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際市場行情預測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是指根據來自國際市場調查的信息資料,運用各種預測方法,依一定程式對國際市場商品的供求發展趨勢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計算、推測和判斷,進而為從事國際經營的企業確定經營戰略和策略,為其制定各類經營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也可以為各國政府和貿易部門制定對外經濟貿易政策、法規提供決策依據。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的性質和特點

  預測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涉及的範圍有理論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數理經濟學以及心理學社會學和未來學等學科。不但包括理論分析、行為研究、意見測驗等憑邏輯推理及經驗觀察的定性判斷預測法,而且包括時間序列分析、回歸與相關分析以及產業關聯分析等運用數理經濟統計技術的定量預測法;不但有將經濟理論、數學計算和統計驗證融於一體的各種形式的經濟計量模型,還有經驗、技巧、預感和直覺參與其中的預測技術。

  預測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首先,就理論而言,預測必須有科學的理論基礎,要從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繫去掌握其規律。

  但是,具體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現象有一些靠現有的理論是無法加以解釋的,其變動的意義只有經過一定時間才能被充分認識。在此情況下,預測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經驗、技巧、觀察能力和對未來的遠見卓識作出的。其次,就方法而言,科學的預測方法應註重事實,有客觀依據,同時要適應特殊的預測場合。但在很多場合,由於資料較少,或者是由於信息錯綜複雜、情況變化不定,或者僅僅是因為條件不具備,只能根據經驗作出主觀判斷。這種主觀判斷不可避免地摻有藝術成分。即使是完整性與適應性較強的經濟計量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主觀判斷,如變數的選擇,資料的搜集與加工以及電腦投入等。這些主觀因素也構成預測的藝術成分。再次,作為科學的預測,各種預測方法得出的結論應相同或大致相近,但這種情況在實踐中極為罕見。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適應各種不同的預測場合,沒有任何一個固定的模型能長久適用於經常變化的情況,因此,要根據場合選擇預測方法,而選擇總存在主觀因素,這就構成預測的藝術成分。

  預測應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應有效地將主觀預測與客觀預測結合起來,既有定量模型,又有定性判斷;既有專家的理論考察,又有實踐者的經驗觀測。根據預測場合的需要,按嚴格規格選用預測方法,做到各種不同的方法有機地配合運用。

  預測的上述性質決定了預測具有誤差性、區間預測、可檢驗性等特點。

  預測是在理論考察和經驗觀測的基礎上,掌握事物過去的演變規律並考慮到可能的變化來推斷未來發展趨勢。人們對未來的預測不可能與未來的實際完全相符,總會出現一定的誤差。影響預測準確程度的因素有很多。

  ①預測對象及範圍所及會產生不同精確程式的預測結果。一般來說,總量或總類預測會有較高的準確性,個量或個別項目的預測準確程度相對較低。

  ②時間因素也會影響到預期的準確程度。預測期限越短,越接近現在,預測的精確程度越高;反之,預測期限越長,越遠離現在,預測的精確程度越差。

  ③預測信息的質量對預測結果的精確度有很大影響。預測信息是指搜集到的原始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可作預測投入的資料。預測信息不及時、不充分或不確切時,造成的誤差會偏大。搜集資料的方法不適當、整理加工能力較差都會使預測信息不確切。

  ④預測方法與技術也會對誤差產生影響,預測方法選擇不當或運用不熟練,都會使預測誤差偏大。由於預測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客觀的預測應是區間預測,而不應是點預測。使預測值處於一個可以認識的範圍內,可以使預測具有可檢驗性。實際值處於指定的範圍內,預測是正確的;實際值在指定範圍之外,預測則是錯誤的。但是,如果給出的範圍太寬,預測又會失去實際意義。預測是否有用,取決於能否為制定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預測的可檢驗性表現在對區間預測的結果,可以運用統計上的置信區間的計算,或是概率估計,使預測值處於一個可以認識的範圍內。無意義的、不現實的、不明確的預測都要被排斥在外。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的種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國際市場行情預測有如下幾種分類:

