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有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傳統國有制(traditional state ownership)
目錄 |
什麼是傳統國有制[1]
傳統國有制因全民所有制而與古典意義的國有制相區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傳統國有制等同於全民所有制。恰恰相反,傳統國有制採用歪曲的形式表現全民所有制,這正是傳統國有制必然解構的原因。
傳統國有制以歪曲的形式表現全民所有制,是指傳統國有制形成了國企所有權缺位構造格局,集中到一點,形成了虛偽的國家所有權。
傳統國有制的弊端[1]
傳統國有制的所有弊端可以概括為一個性質和兩個特征。一個性質是指傳統國有制條件下的國有企業難以成為市場主體從而不具有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性。兩個特征,一個是指傳統國有制條件下的國有企業缺乏效率從而不具有競爭力;另一個是指傳統國有制條件下的國有企業的經營者易於損害所有者利益從而使資產嚴重流失。究其根本,這一個性質和兩個特征都同出一源,均由傳統國有制的基本矛盾引起。
在傳統國有制中,勞動者群體爭取財產權利的要求從未停息,“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和“工人選舉廠長”這兩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就是這種要求頑強存在的體現。但是,虛偽的國家所有權占據支配地位,勞動者群體的財產權利無從表達,國企所有權就等同於國家所有權這種單一所有權,國企所有權也就凝聚為一個點。
國企所有權處於凝聚狀態有兩種表現方式。在計劃經濟時代,凝聚的是廣義所有權,這時,國家是完全行使國有企業的完全所有權。在國企改革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代,凝聚的是狹義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後,所有權仍然是凝聚的,這時,國家同樣是完全行使國企所有權。總之,在任何情形下,經營權可以變化,所有權卻總是凝聚為一個點,體現為國家所有權。
因此,在傳統國有制條件下,國企所有權不可能出現分權構造,也就不可能構造出法人財產和企業法人,國有企業就充其量是一個經營權實體,而不可能是一個市場主體。因此,問題的實質不在於國有企業是否與市場經濟兼容,而在於傳統國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兼容。國家所有權阻止國有企業成為市場主體,這就是傳統國有制不變的性質。
傳統國有制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國有企業必然具有缺乏效率和資產流失這兩個特征。虛偽的國家所有權抑制勞動者群體的財產權利,就使國企所有權不能表現為共同所有權,“產權陷阱”導致控制權獨立的必要性就被閹割了。
有人會說,控制權未能獲得獨立並不影響國家行使控制權。但是,誰行使控制權和以怎樣的方式行使之,卻有天壤之別。筆者已經論證過,“機構”充當所有權主體的實現條件,是“自然人”充當“機構”的代表。行使所有權的國家,是最為特別的“機構”,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擁有超然於社會其他主體之上的國家行政權力。因此,國家行使所有權是以官吏為代表,換言之,國家所有權是由官吏行使。
只要是官吏行使國家所有權,不論對傳統國企的實現形式作什麼變化,不論官吏直接以行政官員面貌出現,還是改扮成公務員;也不論是國家把這種官吏劃入國家行政序列再派入企業,還是國家以其他任何方式(如招聘、舉薦、考試、考核等各種花樣)任用;更不論這些官吏是被國家派往獨資企業,還是派往股份公司,官吏都永遠是官吏。官吏的思維邏輯是,誰任命他,他就聽命於誰。官吏的利益準則是,用一切方法獲取上司信任,用一切手段謀取職位升遷。因此,凡是由官吏治理的企業,效率絕不會放在第一位,只有當熟悉下情並且鞠躬盡瘁的頂頭上司把效率放在第一位時才會有例外。
一般來說,政府目標與企業目標常常會不一致。企業可以只要利潤,政府還要顧及公平、顧及社會穩定;企業可以只從自身角度即從微觀看待資源的優化配置,政府卻要顧及巨集觀均衡等等。因此,官吏治理的企業必然陷入目標多元化的窘境,同時,在官吏的升遷利益的驅動下,犧牲效率目標常常成為官吏的自覺不自覺的選擇。
此外,國家行使控制權,就是官吏行使控制權,那麼,也就是官吏自己操縱自己和自己監督自己,或者官吏們互相操縱和互相監督。這樣一來,國家所有權排斥勞動者群體行使控制權,就喪失了勞動者群體選擇和監督那些治理企業的官吏的作用,就給治理國企的官吏自己採取機會主義的利己決策和官吏之間相互勾結形成“內部人控制”創造了條件,國有企業屢屢出現損害所有者利益的嚴重事件和資產流失愈演愈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傳統國有制的基本矛盾不但決定了傳統國企必然走入困境,而且決定了傳統國有制必然否定自身,伴隨著傳統國有制的解構,國有企業將最終走出困境。
傳統國有制的嚴重弊端並不因為經歷了二十幾年的改革而稍有消弭,這就形成了傳統國有制的體制失靈。這種體制失靈把傳統國企推入體制深淵的同時,也就促成了傳統國有制的基本矛盾的轉化。傳統國有製作為全民所有制的歪曲表現走向極端,就用資產流失和效率低下這種方式不斷破壞全民所有這種財產關係,也就使勞動者群體的財產權利不但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性,而且日益具有現實的迫切性。特別是,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定之後,傳統國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兼容的性質,必然迫使全民所有制在傳統國有制之外尋找新的實現形式。傳統國有制的體制失靈剝去了國家所有權的神聖光環,使國家所有權的虛偽性現出了原形,從而使勞動者群體的財產權利再也掩蓋不住了。這就必然要求打破國企所有權的缺位構造格局,破除虛偽的國家所有權,解構傳統國有制,按照全民所有制的本性,即按照所有權的分權構造原則,重新塑造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制度。實質上,傳統國有制的解構,就是全民所有制從傳統國有制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