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2个条目

信息侵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信息侵略

  信息侵略指的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試圖利用自己在傳媒信息上的優勢,將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滲透和推廣到其他國家或民族的傳播體系和精神領域,最終達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

信息侵略的形式[1]

  信息侵略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形式:信息戰、信息壟斷和信息掠奪。

  1.信息戰

  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原始的侵略方式,是敵對雙方在各種權益與矛盾難以調和的情況下,採取暴力行動解決矛盾的一種激化的鬥爭形式。“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馬恩全集》第三捲第206頁)從古至今,軍隊對戰爭物力運用的過程,最終表現為軍人思維對武器裝備能量釋放的干預過程。武器的發明與使用對於戰爭的形成和作戰方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代,包括電腦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遙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等在內的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大量高技術信息系統和設備運用到軍事領域,導致了信息戰的形成。

  信息戰是集中體現現代高科技的戰爭形態,是近年來軍事領域出現的新概念。我國信息安全系統國家重點實驗的趙戰生教授給信息戰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信息戰是指為謀求信息優勢,奪取信息控制權而進行的鬥爭,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術和武器攻擊敵方的信息系統。特別是偵察和指揮系統,使其得不到真實信息,從而削弱敵方指揮決策能力甚至使之癱瘓;同時保護己方信息系統的完整性、可用性,阻止敵方利用或破壞。信息戰的具體內容包括:使用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的探測、偵察、引導、指揮、控制通信信息處理、偽裝欺騙和打擊殺傷等作戰行動;對敵方的上述活動所進行的偵察、干擾、破壞和反利用而採取的對抗措施等。情報戰、電子戰、導彈戰、反潛戰、C3I戰等都是信息戰的具體作戰方式。

  信息戰除了具有傳統戰爭形態的激烈性、殘酷性以外,還具有有別於以往戰爭形態的特征:突發性、地理邊界模糊、前後方界限不分、代價低廉、操作簡單、攻擊性強等。信息傳遞的瞬時性決定了信息戰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來自信息網路上防不勝防的突然襲擊常讓軍事指揮家們手足無措。信息戰的空間是網路上的虛擬空間,而不拘泥於地理上的國境線,地理國界對信息戰沒有防禦能力。作戰時難以分辨敵軍在何處、友軍在哪裡。由於全球電腦網路一體化,任何一位平民百姓只需藉助一根網路線、一臺電腦,隨時都可以對軍事指揮系統中樞不宣而戰。要打贏一場戰爭,也許真的只需要敲幾下鍵盤就可以做到。

  2.信息壟斷

  信息壟斷主要是指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設備被控制在少數主體手中,並被不合理地分配和享用;同時壟斷了信息的少數主體還向其他主體輸入大量有利於己方的信息,以信息為工具滲透到對方的各個領域並施加影響。以達到將對方的行為納入己方預定軌道的目的。這種類型的信息侵略主要在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里進行。現代信息社會的國家政治生活中,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了各個角落。政府機構的上傳下達,離不開現代化的信息傳輸工具;政府分析情況、制定計劃、做出決策和統計社會生活的各種數據,離不開有效的信息處理;政府發佈各種政策、方針,引導社會輿論,離不開信息傳播媒介;就連政府機關的日常工作也離不開大量採用信息技術的自動化辦公設備。發展中國家所使甩的電腦通信設備、廣播電視、自動化辦公設備等信息設備和系統,大多是從發達國家引進的,這些信息設備和系統一旦停止運轉或發生障礙將會給社會造成巨大影響。發展中國家依賴發達國家信息技術的現實狀態,為發達國家從某種程度上控制和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可能。發達國家憑藉其擁有信息技術優勢、擁有大型資料庫或對某一領域信息技術的壟斷完全可以控制其他國家的信息使用權,繼而在某種程度上掌握該國的命脈。網際網路是目前世界電腦網路的龍頭,而美國牢牢控制著網際網路的主幹。世界各國通過網際網路的信息流量,百分之八十要經過美國本土。另外,就信息技術設備而言,電腦平臺、路由器、交換機等關鍵技術都壟斷在美國人手中。難怪美國揚言要充當信息網路的霸主。再者,信息網路上人機對話的界面絕大部分是英語,這使得美、英等發達國家擁有了語言優勢。這些國家利用這種語言優勢,以網路為主要工具,輔易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傳媒向發展中國家璃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輸入大量有導商性的信息,廣泛開展宣傳戰、心理戰,干預發展中國家的政策路線,演變發展中國家的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西方利己主義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及價值雨向正是這樣灌輸到發展中國家的。

