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医生角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医生角色[1]

  医生角色是指在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遵从着与诊断、治疗相关的职业规范,通过一定的行为模式对病人负责的群体。医生角色是医疗卫生队伍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

医生角色的性质归属[1]

  1.医生角色属于自致角色

  作为一种职业角色,医生角色的获得是个体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在我国,医生角色的承担者们一般都经过五年以上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通过严格的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医师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医生。

  2.医生角色属于规定性角色

  医生角色的扮演有着严格的规定性。一方面,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必须严格按照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另一方面,医生职业的行为规范不仅体现在系统的职业道德体系中,也体现在国家的法律层面,医生角色有明确严格的行为模式。

  3.医生角色属于表现性角色

  医生角色的主要职能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和效益,医生角色的功能在于通过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能,体现医学人道主义及社会公平,让病人在获得健康与新生的同时感受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医生角色应该表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4.医生角色是自觉角色

  所有的职业角色都应以自觉角色的状态出现为宜,医生角色也不例外。因为这种角色的职能和规范较明确具体,更因为医生角色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紧密相关,所以,更需要角色扮演者有较强的自觉意识,通过自己的表演向周围的观众展示医生职业的人道主义精神。

医生角色的特点[1]

  医生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是由来已久的,这种优势主要是由医生角色的特点所决定的。概括起来医生角色有如下特点。

  1.角色行为关乎生命健康

  医生角色所掌握并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其行为关乎人的生命,宋代医学家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提出了“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即表明医生角色作用的特殊。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幅度提高,使医生职业受到更多的关注。

  2.角色扮演准备期长

  医生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生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集医术和医德于一身。但医学技术的知识体系相当复杂,医生不仅需要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掌握众多的医学的分科知识,这需要有相当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和足够多的实习机会,因此,医学教育的时间比普通高等教育的时间长,即使在学制较短的中国,医学院校的学制也要达到五年、六年以至8年。

  3.角色情感理智公正

  医患关系中的主体都是人,人与人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医患角色之间的情感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是由医生情感的理智性决定的:不论病人对医生是何种情感(好的或坏的),都不能影响医生对病人的一视同仁和同情关怀。医生角色情感的理智性还表现在医生对特殊病人的超乎寻常的感情和不正常的表现应理智对待,否则就会影响治疗,影响正常的医患关系。如对女性病人和精神病病人,医生不能滥用感情,应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情感控制在医德情感的范围之中。

  4.角色规范明确严格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自古以来医生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都很严格、全面、具体,无论是西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还是我国的《论大医精诚》、《医家十要五戒》等,都详细规定了医生角色的行为规范。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医生的行为规范更是越来越多地上升到法律层面,如我国刑法中便增加了“医疗责任事故罪”,这些变化无疑使医生的角色规范更严格、明确。

医生角色的权力与义务[2]

医生角色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医师的法律权利有以下一些: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检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的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得工资报酬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医生角色的义务

  医师的职业义务就是为病人治病,减轻病人痛苦,维护病人心身健康。医生的一切活动行为,都要有利于患者利益,不能找各种借El或理由,推脱为病人诊断、治疗的责任。医师的责任就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科学技术知识,为病人解除疾苦,维护病人的心身健康。根据《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师有以下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为患者服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在《医师法》第24、26、27、28、29条中还规定了医师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患者交代病情时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当利益;遇有灾情疫情等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还有如实向病人说明病情;为某些病人保密;医生要钻研医术等。医务人员的义务是多方面的,在病人面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如有向病人如实告知病情,解答医疗咨询和告知医疗风险等义务。同时也要注意到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以维护病人的医疗利益。

医生角色权利的特点[2]

  1、医生对疾病诊治的自主性及权威性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行使的诊断、治疗权力,是不受他人或任何组织、宗教、党派、团体或个人的干涉和指使,是完全自主的。医生的诊治活动是权威性的,是医生职业地位所决定的。医生掌握着治病救人的科学技术手段,病人面对医学科学的无知,医生的权威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种权力是医学科学性质和医生职业所决定的。面对把生命交给医生的病人,医生必须端正态度,“人命至重,贵如千金”,审慎负责,积极救治病人,才能体现出医生特殊的权利特点。

  2、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权

  为诊治疾病需要询问病史、了解病情、作出诊断,医生必须获得病人的一切疾病资料,这是医生特殊职业权利的体现。同时,医生也有义务向病人告知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信息。医生的这些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3、医生对病人的特殊干涉权及隐瞒权

  由于病人的千差万别,在医生行使医疗权中,会遇到许多特殊的情况。如精神病人、自杀者、不遵守医嘱者,对此,医生要有特殊的干涉权。在对一些疾病情况的处理时,医生也要有一些特殊的隐瞒权,保守某些有利于病人医疗秘密等,这就是医生的一些特殊权利。

