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拍賣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產權交易市場[1]
產權交易市場是各類產權主體之間交換產權的載體,是將產權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進行集中買賣活動的場所,它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登記,並具有法定地址、相應的組織機構、管理人員和業務職能,包括企業兼併、技術轉讓、產權出售、財產租賃等方面的市場。
產權交易市場的類型[1]
(1)企業兼併市場。它是為企業兼併提供服務的專業市場。主要職能是為兼併、被兼併企業提供信息,達成成交價格,簽訂兼併協議,辦理兼併手續。
(2)產權出售和資產拍賣市場。主要為企業整體產權和部門資產變賣提供各種服務。
(3)閑置資產調劑市場。
(4)技術轉讓市場。它發揮技術商品化的中介人和交易所的作用。
(5)租賃市場。它有兩種方式,一是單純為出租方和承租方提供信息,幫助洽談,達成租賃協議,並付諸實行;二是成立租賃經營公司,出租資產,由承租方使用。
(6)有價證券市場。它是股票和各種債券持有者和需求者進行賣出買進活動的合法場所。
產權交易市場的主要職責[1]
(1)為進入產權交易市場的企業進行申報登記,並審查企業提交的合法真實的產權證明文件;
(2)審查允許企業進行產權交易的有關批准文件,因為企業兼併、被兼併、出售等必須按國家規定出具有關部門的批件;
(3)審查購買方企業的資信情況;
(4)審查出售方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
(5)組織協助企業進行清查資產,併進行資產評估,核實企業資產占有額;
(6)通過資產評估,協助兼併雙方確定交易底價;
(7)協助企業製作各類法律文件,包括協助企業簽訂交易合同;
(8)統一辦理企業之間的價款結算;
(9)代辦企業變更登記過戶手續;
(10)對產權交易後的企業進行監督,如發現買賣雙方違反合同,要予以糾正。
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條件[1]
首先,必須有理論的指導。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已不僅僅是“產品”,而且更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領域,市場已從單一的商品市場發展成包括資金市場、有價證券市場在內的諸生產要素市場,成為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生產資料、資金、技術、房地產等生產要素集合體的企業也被列入商品範疇,可以進行交換和買賣,唯有在商品經濟理論、市場理論的指導下,企業產權才能作為商品進入市場,產權市場也才能得以建立。
其次,必須有組織管理機構。即必須有經過工商管理部門批准的營業操作性業務機構,此機構要有法人代表、辦公場所、服務宗旨、交易辦法和程式等。
第三,必須有一批熟悉經濟、財政、財務會計、金融和市場知識的從業人員。
第四,必須建立為產權交易服務的信息體系。
產權交易市場的進入條件[1]
進入產權交易市場的企業要具備如下條件:(1)必須是獨立的經濟法人;(2)必須提供真實合法的產權證明文件;(3)必須提供資信證明文件,包括資產價值評估報告,以證明自己的經濟實力;(4)要符合提高企業微觀經濟效益或巨集觀經濟效益的原則。
產權交易市場的的必要性[2]
一是防止國有資產在交易中流失。企業擴權以後,有權處置企業資產及進行兼併活動。產權轉讓及閑置資產調劑、交易活動越來越多,由於缺乏公開的交易機構,經營者利用公共財產進行私下交易、人情交易時有發生,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二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企業要實行優勝劣汰,好的企業要兼併劣勢企業,而劣勢企業也需要出售,企業之間個別選找交易對象很有限,這就需要有一個溝通買賣雙方交易的場所,使企業產權作為商品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三是出現甩包袱、保全定的動因。據統計,國有企業1/3以上虧損,有些地方國有企業虧損更為嚴重,很多企業工資發不出,為了減輕財政補貼負擔,保證職工工資的發放,於是很多地方政府通過組建產權交易市場或機構,利用經濟手段推動企業兼併,以活化資產,提高效益。
四是企業兼併活動的存在,為兼併經紀人尋求利潤提供了機會,於是很多人看好兼併經紀行業的前景,紛紛發起成立了產權交易組織。應當說自1993年到目前,成立的各種產權交易機構很多是在追求利潤的衝動下建立起來的。
產權拍賣市場的業務範圍及具體要求[2]
產權拍賣市場面向全社會,包括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個人。其業務範圍主要有:提供交易場所,進行交易登記,處理交易事項;收集、提供產權拍賣、出售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交易會;發展、聯絡經紀人,解答問詢事宜;協助辦理交易各方核資驗資,進行資產評估,提供可行性報告等;同時,產權拍賣市場協助做好國有資產中閑置設備的調劑利用和技術服務工作。
具體要求:一是做好本地區企業閑置設備的情況調查;二是為企業建立和提供閑置設備供求信息方面的咨詢服務;三是開展閑置設備的租賃、信托、轉讓、協作加工和技術咨詢;四是開展定期、不定期、靈活多樣的調劑活動,開闢閑置設備調劑和技術服務市場;五是積極處理閑置設備。產權拍賣市場嚴禁把國家明文規定的淘汰、不許擴散和轉讓的設備,待報廢的設備,作為財產拍賣的貨源來坑害用戶,給國家和調入單位造成損失。發現利用閑置設備的調劑,搞投機倒把等違反法規和財經紀律行為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要予以追究,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