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融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同業融資是指經國家金融主管部門認可的境內金融機構之間相互融通資金的行為,業務範圍包括同業拆借、同業借款、同業間存放、貨幣互存、債券融資、票據轉貼現、信貨資產回購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可以開辦的其他同業融資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中融出屬於資產方融入屬於負債方。
商業銀行同業融資業務快速發展成因[1]
(一)利率雙軌制為同業業務提供套利空間
我國利率體系目前處於利率雙軌制之下:銀行體系中被管制的法定存貨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場決定的貨幣和債券市場利率共存,為套利創造了空間。一是法定利率與銀行間市場利率之間的套利空間。
(二)銀行間競爭優勢差異為同業業務提供天然條件
同業融資業務肩負著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和資金營運的雙重功能。銀行類金融機構之間雖有同質性,但大中小型銀行在市場上層級不同、分工有區別,客觀上存在規模差異、網路差異、服務差異以及認可度差異等。從國有商業銀行經營需求看,國有商業銀行規模龐大,網路四通八達,在存款市場擁有絕對優勢,需要充分運用閑置存款資金,以獲得最大收益。而中小型銀行由於存貨比處於高位,流動性風險壓力比較大,往往需要通過同業負債緩解資金壓力。
(三)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是同業業務發展的內在動力
當前我國的利率政策是貨款利率有下限,存款利率有上限。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會上行,貨款利率則會下行,存貨利差將縮窄,銀行依賴凈息差過日子已不可持續,同業存款成為銀行金融機構的重要資金來源及主動負債管理的重要手段。
同業業務可以拓寬商業銀行的收入渠道,降低商業銀行對存貨利差收入的依賴性,從而增強綜合盈利能力。即使在同業資產業務項下,其收入也與貨款利差收入有所不同。同業資產的利差收入屬於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按照我國稅收政策可以免徵營業稅,其稅收成本明顯低於存貨款利差收入。
(四)新資本監管約束是同業業務發展的外部壓力
隨著巴塞爾III新資本協議在全球的逐步推廣,對今後全球銀行業的資本監管提出更嚴格甚至嚴厲的改革要求,對我國銀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依靠傳統的粗放式、外延型和高資本占用業務求得發展的經營理念和發展道路已經日益受限,急需調整策略。同業業務風險資產占用低,有利於節約資本。在資本的硬約束下,大力發展同業業務,將能有力緩解資本壓力,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戰略和業務轉型走出一條低資本消耗、高經營效益的新路。
(五)“金融脫媒“助推同業業務快速膨脹
所謂的,"金融脫媒"即是指社會融資結構在資產和負債兩端發生深刻變化:對於銀行而言,資產端依賴傳統貨款融資比重在下降,負債端依賴傳統存款作為資金來源的比重也在下降。而對於整個經濟體,社會融資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貨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下降債券、票據、股票等在融資總量的比例上升。
- ↑ 許波.《商業銀行同業融資業務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