  ①從預測的空間範圍可以分為整個國際市場行情預測、地區性市場行情預測

  ②從預測的產品範圍可以分為單項產品預測同類產品預測、不同消費群體預測、產品總量預測等;

  ③從預測的時間範圍可以分為短期預測中期預測、長朗預測。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的基本程式

  行情分析可分為經常性分析和應急性分析。經常性分析是按時就特定題目提出年度、季度、月份分析報告,以作為決策的依據或供製定計劃時參考。每年定時召開的交易會或年度協定貿易會談之前提出的綜合性分析報告也屬於經常性分析。應急性分析則是指為應付一些突如其來的情況,或者圍繞某一中心任務進行的行情分析。行情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做經常性分析,應急性分析通常也是以經常性分析為基礎的。經常性分析和應急性分析都要做出預測,提出行動建議。預測是行情分析的中心,其他環節都是為作出正確預測服務的。要作出正確的預測並影響決策,應當按嚴格的標準做好每一環節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預測程式包括預測的準備階段、進行預測階段、評價預測階段和提出預測報告。

  1.預測的準備階段

  預測的準備階段包括確定預測目標、收集與分析資料,找出預測事件的發展規律,以及選定預測方法等步驟。

  確定預測目標首先要明確目的和對象,即為什麼預測和預測什麼。預測是為了影響決策,為決策提供信息基礎。而每一次決策的目的都有所不同,有的是為了制定當前的行動計劃,有的是為了制定長遠規劃;有的是在發現問題時修改原來的計劃,有的是為了發現新機會,安排投資,發展新產品;有的是為了確定訂價策略,有的是為了確定市場戰略。只有明確了預測目的才能確定預測對象。預測對象除了規定範圍和內容外,還要規定時間界限。一般將一個月內的預測稱為即期預測,一個月到三個月稱為短期預測,三個月到兩年的稱為中期預測,兩年以上的稱為長期預測。確定預測目標對整個調研過程都有影響。如何搜集資料、選用何種預測方法、預測的準確程度以及能否由預測產生經濟效益,都與預測目標確定是否得當有直接關係。原則上目標的確定要考慮到必要性、科學性,可能性和經濟合理性。必要性主要是指通過預測能否改變現狀,對未來事件的設想能否影響當前行動決策;科學性是指應以遵循事物發展規律和註重具體的歷史條件與環境為原則:可能性是根據主觀經驗與判斷,資料的擁有情況,已掌握的手段與技術,在要求的時間內經過努力可否實現;經濟合理性是指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即通過預測改變當前情況帶來的經濟效益,必須大於預測費用。

  確定預測目標後要進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占有資料的多少,以及資料的可靠程度如何,對預測結果會產生直接影響。搜集資料的範圍要根據所確定的目標劃定。外部資料來源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研究機構、企業團體、新聞機構等定期、不定期發表的出版物、報刊、資料文獻,即通常所說的二手資料:另一種是通過外銷員、市場調研人員進行市場調查獲取的資料,如約見顧客面談、信函調查、電話調查等,即通常所說的一手資料。除外部資料外,還要搜集內部資料,即本系統、本行業和本公司有關單位的活動資料。資料來源的不同、計算口徑與搜集方法的不同都使資料的可靠性受到影響,因此需要進行比較鑒定和必要的調整,這就是資料的整理過程。搜集到的資料,如數據、情況、判斷、設想,其中有不真實、不確切的成分,屬於虛假的要排除,屬於不精確的要重新換算訂正。只有經過鑒定和訂正,確實真實可靠的資料才能作為正式的信息分類存貯。此外,經過鑒定的資料,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如度量衡單位、時間單位、指數的基期,人口因素、價格因素、特異事變的影響等等。

  經加工整理後的資料要加以分析,找出現象間的內在聯繫,以尋求事物的發展規律。對資料的分析有多種方法,常見的有時間序列分析、因果關係分析和產業關聯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是從所預測現象的歷史統計數字中(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統計數字即為時間序列),發現並分解出不同類型的波動,對各種特殊波動分別進行研究。當資料樣式表現為觀察量自身演變的時間過程時,可進行時間序列分析。

