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權信用評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Sovereign rating)
目錄 |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是指評級機構依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對主權機構(通常是主權國家)的政治、經濟和信用等級進行評定,並用一定的符號來表示評級結果。
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的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實質就是對中央政府作為債務人履行償債責任的信用意願與信用能力的一種判斷。作為中央政府對本國之外的債權人形成的債務,一般由債權人所在國家的信用評級機構進行國家主權信用評級。
國際上流行國家主權評級,體現一國償債意願和能力,主權評級內容很廣,除了要對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對外貿易、國際收支情況、外匯儲備、外債總量及結構、財政收支、政策實施等影響國家償還能力的因素進行分析外,還要對金融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所造成的財政負擔進行分析,最後進行評級。根據國際慣例,國家主權等級列為該國境內單位發行外幣債券的評級上限,不得超過國家主權等級。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具體涉及的主權評級有:長、短期外幣債國家上限評級,長、短期外幣銀行存款國家上限評級。鑒於外幣轉移風險及國家系統風險,國家上限評級代表了外幣債務發行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評級。另外還涉及政府外幣及本幣長期債券評級。主權信用評級一般從高到低分為AAA,AA,A,BBB,BB,B,CCC,CC,C。AA級至CCC級可用+號和-號,分別表示強弱。
例如,在確定或調整主權信用評級及評級前景時,穆迪一般主要考察該國的巨集觀經濟狀況及前景以及財政狀況及貨幣政策。其中中央政府的債務負擔(主要指外債)及償債能力是主要的考察指標,但一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對主權評級來講則顯得更為重要。穆迪2004年8月對美國主權信用年度報告中的觀點是儘管美國政府債務及支出加大,美國主權評級AAA反映了其經濟前景穩定及美元的統治地位。相信儘管未來幾年美國經常帳赤字仍將維持,但政府的債務水平相對於美國的經濟規模而言仍將與AAA主權評級相稱。
巨集觀經濟指標中國際貿易收支、國際儲備、投資、失業率及通貨膨脹水平也是重要的評級依據。當然政府實施積極的經濟改革將對評級產生支持,而利率及匯率等反映金融市場穩定的指針也是評定主權評級的要素,因為通常利率大幅下降及匯率相對穩定將有助於一國政府的債融資壓力減輕。另外,國家政局穩定也是主權信用評級的重要基本因素。若政局不穩,通常也會將主權評級及前景加以調整。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具有如下幾點需要註意的:(1)國家主權評級(或前景)的調升通常會同時使該國主要銀行的存款評級及國家大型或壟斷企業的評級(或前景)上調,但銀行的財務實力評級則不受主權評級的影響。(2)由中央政府擔保的公司債的信用評級(或前景)通常與國家主權評級(或前景)一致。(3)國家行業壟斷者寡頭的信用評級(或前景)與主權評級(或前景)高度相關。
目前,比較通用的主權評級模型是由經濟學家坎托和帕克(cantor & packer,1996)提出的,cp模型回歸了標準普爾和穆迪賦予的主權風險評級,利用49個國家的橫截面數據,測量出主權風險評級中作為決定因素的8個變數:
1、人均收入:人均gnp(千美元)。
2、GDP增長:年均實際GDP增長(%)。
3、通貨膨脹:年均消費價格通脹率(%)。
7、經濟發展指標:imf的工業化國家分類(1=工業化;0=非工業化)。
8、違約史指標:1970年以來的外幣債務違約(1=違約;0=未違約)。
朱特勒和麥卡錫(juttner & mccarthy,2000)對上述cp模型適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新興市場國家主權評級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增加了下述5個變數,並運用回歸分析對cp模型進行了擴展:
9、利差變數:某國和美國相同期限的政府債務之間的利率差。
10、金融部門潛在問題資產占GDP的百分比。
13、實際匯率變數(用購買力平價作為均衡基點)。
跟國家有關的不敢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