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農業企業管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農業企業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歷史幾乎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久遠,然而,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卻仍然處在形成和發展之中,農業企業管理這門學科也不例外。農業企業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等外部環境中,企業為了實現其農業計劃目標,對影響農業企業生產全過程的資源或因素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以取得令人滿意效益的動態過程。簡而言之,農業企業管理是指企業對農業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工作的總稱。要較為全面地理解農業企業管理的這一概念,必須註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農業企業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進行的,脫離一定的社會制度的農業管理是不存在的。

  第二,農業企業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組織中進行的,這個組織可以是企業、公司、集體或承包戶。農業企業管理的客體是農業生產力,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人與人、人與資源、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關係。

  第三,農業企業管理的任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影響農業生產全過程的輸入資源或因素進行合理的協調與配置。目標是不斷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人類生活環境需求等。

  第四,農業企業管理的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計劃是一種預測未來,設定目標,決定政策,選擇方案的連續過程。組織是指建立組織機構,確定職位、職責和職權,建立各級人員的相互關係,以有效地實現既定計劃和目標。指揮是指對部屬行動的領導與監督。協調是指建立縱向、橫向間良好關係,協同彼此間的步調,統合共同的力量,使之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控制是指通過修正執行狀況與原定計劃之問的偏差,以保證達到預期目標的管理活動。

  第五,人在農業企業管理活動中扮演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雙重角色,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給出的農業企業管理的定義,可用圖來表示。

Image:农业企业管理的概念图.jpg

農業企業管理的內容

  (1)加強企業生產資料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的管理,使各項生產資料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2)正確制定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方針經營計劃,不斷優化生產部門的組合,使生產結構及生產佈局合理化。

  (3)生產諸要素的合理組織與利用。

  (4)搞好生產部門的生產管理

  (5)搞好企業的銷售財務成本及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做好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經營成果的評價。

  (6)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促進企業不斷發展。

農業企業管理的本質

  農業企業管理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有其質的規定性。農業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農業管理方法和農業管理思想,都是由管理的本質決定的。因此,要學習農業企業管理就必須對農業企業管理的本質加以研究。

  農業企業管理的本質具有二重性。馬克思指出:“凡是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而不是表現為獨立生產者的孤立勞動的地方,都必然會產生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不過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凡是有許多個人進行協作的勞動,過程的聯繫和統一者必然要表現在一個指揮的意志上,表現在各種與局部勞動無關而與工場全部活動有關的職能上,就像一個樂隊要有一個指揮一樣。這是一種生產勞動,是每一種結合的生產方式中都必須進行的勞動。另一方面,完全撇開商業部門不說,凡是建立在作為直接生產者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所有者之間的對立上的生產方式中,都必然會產生這種監督勞動。這種對立越嚴重,這種監督勞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①就是說,凡是管理活動就具有雙重的性質,它既有同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繫的自然屬性,又有同生產關係、社會制度相聯繫的社會屬性。

  因此,農業企業管理也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農業協作勞動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社會屬性則體現了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決定了農業企業管理的不同目的、制度和方法,是由該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所規定的。從管理二重性原理可以看出,農業企業管理具有正確調節生產關係和合理組織生產力兩方面的職能。

農業企業管理的環境

  美國管理學家孔茨認為,所有的管理者,不論他們是管理一家企業或是一個政府機構、一座教堂、一個慈善基金會,還是一所大學,都必須在不同程度上考慮外部環境的力量。他們對改變這些因素幾乎是無能為力的,他們除了適應之外別無選擇。換句話說,進行管理不能不考慮外部環境對管理活動的影響。影響農業企業管理的外部環境主要有:。

  1.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主要包括政府的財政與稅收政策資金、勞動力、價格水平運輸費用競爭對手、生活水平、買主偏好等。現代農業的管理者如果不善於分析經濟環境因素的變化,就不能保證農業的高效與發展。

  2.技術環境

  技術是組織為社會服務或做出貢獻的手段。農業的進步和發展總是與一定的技術保持著穩定的聯繫,能否擁有先進技術,並及時地從外部輸入先進技術,對農業的高效和發展影響很大。當代技術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技術的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現代農業正面f艋著技術變革的新環境,必須與這種技術新趨勢保持動態的平衡,不斷適應環境和吸收這種新技術,加速自身發展。

  3.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指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政治、經濟體制;二是指處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中的人們的處事態度、要求、期望、智力與教育程度、觀念與習慣等。

  個人總是處在某種社會環境中,每個組織也是如此。農業也不例外,農業是一個高風險低效益的產業,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社會環境的好與壞;社會環境的改善,必將有力地推動農業的進步。

  4.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是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農業的法律、規章、政府機構及其行為的總和。

  5.倫理道德環境

  倫理道德環境是指普遍地為人們所接受並見之於行動的各種行為準則的總和。因此,倫理道德環境也可以看做社會環境的一個因素。

  倫理道德因素是通過社會輿論而起制約作用的,它要求農業管理者及其組織必須對社會負責,其行為要符合社會規範。

  6.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指對農業有影響的地理位置、氣候、自然資源等因素。農業管理活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

  農業企業管理活動離不開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倫理道德環境和自然環境,是在這些環境中進行的,必須充分考慮這些環境因素對農業企業管理活動的影響和制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HEHE林,y桑,连晓雾,Mis铭.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業企業管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9.126.140.* 在 2017年9月10日 07:26 發表

想要詳細內容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