  因果關係分析,是根據擁有的資料,找出與所預測事物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確定其影響的方向與密切程度。當資料樣式表現為外在因素決定事件變化時,可進行因果關係分析。產業關聯分析,是根據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影響,找出經濟結構間的比例關係。當資料樣式表現為各部門問的相互關聯時可進行產業關聯分析。根據資料樣式的類型,用相應的分析方法,尋求演變規律,用模型描述規律、揭示規律。對一定的資料,當存在幾種分析方法可供選擇時,應同時用幾種方法分析研究,然後根據理論與經驗,判定其中最能代表過去的演變規律者,作為預測模型。從技術上講,資料的分析過程應包括製圖列表,設計模型及估算和驗證參數諸環節。準備階段的最後一項工作是選定預測方法。

  預測方法有很多種,基本上可分為定性預測法和定量預測法兩大類。定量預測法中又可分為時間系列預測法和因果關係預測法。選定預測方法應結合對資料樣式的分析考察。在預測時也應像在分析時一樣,同時用幾種方法做初步估測,將估測結果比較,根據理論分析和經驗判斷,選擇最佳方法進行正式預測,因為根據對歷史資料分析結果制訂的模型,即使是最佳模型,也只能認為最佳地反映了過去的演變。而且,選用哪一種或哪幾種方法進行預測,還要根據需要及可能,即考慮到預測目標、及時性要求、準確程度要求、方法的難易程度以及成本費用等因素。

  2.預測階段

  在準備階段結束後,即可進入預測階段。在進行預測時,如果是定量預

  測,就要根據建立的模型外延類推,通過計算將模型展開到未來;如果是定性預測,就要在客觀資料的基礎上,憑主觀的認識和經驗,進行邏輯推理,對未來加以判斷。不論定性預測還是定量預測,在預測過程中都要始終註意資料式樣是否發生變化。影響所預測事物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隨時會發生變化,如果發生的變化將造成未來與過去的資料式樣有顯著不同,就要對預

  測加以修改。預測結論應明確,具有可檢驗性。

  3.評價預測階段

     進行預測階段之後是評價預測階段,即運用一定的檢驗方法對預測的準確程度加以評價。對未來事件的預測往往與實際不盡相符,即存在誤差。預測存在誤差是一種客觀存在,一定幅度內的誤差是可以接受的。為了保護預測的客觀性,預測通常標有誤差,表示預測本身和預測方法都具備可檢驗性。但如果誤差太大,就失去了預測的意義。一般來說,即期預測準確程度應在±2%以內,短期預測準確程度應在±3%以內,中期預測準確程度應在±5%以內,長期預測誤差也應在±15%以內。評價預測的準確程度,常用的方法是對幾種預測技術得出的結論進行比較,憑理論考察和經驗觀測作出判斷或調整。當企業自身不具備評價能力時,可徵詢專家意見,如採用專家意見法進行評價。在定量預測情況下,可對模型進行試驗,作出概率估計。如用模型預測最近一期的變動,將預測結果與實際發生的變動進行比較,以確定模型是否準確地反映了經濟體系過去的動態變化以及反映未來的可能性,從而作出概率估計。一旦發現誤差較大,就要及時修改模型,或改用其他預測方法。

  4.提出預測報告

  行情預測的最後一個程式是提出預測報告。預測報告是預測結果的文字表述。寫出預測報告不僅是預測的完成步驟,而且也是對調研全過程的總結和綜合反映。預測結果能否對決策產生影響,與能否寫好預測報告有很大關係。預測報告一般包括題目、摘要、目的、正文、結論與建議及附錄等部分。題目是對報告內容的高度概括,因此要醒目、明確,與文中內容相符。有時可在主標題下加一個說明性的副標題。選擇題目可參照下列兩條標準:一是經常性預測以反映目標為主,如果按時就一特定題目提出預測報告,題目主要反映預測目的、對象、範圍及時間界限,如“90年代前期西歐紡織品市場需求預測”;二是應急性預測以反映預測結論為主,如果情況發生變化臨時作出預測,或為了修改原有預測,題目應將新情況突出反映出來,以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如“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將強勁回升,進口需求大幅度上升”。

