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縱八橫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什麼是八縱八橫[1]
2016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佈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勾畫了新時期“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巨集大藍圖。 “八縱”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包括綏滿通道、京蘭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
根據新修訂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年),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速鐵路將由2015年底的1.9萬公裡增加到3萬公裡。
實現“八縱八橫”的具體措施[2]
一、打造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二、完善普速鐵路網,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優化東部網路佈局,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設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
三、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同站規劃建設以鐵路客站為中心、銜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體,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交通樞紐。
此外,還包括培育壯大高鐵經濟新業態、深化投融資和價格改革等措施。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鐵路發展。2004年,國務院批准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008年,發展改革委組織進行了修編調整。為更好地服務和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改革委於2014年底啟動規劃修編工作,請鐵路總公司研究提出規劃修編方案建議,各省(區、市)研究提出相關建議。在此基礎上,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鐵路總公司深入進行科學論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形成了《規劃》送審稿。2016年7月13日,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和鐵路總公司正式印發《規劃》。
2004年《規劃》和2008年修編《規劃》實施以來,我國鐵路發展成效顯著,基礎網路初步形成,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鐵路改革實現突破,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2.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裡,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國鐵路運能緊張狀況基本緩解,瓶頸制約基本消除,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鐵路與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網佈局尚不完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結構性矛盾較突出等不足。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趨勢新機遇,對鐵路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擴大鐵路有效供給;二是拓展區域發展空間,要求強化鐵路支撐引領作用;三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求發揮鐵路綠色骨幹優勢;四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提升鐵路應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業發展優勢,要求建設現代鐵路基礎網路。
《規劃》修編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遵循鐵路發展規律,發揮鐵路骨幹優勢作用,統籌需求與可能,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給、明晰功能層次、提升服務效能、兼顧效率公平為重點,著力構建佈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安全經濟的現代鐵路網路,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規劃》堅持支撐引領、創新發展;科學佈局、共 享發展;層次清晰、協調優化;銜接高效、開放融合;安全可靠、綠色集約的基本。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 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裡左右,網路覆蓋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優化,骨幹作用更加顯著,更好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
- 展望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規劃方案包括三個部分:
(一)高速鐵路網。在原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增加客流支撐、標準適宜、發展需要的高速鐵路,同時充分利用既有鐵路,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我們還明確劃分了高速鐵路網建設標準。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目原則採用時速250公裡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採用時速350公裡標準。區域鐵路連接線原則採用時速250公裡及以下標準。城際鐵路原則採用時速200公裡及以下標準。
具體規劃方案:
- 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八縱”通道為: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為:綏滿通道、京蘭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
- 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在“八縱八橫”主通道的基礎上,規劃佈局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擴大高速鐵路覆蓋。
- 發展城際客運鐵路。在優先利用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開行城際列車服務城際功能的同時,規劃建設支撐和引領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連接大中城市與中心城鎮、服務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際客運鐵路。
(二)普速鐵路網。重點圍繞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完善東部網路佈局,提升既有路網質量,推進周邊互聯互通。
具體規劃方案:
- 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條跨區域、多徑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區際通道。
- 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從西北、西南、東北三個方向推進我國與周邊互聯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設施,強化沿海港口後方通道。
- 促進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從擴大路網覆蓋面、完善進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進沿邊開發開放等3個方面提出了一批規劃項目。四是強化鐵路集疏運系統。規劃建設地區開發性鐵路以及疏港型、園區型等支線鐵路,完善集疏運系統。
(三)綜合交通樞紐。樞紐是鐵路網的重要節點,為更好發揮鐵路網整體效能,配套點線能力,本次規劃修編按照“客內貨外”的原則,進一步優化鐵路客、貨運樞紐佈局,形成系統配套、一體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客運換乘“零距離”、物流銜接“無縫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上述路網方案實現後,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裡左右。全國鐵路網全面連接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八縱八橫的保障措施[3]
《規劃》提出了8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壯大高鐵經濟、科學組織項目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人才科技支撐、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加強過程監管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