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規模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農業規模經濟是指農業生產或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引起的成本下降和產出的增加。
農業規模經濟的途徑[1]
農業規模經濟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獲得:一是內部規模經濟,二是外部規模經濟。
(1)農業內部規模經濟是指隨著農業產出量的增加而發生的單位成本下降。如在種植業中通過土地規模的擴大,物質技術的適量投入以及勞動力的節省,從而提高土地產出率等而取得的規模效益即屬於農業內部規模經濟效益。導致農業內部規模經濟產生的原因有二:一是農產品成本中可變費用雖然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固定成本在一定規模範圍內並不隨著產出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分攤到單位產品上的固定成本必然會隨產出量的增加而減少,使單位產品成本下降。二是隨著產量達到較高水平,農業生產者之間的分工有可能進一步深化,可以實行集約化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單位產品中分攤的勞動方費用,從而降低成本,獲得規模經濟。
(2)農業外部規模經濟是指不承擔農業成本支出而獲得的利益,包括與農業規模無關的市場條件、物質技術服務的改善而帶來的經濟效益。農業外部規模經濟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由於經濟發展,農產品市場興旺,各農業生產單位因產品銷路暢達而持續增加生產,普遍獲得內部規模經濟效益,降低了成本。二是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內部的分工和農業服務化體系的完善,使整個農業部門都能得到效率更高的服務,從而降低了各個生產單位的成本,分享了社會分工所產生的規模經濟效益。三是農業生產單位不付任何費用而從其它方面得到的利益,如無償使用農業科學技術成果和無償利用整個社會科學技術水平提高所帶動的勞動力素質提高而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等。
農業規模經濟的發展雖然可以提高農業規模收益,但農業規模經濟的發展卻又是有條件的:
首先,一定的土地面積投入是實現農業規模經濟的基礎。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不僅單位土地面積對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產出也是一個固定量。如果土地數量不變,其它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即使再多,也不可能由此擴大生產規模,也不可能與土地進行有效配合而形成規模經濟。因此,在農業中,一定的土地面積投入是實現農業規模經濟的基礎。
其次,農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是農業規模經濟實現的重要條件。從生產的角度看,技術不外是特定的生產過程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組成及其投入組合比例的反映。因此,在農業中,技術進步的本質就是通過促進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之間的相互替代,不斷改變稀缺資源對生產規模擴張的約束,從而獲得最佳的投入產出效率。由此可見,農業中技術水平的進步是決定農業生產規模的關鍵,沒有農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中的規模經濟將會失去存在的依托。
再次,市場的發展是獲得農業規模經濟效益的前提。就某種產品而言,其生產規模的擴大,必須以擁有一定的市場容量為前提。否則,即使生產規模擴大了,生產成本下降了,由規模擴大、成本下降所帶來的收益,也不能在市場上實現其價值;可能獲得的技術上的規模經濟效益,就不能轉化為價值上的規模經濟效益,這時,規模擴大不僅不能帶來規模經濟,相反還帶來了規模不經濟。因此,離開了一定的市場,農業中的規模經濟效益就失去了獲得的前提。
就我國目前而言,農業規模經濟的發展可以有多種途徑:(1)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推進土地規模的適度集中:(2)在不增加土地數量的情況下,增加對同一塊土地的資金、技術投入;(3)通過“龍頭”企業的引導,把生產、再生產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4)通過其它各種形式,以利益為紐帶,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等。
- ↑ 周玉梅,鄧曉丹,臧曉華主編.社會主義經濟學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