医生角色的社会期待[3]

  一、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

  医生作为保健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应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全面、全程的保健服务。

  二、医疗保健决策者

  医生作为医疗保健方案决策者的角色,要在自己学科和专业范围内对检查、治疗、用药等与保健服务有关的各种方案进行抉择,因为这些抉择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在方案决策中应该坚持循证为基础、患者利益第一、公平和服务对象参与等原则。

  三、信息交流者

  医生作为健康信息交流者的角色,要与服务对象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开展健康教育、医学教育。

  四、社区卫生的领导者

  社区卫生领导者的角色要求医生有效利用社区的卫生资源,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完成社区诊断和以预防、康复、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任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五、卫生服务的管理者

  卫生服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这一角色要求医生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对与卫生服务有关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业务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用

医生角色的心理压力[2]

  医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那么如何使医生在职业生活中适应医生角色,生活得更好,让所有的人更满意呢,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适应过程。作为社会角色的医生,在心理上也有相当的压力。

  其一是医生的角色期望与社会要求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一个好的医生的性格特征要求医生有自制力、自我克制,能自我控制自己,要注意细节,讲诚信、有良知,关心爱护别人。特别是能一切为了病人,然后才是自我的满足等。这些心理道德品质是一个高尚医生的行为体现。这些品质对从事医疗职业的医生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其二是医生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同时也容易利用其职业影响,在病人面前变成一个权威者。他指导病人要爱护自己,听从医疗,使病人依赖自己。伴随疾病的康复,医生自己也会更进一步增加其自信心。医生要重视被赞扬时,不要失去对病人和对病情的观察,要正确运用临床思维判断,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

医生角色的职业精神职[3]

  一、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精髓;

  二、科学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特征;

  三、公正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支柱;

  四、合作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要素。

医生角色职业行为原则[4]

  医生角色行为主要是通过诊疗行为体现出来的。所以应坚持医德规范、医德原则和医疗技术的统一。医生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掌握行为科学知识,并努力应用于对患者的检查、谈话和治疗之中。医生对待患者应符合以下原则:

  1.患者第一的原则

  在医疗活动中应兼顾疾病与患者两方面。必须按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待患者。医疗行为要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促进康复。给予患者以同情和体贴,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2.尊重患者权利的原则

  任何时候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患者合理的求医要求,在科学和技术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力满足患者的诊疗要求。

  3.医疗服务公平原则

  医疗服务中要平等待人,不以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权势大小、衣着外貌等区别对待,更不许因收礼受贿等因素出现诊疗服务方面的差异或不公平现象。

  4.诊疗服务最优化原则

  充分利用诊疗的物质条件,发挥优良的诊疗技术水平为患者解除病痛。要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也要考虑患者的经济利益。在医疗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疗效最好、痛苦最小、花费最少的诊疗手段。

  5.坚持医疗保密的原则

  医生应坚持必要的医疗保密制度。实践证明医疗保密制度对疾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6.具有良好的职业风格

  职业风格是医生的防护工具,它可以弥补医生的焦虑、犹豫不决所形成的弱点。但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人格,也可形成不同的风格。良好的职业风格是医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医疗经验的体现。

  7.坚持医患互动的原则

  医生的言语行为对患者有强大的心理影响,医生的角色行为与患者的期待相吻合,医患之间就会出现人际吸引力增强。如果医生的言语行为稍有不慎,也可能导致“医源性疾患”或消极的心理状态,或者损害医患关系。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配合治疗。

医生角色的重要性

  医生的职业是“救人活命”的职业,要明白医生角色是在为病人的健康而工作,如果有这种心情和出发点,医生就会以丰富的情感、关怀的态度对待病人,病人也会体会得到。

  正是由于医生角色的重要,我国卫生部最近公布对医生学历教育的新要求,宣布自考、远程教育等医学教育的学历文凭,退出了医学教育行列。这就在职业教育中规范了医生的资格要求。

  医疗是一个医生与病人双向沟通交流的过程,医生要用大量的时间给病人解释和说明,进行健康教育。面对病人自主意识不断增长,病人要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医生必须认识到技术好服务态度不好,也不能被病人认同。医生一定要认识到技术是为病人服务的,医生必须以好心情来服务,要扮演好医生角色,满足病人一切合理要求和对医生的角色期望,真正成为病人可以信得过的,能把性命相托的人。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古津贤,李大钦主编.多学科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09.
  2. 2.0 2.1 2.2 马文元主编.社区医学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
  3. 3.0 3.1 孙宝志主编.临床医学导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4. 陈力主编.医学行为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y桑,Lin,刘维燎.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医生角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82.239.83.* 在 2017年10月1日 18:59 发表

还有吗?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