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融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同业融资是指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认可的境内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行为,业务范围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借款、同业间存放、货币互存、债券融资、票据转贴现、信货资产回购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办的其他同业融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融出属于资产方融入属于负债方。
商业银行同业融资业务快速发展成因[1]
(一)利率双轨制为同业业务提供套利空间
我国利率体系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法定存货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为套利创造了空间。一是法定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之间的套利空间。
(二)银行间竞争优势差异为同业业务提供天然条件
同业融资业务肩负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营运的双重功能。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虽有同质性,但大中小型银行在市场上层级不同、分工有区别,客观上存在规模差异、网络差异、服务差异以及认可度差异等。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需求看,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网络四通八达,在存款市场拥有绝对优势,需要充分运用闲置存款资金,以获得最大收益。而中小型银行由于存货比处于高位,流动性风险压力比较大,往往需要通过同业负债缓解资金压力。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是同业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前我国的利率政策是货款利率有下限,存款利率有上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会上行,货款利率则会下行,存货利差将缩窄,银行依赖净息差过日子已不可持续,同业存款成为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及主动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
同业业务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收入渠道,降低商业银行对存货利差收入的依赖性,从而增强综合盈利能力。即使在同业资产业务项下,其收入也与货款利差收入有所不同。同业资产的利差收入属于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按照我国税收政策可以免征营业税,其税收成本明显低于存货款利差收入。
(四)新资本监管约束是同业业务发展的外部压力
随着巴塞尔III新资本协议在全球的逐步推广,对今后全球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提出更严格甚至严厉的改革要求,对我国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依靠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型和高资本占用业务求得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发展道路已经日益受限,急需调整策略。同业业务风险资产占用低,有利于节约资本。在资本的硬约束下,大力发展同业业务,将能有力缓解资本压力,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业务转型走出一条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新路。
(五)“金融脱媒“助推同业业务快速膨胀
所谓的,"金融脱媒"即是指社会融资结构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发生深刻变化:对于银行而言,资产端依赖传统货款融资比重在下降,负债端依赖传统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比重也在下降。而对于整个经济体,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货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债券、票据、股票等在融资总量的比例上升。
- ↑ 许波.《商业银行同业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