | 13.5% | 14.5% | ↑1% | |
20 | 2007年11月10日[24] | 13% | 13.5% | ↑0.5% | |
19 | 2007年10月25日[24] | 12.5% | 13% | ↑0.5% | |
18 | 2007年09月25日[24] | 12% | 12.5% | ↑0.5% | |
17 | 2007年08月15日[24] | 11.5% | 12% | ↑0.5% | |
16 | 2007年06月05日[24] | 11% | 11.5% | ↑0.5% | |
15 | 2007年05月15日[24] | 10.5% | 11% | ↑0.5% | |
14 | 2007年04月16日[24] | 10% | 10.5% | ↑0.5% | |
13 | 2007年02月25日[24] | 9.5% | 10% | ↑0.5% | |
12 | 2007年01月05日[24] | 9% | 9.5% | ↑0.5% | |
11 | 2006年11月15日[25] | 8.5% | 9% | ↑0.5% | |
10 | 2006年08月15日[25] | 8% | 8.5% | ↑0.5% | |
9 | 2006年07月05日[25] | 7.5% | 8% | ↑0.5% | |
8 | 2004年04月25日 | 7% | 7.5% | ↑0.5% | 並對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 |
7 | 2003年09月21日 | 6% | 7% | ↑1% | |
6 | 1999年11月21日 | 8% | 6% | ↓2% | |
5 | 1998年03月21日 | 13% | 8% | ↓5% | |
4 | 1988年9月 | 12% | 13% | ↑1% | |
3 | 1987年 | 10% | 12% | ↑2% | |
2 | 1985年 | 央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統一調整為10% | |||
1 | 1984年 | 央行按存款種類規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企業存款20%,農村存款25%,儲蓄存款40% |
上表採用模板,編輯請點這裡
- ↑ 張友直.銀行信貸與轉帳結算.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016-2-29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2015-10-23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2015-08-25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並下調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2015-06-27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繼續普降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並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措施.2015-04-19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普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並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措施.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5-02-04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2-05-12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2-02-18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11-30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6-14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5-12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4-17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3-18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2-18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1-01-14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12-10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11-19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11-10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05-02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2-12
-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10-1-12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008年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9-02-24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007年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8-02-27
- ↑ 25.0 25.1 25.2 2006年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7-02-12
不錯~!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