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品類優化管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品類優化管理

  品類優化管理是20世紀90年代流行於美國零售業的一種新型管理方式,是"高效率的消費者回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d)策略中重要的一環。

  品類優化管理是零售商/分銷商/供應商把品類作為戰略性經營單位進行管理,通過集中精力遞送消費者價值以取得更好的商業效果。它包括品牌優化管理貨架優化管理兩個方面。

品類優化管理的作用[1]

  1.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商品選擇和購買便利。

  儘管市場上商品的品種繁多,但並非所有商品都是消費者所喜歡的。各品牌的銷量將依賴於各自的產品質量、市場支持和產品的知名度。品類優化管理通過對不同品牌的產品的績效評估可以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商品選擇。品類優化管理能夠大大減少脫銷現象的發生,使商品的供應及時、有序.最大限度地方便顧客的購買。

  2.有利於充分利用零售企業的貨架空間。

  貨架的利用率對零售企業尤為重要實施貨架優化管理可以降低缺貨機率,減少補貨次數.從而降低人力成本創造最大的投資回報率和貨架效率。

  3.便於零售企業對商品進行科學規範的管理。

  品類優化管理有利於管理人員準確、全面實時地把握每一單品賣場銷售業績的細節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有利於對銷售業績排名位於前列的單品實施重點管理:有利於根據實時、準確的賣場銷售信息調整單品結構和商品配置有利於開發和採購對顧客有價值的商品以降低商品脫銷風險:有利於壓縮庫存,排除滯銷商品並且提高庫存的保障程度,加快商品庫存周轉率:同時品類優化管理有利於根據單品銷售中的物流成本信息,優化物流作業降低單品的物流成本。

  4.品類優化管理有助於建立零售企業的經營特色。

  通過品類優化管理,選擇適銷的商品零售企業可以形成自身獨特的主力商品構成和商品陳列的特點有利於零售企業形成自身的經營特色從而增強零售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零售企業如何開展品類優化管理[1]

  1.確定商品分類

  零售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決定賣什麼商品即把商品的大分類、中分類及小分類確定下來,這就要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來確定商品分類表。通常的做法是按照使用者的用途或TPOS(時間、場所、動機、生活方式)設定商品分類。分類框架設定好後,再篩選、找尋應備齊的具體商品品種,最後建立商品體系。商品分類框架一般可設定為5個梯度(五段分位法)即部門、品群、小分類、品種、品目。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編製出的商品分類表使之成為推行標準化的內容之一。目的有二一是界定所經營的商品範圍.二是便於對經營業績按商品結構進行分析。做好商品分類後電腦系統也要同時對賣場進行分類管理分析銷售額毛利率、損耗率、費用額、客單價、賣場銷售效率、周轉天數的變更。需要註意的是要重視大眾品和實用品的確定。高消耗、高周轉的大眾品和實用品是構成零售企業銷售的重要組成部分。

  2.建立商品陳列面管理表。

  在品類優化管理中貨架管理必須細緻到對各個小分類的貨架陳列進行設計設計出來的貨架陳列圖樣稱為陳列面管理表。陳列面管理表規定了陳列格式;用幾層隔板及隔板的尺寸,懸掛陳列時用多長的掛鉤及使用數量每一種商品的售價、陳列位置、排面數及陳列量。使用這種標準化的陳列面管理表能夠將總部的商品策略貫徹到每一個店鋪,使整個連鎖系統的商品營運容易控制對於季節性變動修正及新品的增列、滯銷品的刪減等工作執行起來效率比較高。確定各個小分類的適當規模的原則是:要滿足一般消費者生活需求的品目數的80%瞭解其他商場各個小分類的佈局情況容易陳列,方便顧客選擇購買。因為年齡段、性別不同,需要複雜繁多的規格尺寸、顏色式樣,只有按系列化做足才能滿足顧客需求。零售企業要廣泛運用陳列面管理表每個店鋪都應該有陳列面管理表,它是管理控制商品最基本的工具。

  3.老產品的淘汰和新產品的導入。

  在商品購進後零售企業要從商品銷售情況、商品毛利貢獻率、商品的周轉率進行產品表現評估,淘汰老產品。管理人員要根據商品的類別、品牌對商品銷售情況進行排行.從中觀察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情況.分析其滯銷的原因。對於某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雖然其銷售額很低,但是由於此類商品的作用不是盈利,而是通過此類商品的銷售來拉動門店主力商品的銷售.要給予保留。但是如果某些商品長期無法改變其滯銷情況就應予以撤櫃處理。要考核商品毛利貢獻率,銷售額高周轉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轉率低的商品未必就利潤低。沒有毛利的商品銷售額再高對企業也是沒有實用價值的。看商品毛利貢獻率的目的在於找出貢獻率高的商品並使之銷售得更好。在導入新品的時候零售企業可以藉助於電腦系統對新產品進行即時跟蹤和與以往產品進行比較。第一次導入新品時為了避免風險,可以先選擇標準店鋪進行試銷做堆頭陳列統計每天的顧客量、銷售額、獲利情況。試銷一段時間如銷量較好可引進其陳列面數的安排可與老產品進行類比做出,如銷量不好就不再引進。

  引進新產品是零售企業要重視供應商的促銷支持,特別是廣告的支持,例如在電視上做廣告的新品要比其他商品更快地導入。

零售企業實施品類優化管理應註意的問題[1]

  1.消除落後觀念對實施品類優化管理的影響。在零售企業實施品類管理前,要在整個企業倡導認同與協作完成協調內部職能的分工和獎勵體系等工作防止原有的職能和體系制約品類優化管理的成功實施。要重視長遠利益.不要為了眼前的機會放棄長遠利益。

  2.品類優化管理需要耐心。零售企業可以分階段實施品類優化管理。首先.進行試驗性的品類優化管理。通常先在一個部門裡推行品類優化管理並評估其成功之處,對不足進行修正。其次全面推行品類優化管理。當零售商確信其品類優化管理程式能有效地推廣一到其他部門之後在整個組織內實施便可以正式開始了。但應當認識到即使在整個組織中實施了品類優化管理也並不意味著品類優化管理由此完成因為品類優化管理必須要在實施中成長、修正以至成熟。

  3.改進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商品信息網路。品類優化管理的決策思維是建立在對有效數據分析的支持上的需要企業的信息系統能夠提供品類優化管理所必需的信息。因此零售企業需要改進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商品信息網路使信息形式標準化,流程規範化.系統設計科學化。通過電腦系統實現對商品進銷存的即時管理加強對資料庫的分析和利用充分發揮監控作用隨時查閱單品業績隨時調整。

  4.做好品類優化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目前,我國零售企業管理人員缺乏信息技術知識.系統開發人員又不太熟悉零售企業管理的具體事務彼此之間難以有效溝通影響了信息系統的質量。企業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加強對企業現有人員的培訓,包括對企業管理人員,以及業務人員進行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知識培訓;另一方面招收一些既懂零售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人才,充實零售企業隊伍。

  5.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零售企業在實施品類管理時,如果得不到供應商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就會導致實施品類優化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零售企業必須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合作,在商品的供應和配送上取得供應商的支持。電腦網路是信息得以流動的載體,有條件的零售企業可以將企業與供應商相互聯接起來使品類優化管理人員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從而提高決策制定的效果。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張學文.零售企業如何進行品類優化管理.商場現代化.2004/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KAER,连晓雾,Yixi,林巧玲,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品類優化管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