  信息壟斷是發達國家進行政治滲透和柔性顛覆的工具,其危害不亞於軍事領域篚信息戰。發達國家許多政治家認為,蘇東恩變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壟斷的功勞。

  3.信息掠奪

  信息掠奪就是發達國家以牟取經濟羆利為目的,藉助信息技術優勢,通過各種手段攫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信息,同時輸入大量虛假的信息,干擾破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資源

  發達國家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獲取別國的經濟情報,發展中國家中活躍著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經濟間諜。除了通過經濟間諜這一傳統的秘密渠道以外,通過發展中國家的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等公開的信息媒介來獲取所需的信息情報是一條有效而又不冒風險的途徑。利用國際科技學術交流活動、考察活動、國際博覽會進行信息情報搜集也是發達國家的慣用伎倆。各種國際性學術組織的主要官員大多來自發達國家,每當他們得知發展中國家有科學家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或技術發明。總會有人主動邀請,甚至以優厚的報酬來吸引科學家或發明人前來出席會議、作學術報告。而這些受邀請的科學家和發明人往往專利意識和保密意識薄弱,在國際講壇上發言的機會也比較少,他們往往急切想得到國際上對自己成果的認可,加之待遇優厚,所以常會在會議上將自己的成果全盤托出。這正中情報竊取者的下懷。信息掠奪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發達國家將一些虛假、過時、老化了的經濟信息輸入發展中國家,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決策失誤及經濟利益受損。比如做虛假廣告、以本國已淘汰技術冒充國際先進技術出口等等。網際網路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使各國經濟表現出極大的依賴性和脆弱性。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將逐漸主導全球電子商務一體化。促成規模定製市場和網路製造業的成熟,從而導致新一輪的經濟競爭。發達國家開始嘗試憑藉信息技術優勢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生產、金融證券交易等經濟生活實行干擾破壞,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新的經濟盤剝,以達到最終控制世界經濟的目的。

  信息掠奪嚴重干擾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秩序,破壞了這些國家正常的經濟活動。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蒙受巨大損失,進一步拉大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的差距。

反信息侵略的對策[1]

  1、提高國民信息意義

  信息意識是信息技術、信息價值等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要想取得反信息侵略的勝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提高國民的信息意識。

  信息時代提高國民信息意識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二十一世紀綜合國力、經濟競爭能力和生存發展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將信息安全系統建設上升到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加以重視。因此,要在全國人民的思想觀念上樹立牢固的信息安全意識。其次,頭腦中是否有自覺的信息意識,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及分析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只有提高信息意識,才能在信息戰、政治鬥爭和經濟交往中掌握信息控制的主動權,及時全面地抓住信息、準確辨別信息的真偽與時效,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避免被動挨打。再次,提高國民的信息意識,使國民正確認識信息的價值,有助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壟斷和信息掠奪最終體現出來的是殖民主義在經濟文化生活領域的新表現——殖民文化。從本質上分析,殖民文化是民族自尊心不足,愛國意識薄弱的反映。提高信息意識,才能正確判斷信息的價值,自覺抵禦殖民文化的侵蝕,增強自強不息、抵抗外敵侵略的民族獨立意識和愛國主義意識,最終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提高國民信息意識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要在全社會廣為宣傳普及信息適應,做好信息知識掃盲。

  2、以理論指導反信息侵略的實踐,抓好信息安全學科建設,培養信息安全技術人才

  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反信息侵略歷史任務的提出導致了信息安全學的產生。信息安全學是信息時代一門新興的綜合交叉學科,內容廣泛涉及電腦、數學、通信、密碼學、人工智慧等多個學科領域,其核心是信息對抗和網路安全。在我國,信息對抗和網路安全方面的研究正方興未艾,但是由於它是一門新興學科。尚未形成完善的學科體系,其研究成果尚未廣泛推廣到社會,因此,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組織下。從基礎理論研究著手,在信息安全與網路安全領域開展深入研究,為我國的信息和網路安全構築創新的、整體的理論指導和基礎構件的支撐,已成為我國面臨的當務之急的任務。

