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全農集配中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全農集配中心

  全農集配中心發達國家典型的農產品流通組織,“集配中心和連鎖超市”合作模式是比較成功的“農超對接”模式。日本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集配中心,成為批發市場外流通的一個重要渠道。[1]

全農集配中心的組織形式[1]

  集配中心組織形式有,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組建的全農集配中心。擁有雄厚的資金勢力和掌握大型超市百貨店是綜合商社組建的集配中心;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迅速成長起來的中小型連鎖超市興辦的集配中心;大城市社區組織和大專院校傘下的生活協同組織組建的集配中心;農協組織的縣級經濟聯下屬的地方性集配中心等五種組織形式。其中全農集配中心是最典型一種形式。全農集配中心在1968年成立東京中心之後,1972年和1973年先後成立了大阪中心和神奈川縣大和中心。生鮮蔬果的交易量50%以上是超市和生協組織[4]。集配中心上聯超市等零售業態,下聯農戶和其組織,形成了集配中心為核心的生鮮蔬果流通渠道。商社、生協集配中心和大型超市集配中心,基本上滿足傘下的零售網點的採購,專用性較強,卻全農集配中心輻射面廣而交易量龐大(詳見下圖)。

Image:全农集配中心.png

全農集配中心的功能特點[1]

  全農集配中心是日本生鮮蔬果市場外流通體系中的典型案例,下麵根據全農集配中心的業務內容分析集配中心的交易方式、信息交流、價格形成、物流程式等功能特點。

  1.交易方式

  全農集配中心本部,每年制定年度銷售計劃,進行預約相對交易。集配中心按照年度計劃與各縣經濟聯進行協商,經濟聯根據協商內容做成針對集配中心的出售計劃,集配中心按照採購計劃,進行採購各縣經濟聯出售產品。集配中心掌握需求信息、市場行情的同時,統一管理縣經濟聯的日常收購業務和銷售業務。集配中心的採購部,與各經濟聯東京事務所和下屬農協進行直接聯絡,開展採購業務。中心各採購員,分別擔任不同產品的接貨入庫業務,確認各產地輸送到的產品數量之後根據預約對方(超市、生協)的訂貨單,組織進行分選包裝,往各訂貨方發貨。銷售對象主要是超市,生協、零售店和其他各社會團體食堂、學校飲食、地方市場等。分選包裝和調配訂單工作完成之後,對餘生部分和被挑選出來的不規格產品,在調配場內與零售商進行交易,避免產品浪費和損失。

  2.信息與貨物交流

  信息化是集配中心業務的重要部門,也是流通現代化的主要標誌。全農集配中心1970年代開始引進電子信息化系統,與縣經濟鏈和超市之間傳送信息進行交流。1980年代引進NTTSS系統和電子傳真進行信息交流。早晨9點到下午4點期間與各大商品銷售點和經濟聯之間進行商品交易價格和貨物預約訂單的聯繫;即前日17時到次日5點之間,從全國各地經濟聯、農協進貨;早上5時到6時,確認入庫產品的數量和重量;6時到7時,依據各超市和生協訂貨單進行配貨;7時半到9時,往各超市和生協零售店送貨;9時到10時開始

  預約對方聯繫交易價格;10時到12時與經濟聯和農協聯繫交易價格;13~16點與各產地和銷售地聯繫訂貨單→進貨的程式。

  3.價格形成

  集配中心價格行程,基本上依據中央批發市場價格為準,沒有獨自價格形成技能。集配中心信息部每天參考東京地區3—5個批發市場的價格作為本中心所交易商品的參考價格,結合各經濟聯發送到的出售價格,集配中心和各經濟聯東京事務所聯合研究決定次日出售商品價格。集配中心方面把決定加價格通知給各預約訂貨方,以便超市對出售商品進行定價。這種價格決定方式,可以避免批發市場內的競買而造成的極端高價和低價的激烈變動,對價格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4.包裝加工

   集配中心向預約交易對方負責進行包裝。在包裝加工所,配備自動包裝機、結束機、自動計量機等設施。並錄用臨時工進行壓縮包裝,周轉箱包裝,網袋包裝,包裝袋包裝等四種包裝形式,形成包裝加工流水線作業。包裝結束後,集配中心負責向各超市、生協、零售店輸送貨物。但集配中心的不是包裝加工之後銷售,而是把已經賣出去的貨物受買方委托進行包裝收取費用的一種業務。

全農集配中心的作用[1]

  全農集配中心、不僅是農民的共同組織,又是代表農民利益的流通企業。對農產品流通創造了快捷、安全、規範化經營以外,穩定農產品價格、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以及增加農民收入、開發新產品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穩定物價作用

  集配中心採取預約相對交易方式,與交易對方事前進行預約,進行計劃採購、計劃銷售,減少浪費和物價不穩定因素。集配中心決定農產品價格時,根據批發市場的平均價格,與縣經濟聯共同研究制定採購價格。這種價格決定方式,體現了民主化管理和維護市場價格的穩定,保證了生產者的利益。

  (二)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

  全農集配中心是生產農戶、專業農協、縣經濟聯等組成的全國性合作組織。它與商社和超市設立的集配中心有根本性區別。商社和超市設立的集配中心,以最求商業利潤的最大化,而全農集配中心立足於生產者組合員的利益進行銷售活動。這種銷售活動減少了眾多中介組織的流通環節,排除批發市場交易的物價不穩定因素,大幅度降低了流通費用和中間損失。

  (三)增加農民收入

  農產品流通中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自然會增加農民收入。集配中心除此之外採取各種方式為增加農民收入。如開發研製完熟西紅柿,晨摘黃瓜,無蠟質橘子等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安全、新鮮優質農產品,增加產品質量和價值提高農民收入。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和生產者信賴,集配中心減少批發市場的過剩包裝和嚴格挑選等外觀重視的交易方式。保證生產者收入目的而採取契約栽培,在生產者與生協組織間確立訂單生產,保證食品安全質量保證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韓柱.日本全農集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A).現代商業.2012,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全農集配中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