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審計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固定資產審計風險是指固定資產存在重大錯報、漏報、虛報或隱瞞不報等情況,由於負責審計的註冊會計師未能發現,致使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造成審計失敗。要識別固定資產審計風險就必須瞭解固定資產的錯弊表現和風險跡象。
固定資產的錯弊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資產轉移、有賬無實的錯弊有的企業將固定資產如汽車借給關係人私自使用,有的固定資產如電腦作為獎品分配給員工個人,但仍列在賬面上作為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
資產增加的錯弊這類錯弊包括:資產計價的錯弊,多計或少計新增固定資產的價值;固定資產計價範圍錯弊,有的企業將其他資產的價值也列入固定資產,還有的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列在流動資產;任意變更固定資產賬面的價值,不及時結轉已完工的固定資產價值。
資產減少的錯弊這裡指處置固定資產不真實,價格不正確,有些企業處理價格偏低,使一些人從中得利;賬務處理不及時,資產處理後不作賬務處理,照提折舊,實際上將資產贈送他人,或報廢固定資產收入不入賬等。
資產折舊的錯弊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不符合規定,折舊方法與折舊年限沒有統一的規定,造成任意計算,折舊額的計算中重估增值的價值不扣減,賬務處理不正確,期末未按稅法規定作調整等。
減值準備計提的錯弊有的企業以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調節利潤。有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己計提,但仍按原值計算折舊,減值準備恢復以後,折舊計提仍不調整,造成固定資產的折舊與原值不配比。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錯弊後續支出不按制度規定處理,有的多列費用少列資產或不列入資產,有的將費用列為資產,減少當期的費用,從而虛增或虛減企業的利潤,後續支出不按規定處理,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等。
固定資產審計風險的跡象主要表現在:
固定資產相對於總資產急劇上升,不適當地將維修費用資本化;
固定資產相對於總資產急劇下降,可能將固定資產支出轉化為費用支出;
固定資產總額上升時,計提折舊卻下降,可能沒有足額計提折舊,虛增營業利潤;折舊方法突然改變,可能導致多提或少提折舊;
不適當的耐用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過長或者過短,可能用於調節利潤;
固定資產大幅度增加,或者大幅度減少,可能利用資產重組為關聯企業提供調節利潤的方便;
固定資產的增減與產量的增減有明顯不匹配的情況存在。可能有賬外資產的存在;
日常維修費用大幅度減少,可能不適當的將維護費用、修繕費用和利息等資本化;
折舊費用突然大幅度提高,有可能計提折舊的範圍擴大,將不應計提折舊資產繼續計提折舊,或將土地使用權年限縮短按房屋的使用年限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調整了固定資產價值,或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及包含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和原來的有重大改變,但使用年限或折舊率乃未變更,有可能利用折舊調節利潤。
固定資產審計的難點
固定資產分佈面廣、使用年限長、有的賬面有但實際不存在,到底有無,誰也說不清,清查難度大;
固定資產形態多種多樣,資產組難以劃分清楚,資產核實難度較大;
賬面記錄不完善,使用保管責任不明確、人員調動大、交接手續不清,賬面資產難以落實;
有些機器設備早已進行技術改造,或與外單位調換使用,有的已拆成零件作維修使用,實物難以查清;
有些高精尖的電子儀器設備或進口設備,技術性能高、價值較大,審計人員不瞭解設備的技術性能及目前市場價格,減值準備計提正確性難以核實;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由企業自行決定,但確定是否合理,審計難以斷定等。
做好調查、擬好計劃 對於固定資產的調查需要涵蓋以下內容:
固定資產使用保管制度是否健全,責任是否明確,是否實行分級管理,還是只有會計有記錄;
年末固定資產是否進行清查,有無清查明細表,責任者是否簽字,資產存放地點是否清楚,保管人是否明確;
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即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凈殘值率、年折舊率等是否合理,採用分類計提折舊還是按項目計提,採用使用年限法還是加速折舊法;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規定、計提的依據是否正確,是否按類別、資產組、單項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後,其折舊年限及折舊率是否重新估計計算;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制度是否健全,年終有無盤盈或盤虧,如何處理的;
近幾年是否報廢固定資產,手續是否健全,是否經權力部門批准,殘值的收入處理是否正確;
董事會的權力機構關於固定資產折舊報廢、減值準備計提、折舊政策變更等決議文件是否齊全等。
在做好上述調查的基礎上,再根據審計程式確定重點項目,擬定計劃。重點項目應包括四個方面:
-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計量與確定是否正確;
- 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價值損耗的計量與確認是否合理;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依據與確認是否充分;
-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分類與確認是否清晰。
同時,在計劃當中還要明確執行人、工作時間及進度等,確保計劃完成。
遵循審計程式、註重收集證據 固定資產的審計程式如下:
到現場進行抽查,核實固定資產的現狀,做好抽查記錄;
檢查產權證是否完善,如房產證、車輛運營證明、船籍證明,驗證其是否歸規被審計單位所有;
核對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包括購置入賬、投資投入、重組調入、基建轉入、融資租入等;
檢查本期減少數,包括報廢處置、固定資產轉讓、對外投資、債務重組、毀損盤虧,以及有無丟失等;
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及其政策,有無批准文件,計算是否正確,計提政策有無變更,變更的依據是否充分合理,是否在會計報表上進行了充分披露;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依據、計提方法及批准文件是否合規,計提是否充足,計算是否正確,披露是否充分。
並且,在審核過程中要註重證據的搜集。在工作底稿中要詳加記錄,要寫明抽查了什麼,抽查所占的比重,對抽查中遇到了什麼情況,如何解決的,都應記錄清楚。被審計單位參加抽查的人員也應在抽查記錄上簽字。
- 重點領域、謹慎從事
一般來說,重點領域包括:固定資產增加時,其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固定資產減少時,要註意盤虧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理,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有無變化、前後是否一致;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轉回時,其評估是否有增值,增值部分的折舊是如何處理的、計算是否正確,納稅調整是否正確等。
- 賬務處理、需要註意
賬務處理容易出錯弊的地方主要有:減值準備的計提與轉回後折舊的賬務處理,後續支出、對外投資評估增值及減值的賬務處理,以及評估增減值年終納稅調整是否正確。
- 認真覆核、補缺糾偏
工作底稿的覆核人員,一定要認真負責,不能只管簽字不覆核內容,出了問題,簽字覆核人員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覆核應及時進行,特別在現場覆核者,經覆核發現有不完善之處,可及時查清問題進行補救。
- 分清錯弊、結論恰當
審核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將問題的原因、性質、經辦人、批准人、時間、地點、賬務如何處理等有關資料、證據搜集齊全。一定要分清錯誤與弊端的界限,不能將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混為一談。做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防止審計風險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