  國際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我國在信息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但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需要。以往著重培養的是信息應用人才,而信息安全防範專業人才嚴重匱乏。以反電腦犯罪為例:目前,電腦犯罪的防治任務主要落在公安機關。我國尚未發現大量電腦犯罪,但並不等於不存在嚴重犯罪情況,而是由於各地公安機關電腦監察部門警力有限,且現有人員中具有深厚電腦技術功底的少而又少。所以,當務之急是一方面加大信息人才培養的力度。另一方面調整培養方向,儘快培養出一支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的信息人才隊伍。

  3、抓好網路安全產業,建立自主性信息系統

  信息安全對保障國家安全、保障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併成為數字化安全生存的基礎和信息革命成敗的關鍵。在面對某些企圖以信息優勢稱霸的超級大國信息侵略的威脅,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信息化基礎上發展我國的經濟競爭實力。我國目前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系統核心軟體編程能力上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客觀上還在大量引進使用國外信息設備。換句話說,我們目前還不具備自主的信息安全系統。核心技術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意味著我們隨時都處於被攻擊的潛在威脅之中。

  要有效地實現信息和網路安全,我們必須採用我國自己的安全設備,這就必須抓好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建立自主性信息系統。非如此就不能擺脫難以安全利用、有效監控引進的國外關鍵信息系統的被動局面。國內一些單位和部門已經組織科研力量進行攻關,著重點放在防火牆、安全路由器、安全網關、黑客入侵檢測、系統脆弱性掃描軟體等課題上。但是,這些研究還遠遠不夠,產品在性能的完善性、規範性、實用性等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整體上看,目前我國的段。巨集觀安全體系研究上的投入嚴重不足,缺乏從整個安全體系高度開展的強有力的研究工作。這一方面需要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大科研資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信息安全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為先導,以理論指導實踐,加快我國自主性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

  4、抓好信息安全立法和組織建設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強化信息控制權,就要以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後質,將信息活動納入法制軌道,發達國家早就意識到法律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美國從1966年頒佈《聯邦電信法》開始,八十年代頒佈了《偽造存取款及電腦詐編與濫用法》、《可信電腦系統安全評價準則》、《聯邦電腦安全處罰條例》,隨後又制訂了關於網路系統、資料庫等方面的系列安全文件,形成了較完整的信息安全法律體系。近幾年,美國國家安全局、國家技術標準研究所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共同提出了信息技術安全評價通用準則,它綜合了國際上已有的評審準則和技術精華,給出了框架和原則要求。

  我國在網路信息安全方面起步晚、投入少,雖然制訂了一些國家、行業信息安全管理的政治法律法規,按照國際通用準則建立了代表國家對信息安全產品、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安全性以及信息安全服務實施公正性評測的技術職能機構——中國國家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和行業中心,建立了支撐網路信息安全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部門實驗室,但總的來說,我國在信息立法與組織建設方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信息安全所包含的龐雜問題僅僅依靠國務院頒佈的《電腦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是遠不能解決的;《憲法》、《刑法》、《國家安全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規範中雖然也能找到一些關於信息安全的條文。但遠不夠具體全面,僅僅依靠公安機關電腦監察部門的力量也遠不能滿足社會維護信息安全的需要。要確保信息安全,我國尚須加快信息立法的步伐和信息安全研究、管理組織機構的建設。

  總之,信息侵略是發達國家在信息時代霸權主義的新形式,具有與新舊殖民主義相同的性質。已經對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一個國家越依賴信息網路,其遭受信息侵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就越大。信息技術落後,意味著在信息戰中居於劣勢,落後就會挨打。要對抗信息侵略,發展中國家應該走積極防禦的道路。提高國民信息意識,建設信息安全學科。培養信息技術人才,迅速發展本國的信息安全產業,加速信息立法和信息管理組織建設,奪取信息控制權,從而構築起本國堅固的信息安全防線。

信息侵略與信息交流的根本區別[2]

  信息侵略與信息交流的根本區別在於,實施信息侵略的一方往往憑藉其獨特的經濟實力和傳播優勢,有預謀地引誘或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破壞內源媒介生態的良性迴圈和動態平衡,擠壓本土媒介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同信息侵略不同,進行信息交流的雙方,通常是善意平等的、自覺自愿的,是以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的態度借鑒和吸收對方的精華信息。

參考文獻

  1. 1.0 1.1 付曉燕.信息侵略的形式與反侵略的策略[J].信息管理導刊,2001(5)
  2.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態學:媒介作為綠色生態的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jane409,Yixi,连晓雾,Gaoshan2013,方小莉,Lin,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侵略"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