國際市場行情預測的基本方法

  進行國際市場行情預測不僅需要掌握必要的資料,而且應當運用科學的方法。目前在世界各國使用的預測方法多種多樣,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定性預測法和定量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最早用於預測,在國外已經延用了幾個世紀。定性預測法中,常用的具體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意見測驗法、專家意見法、聯測法類比法領先落後指標法擴散指數法等。這些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憑藉預測者高度的理論素養、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敏銳的觀察能力,通過演繹歸納和邏輯推理作出主觀判斷預測。定性預測法的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預測者的經驗、技巧與靈感,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這尤其對技術預測和長期預測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所需要的歷史資料較少,也不一定要求資料的完整性與系統性,這對於新產品預測具有很大長處。定性預測法的缺點是,缺乏較客觀的資料基礎,不能精確地表述量的幅度,而且很難估計用該法預測的準確程度。

  定量預測法又可分為時間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兩類。時間序列分析是以歷史時間序列數據為基礎,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使其向外延伸,藉以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時間序列分析以過去的時間序列統計資料為基礎,簡便易行,在國際市場行情分析中經常被採用。因果分析法是在分析事物發展變化原因的基礎上,找出原因與結果之間的聯繫方式,並據此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因果分析法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較好的解釋影響因素與事件的關係,以及諸影響因素間的相互關係,特別是外在因素決定事件變動時。

  下麵介紹一些主要的預測方法。

  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因素列舉法或有利與不利因素分析。它是通過找出歷史

  上與當前影響行情發展的起主導作用的因素,然後憑藉理論與經驗通過比較

  類推對未來的變化趨勢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影響經濟與市場行情的因素很多,可以分為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內生因素與外生因素、經常起作用的因素與暫時起作甲的因素、可控制的因素與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及周期因素與非周期因素等。在分析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上述因素一一列舉並加以量度。採用因素分析法進行預測,實際上只能在眾多的因素中選擇較重要的進行對比,而假定眾多的次要因素由於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可相互抵消。主要因素也按是否有利於行情擴展區分為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在短期經濟行情研究中,通常把那些可能支撐總的經濟活動擴張的因素稱為有利因素,也就是有利於行情擴展的條件,而將那些導致經濟活動放慢或下降的因素稱為不利因素,也就是不利於行情擴展的條件。只有對經濟形勢進行審慎的分析,才能識別有利與不利因素,預測人員也必須清楚哪些因素導致擴張,哪些因素導致收縮,這就要求預測人員熟悉現狀,掌握足夠信息,並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經驗積累。

  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式是:首先,列舉能觀察到的可影響工商業活動的主要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其次,比較評價各類因素作用的方向、程度和時間,運用理論與經驗,作出分析。最後,根據前面的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採用因素分析法進行預測,可分為簡單和複雜兩種形式。前者可將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分別列於一表內,不提供或很少提供數據,表內基本上不對各因素作評價或分析說明,結論中沒有數量概念。後者則將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形成的具體歷史條件,各種因素在具體時刻作用的意義,以及結論據以得出的理由陳述分節用文字詳細說明,並儘可能多地引用數據以增強預測中的數量概念。

