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活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信用活動是指一種建立在授信人對受信人償付承諾的信任的基礎上,使後者無須付現金即可獲取商品、服務或貨幣的一種交互作用的活動。
經濟範疇中的信用活動有時也有其特定的涵義,專指一種借貸行為,一方面表示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關係。這種借貸行為是指以償還為條件的付出,且這種付出只是使用權的轉移,所有權並沒有轉移,償還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表示的是法律行為,即依法可以實現的利益期待,當事人違反誠信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現實生活中,合同債權、擔保、保險、票據等均是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
信用管理與信用活動的關係是:信用管理為信用活動服務並與其相互融合。
一方面,信用活動的發生必然伴隨著信用風險的存在。信用活動的一大共性就是具有時間間隔性,即承諾在先,履約兌現在後。只有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全部的交易活動完成後,才能知道對手是否兌現以及兌現的程度,才能瞭解信用活動的具體結果。信用活動具有的這種時間間隔性,使得信用活動天然具有風險性。享受在先,履約在後,也使得失信者有可乘之機。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驅動下,不守信用,有借不還就可以無償地占有、享受別人的財產,失信的激勵天然存在。信用管理可以控制和降低信用風險,以利於信用活動的開展。信用風險無處不在,使得信用活動往往不能順利進行,需要信用管理的支持。信用管理是為信用活動服務的,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信用活動的質量,保障授信人的權益,使信用活動的開展更有效率,從而促進信用活動的發展。
另一方面,信用活動和信用管理都屬於信用的基本範疇。對於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的企業、銀行等組織機構和有較強的信用管理意識的個人而言,信用管理和信用活動相互交融,信用管理已經成為信用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開展信用活動的必要環節。舉個例子,某企業要決定是否對客戶授信,首先就要進行客戶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解讀徵信機構的客戶信用報告,利用信用分析模型對客戶的信用級別進行科學分析(信用管理活動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出對客戶信用期限、信用額度、信用條件等的授信決策(這部分是傳統信用活動的主體內容)。並且由於時間間陰性,現代信用活動還要求企業選擇正確的結算方式和實行信用風險轉嫁,以便企業的債權得到合理安全的保障,對應收賬款進行適時的管理和監控,對拖欠賠款進行及時追收等(信用管理活動的內容)。信用管理活動滲透到現代信用活動的各個環節,豐富了信用活動的內容。兩者除了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之外,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日益形成一個密切不可分的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