  二.意見測驗法

  意見測驗法又稱抽樣調查技術,它一般通過隨機抽樣非隨機抽樣,對與所預測事物直接有關的人員進行預期調查,作出主觀判斷。意見測驗法的前提條件是有些影響經濟與商業決策的態度與意向可在事前被確定並加以量度,從而對經濟行情的未來變動作出預測。抽樣調查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和較小的費用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意見測驗法用於經濟預測時,一般用作三大項目的預期調查,即固定投資、消費及庫存變動。固定投資預測是由調查人員在實際支出發生前詢問企業管理人員有關廠房與設備支出的項目和數字,目的在於事先把握固定投資支出的未來規模。這種預測數字雖然不很準確,但對於估計經濟周期的轉折點具有很大參考意義。消費調查的主要目的在於估計當前消費發展,為表述經濟行為的假設提供實證資料,確定消費者對汽車、房屋、主要家用設備等耐用消費品購買意圖。企業庫存變動計劃調查的目的在於對企業總的庫存水平的上升或下降作出預測。採用意見測驗法預測經濟行情時,由於種種原因,預期調查數字不一定准確,如企業壟斷、商業秘密、競爭需要、消費者購買意圖的不定性、政府政策的變化對企業和個人計劃的影響等。預期調查的另一不足之處是調查結論常常反映著被調查者情緒的變化。

  三.專家意見法

  所謂專家意見法,就是根據市場預測的目的和要求,向有關專家提供一定的背景資料,請他們就市場未來的發展變化作出判斷,提出量的估計。專家意見法一般應用於沒有歷史資料或歷史資料不完備難以進行定量預測,以及需要進行定性分析的預測,專家意見法在具體運用時,基本上採取兩種形式,即專家會議法和專家小組法。

  專家會議法就是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通過會議的形式,對某種產品及其發展前景作出評價,併在專家們分析判斷的基礎上,綜合專家們的意見,對該產品的市場需求及其發展趨勢作出量的預測,專家意見法用於預測雖然所需費用和時間都較少,但其預測結果卻往往存在一定缺陷。這是由於參加會議的人數有限(一般不超過10人),會影響意見的代表性;一些權威專家的意見可能會左右其他與會人員的意見;與會者的個性和心理狀態不同,如有人不願發表與多數人不同的意見,或出於自尊心不願當場修改原來發表過的根據不充分的意見。由於上述原因,會議的最後綜合意見,可能並不完全反映與會者的全部正確意見,更不一定能反映未參與會議的專家的意見。

  專家小組法又稱德爾斐法,是為了避免專家會議法的不足之處而採用的一種預測方法,最早是由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各個專家不通過會議形式交換意見和進行討論,而是在互相保密的情況下,用書面形式獨立地回答預測者提出的問題,並經過反覆修改各自的意見,最後由預測者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運用專家小組法進行市場預測,其步驟大致是:

  第一,作好準備,即收集有關背景資料,擬定向專家小組提出的問題。第二,請專家作出初步判斷。在作好準備的基礎上,邀請與所要預測的問題有關的各方面的專家成立專家小組,將書面問題寄發各專家(如有其他資料,也隨同寄發),請他們在互不通氣的方式下,對所咨詢的問題作出自

  己的初次書面分析判斷,按規定期限寄回。第三,請專家修改初次判斷。為使專家之間集思廣益,對收到各專家寄

  回的第一次書面分析判斷意見加以綜合後,歸納出幾種不同判斷,並請身份類似的專家予以文字說明和評論,並以書面形式寄發給各位專家,請他們以與第一次同樣的方式,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意見,修改第一次的判斷,按期寄回。如此反覆修改多次,直到各專家對自己的判斷意見比較固定,不再修改時為止。在一般情況下,經過三次反饋,即經過初次判斷和兩次修改,就可以使判斷意見趨於一致。

  第四,確定預測值。即在專家小組比較穩定的判斷意見的基礎上,運用統計方法加以綜合,最後定出市場預測方案。

  四.聯測法類比法

  聯測法是以某個企業的普查資料或某地區的抽樣調查資料為基礎,進行

  分析、判斷,確定某個行業以至整個市場的預測值。在市場預測中,普查固然可以獲得全面系統的資料,更好地反映市場的

  客觀實際,但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進行全面普查,只能進行局部調查或抽樣調查。因此,在許多情況下,運用局部普查資料或抽樣調查資料,經過分析、判斷,對整個行業或整個市場進行聯測,就十分必要。運用聯測法,關鍵在於局部普查資料應具有典型性,抽樣調查的樣本應是母體的縮影,能反映母體的全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Yixi,Tiffany,方小莉,林晓辰.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市場行情預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