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目录 |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DD)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1]。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由于产妇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因此及时发现产妇抑郁症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产后抑郁症有多种形式,了解不同的类型可以帮助你确定你或你爱的人在怀孕后是否需要额外的支持。
有可能出现不止一组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症状,特别是如果你在分娩时经历了创伤或有这种疾病的遗传倾向。
- 产后焦虑:标志是焦虑或恐慌发作,产后焦虑表现为严重、强烈的焦虑苦恼。它可能包括对婴儿身上发生的事情的恐惧,有时还包括你会伤害你的婴儿或你自己的侵扰性的、令人苦恼的想法。
- 产后抑郁症:分娩后的抑郁发作;这可能是产后抑郁症最常被讨论的形式。
- 产后创伤: 在最好的情况下,分娩对身心都有压力,但有些人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创伤,并因此出现了创伤后应激症状,包括闪回、过度警觉和与分娩创伤有关的侵入性想法。
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三低”症状:
- 闷闷不乐;
- 兴趣减退;
- 精力不足。
同时,可能伴有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神病性症状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或伤婴的倾向。
典型症状[3]
多数患者在产后4周内出现抑郁情绪,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疲乏。
情绪低落
患者会长时间感到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哭泣,典型患者在早晨情绪低落的表现会更为严重,到下午或晚间可有所减轻。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患者对以前热衷的活动失去兴趣,也无法从周围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也无法体验照顾婴儿的幸福感。
精力疲乏
患者常会感到疲惫感,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疲乏无力,难以照顾婴儿,即使经过休息或睡眠也无法恢复精力或体力。
焦虑
患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心烦,也会因此而脾气暴躁,对伴侣或婴儿缺少耐心。
注意力不集中
患者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如照顾孩子、给孩子喂奶、看电视等。
患者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失去自信,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处处不如他人、连照顾孩子都觉得照顾不好。。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患者常因自己增加了家庭负担,又没有照顾好孩子而感到内疚,也常常会因为其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有什么问题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认为自己有罪。
自杀或伤婴的观念或行为
有些患者会出现伤害婴儿的强迫观念,因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至伤害孩子,从而避免与孩子接触;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自伤、自杀以及伤婴的行为,他们往往在杀害他人后再自杀,杀害对象通常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精神病性症状
严重产后抑郁患者可以出现命令性幻听、自罪妄想,进而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患者常常会伴有睡眠问题,躺床半小时仍很难入睡、早醒或者睡眠时间浅。
食欲及体重下降
多数患者通常没有胃口,即使以前喜欢吃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有些体重明显下降。
性欲下降
患者会出现性欲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即使有性行为,也无法从中体验到快感。
有些患者可能有头痛、胃部烧灼感、肠胃胀气、恶心、口干、腰背痛、便秘等表现。
多达15%的母亲患有产后抑郁症。尽管有些母亲产后发病的所有原因沮丧其他的还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风险因素。
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风险因素包括:
孕期抑郁和焦虑 怀孕期间的压力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差 关系冲突 低收入 移民身份 年轻的母亲年龄 低合作伙伴支持
产后抑郁症可能与对激素波动的敏感性有关。以前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在生下另一个孩子后更有可能再次经历这种情况。
怀孕期间和分娩后激素水平的正常波动会导致睡眠模式的变化。这些睡眠中断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作。一项研究发现,分娩后的前三个月难以入睡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
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易发生抑郁。加之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束缚,生女孩的产妇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更大。
家庭社会因素
对于产妇而言,最强大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其丈夫。有调查表明婚姻满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更易患抑郁症。部分产妇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加重,常常造成产妇的抑郁。
产科因素[4]
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忐忑不安的体验。虽然产科设备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但产妇对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诱发产后抑郁的产生。
提前干预[5]
保健健康教育
日本曾有学者报道,产前健康教育可使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下降。帮助孕妇了解有关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等知识,进行优生优育的教育以及产后保健、育婴知识的宣教,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和活动锻炼。对有并发症的孕妇应积极帮助其调整心态,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
心理情感支持
鼓励并帮助孕妇进食、进水,保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使她们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分娩方式及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严格掌握剖宫产措施,积极处理孕期异常情况,尽量清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分娩时可根据产妇需求安排丈夫在场,以减少产妇的恐惧和不安。护理人员应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亲切友善的语言,使产妇感到温暖和支持。
舒适的环境
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可以使产妇心情舒畅。此外,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尽量集中进行所有的治疗操作,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打扰,避免谈论刺激产妇情绪的话题。同时,适时进行心理咨询,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增加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帮助进入角色
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与她们进行情感交流,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并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
良好的氛围
解放军国防大学医院抑郁症专家提醒,丈夫应主动协调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尽可能多陪伴在产妇身边。家庭、社会及其他有关人员应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耐心倾听其倾诉,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心境,感到自己在社会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指导产妇注意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生活的各种变化,及早融入社会生活中。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仍遵循抑郁症治疗的原则,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康复治疗,总体原则为总体治疗、综合治疗、全程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
但必须考虑到患者产后的代谢改变、乳汁对婴儿影响、治疗对患者自我认知及能力改变等一系列因素。
一般治疗
- 轻度抑郁发作的患者可以首选心理治疗,但在期间仍需坚持复诊和评估,如果经心理治疗症状无改善,则要考虑药物治疗;
- 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需选择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 若病情严重,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自杀及伤害婴儿的倾向时,则需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住院治疗。
产后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因此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分为8~12周的急性期治疗、4~9个月的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首次产后抑郁症发作的患者,维持期治疗应持续6~8个月;2次发作患者,维持期治疗至少2~3年;发作3次及以上者则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药物治疗[6]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 抗抑郁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可以用于哺乳期。原则上尽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药,若必须在哺乳期用药,应采取最小有效剂量,以使婴儿接触的药量最小,而且加量的速度要慢。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产后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一定要在医嘱下谨慎使用!
- 其他药物
患者常伴有焦虑、失眠、食欲紊乱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也会服用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物、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等。
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抗精神病药或情感稳定剂的治疗,往往提示患者的病情较重,很难维持对婴儿的正常哺乳,故不推荐此类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做好生活方式和心理的调适,同时指导丈夫、父母等家庭成员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为患者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照顾,以减少刺激产妇情绪的行为。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指导和鼓励等方式,引导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抒发压抑的心情,同时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提问、想象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从而缓解情绪低落、悲伤、绝望等情感症状、改善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并可减少抑郁症的复发。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如果患者有强烈的自杀及伤害婴儿倾向时,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为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及经颅磁刺激(TMS),应充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物理治疗的利弊。
刚分娩的产妇,因为角色的转变,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加以疏导,时间一长会就会患心理障碍疾病,最后会演变为产后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从生活中几点可以治疗产后抑郁症呢[7]?
- 学会发泄:许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妈妈比较平静的话新生婴儿会生长得比较好。新妈妈如果每天能够花十五分钟来放松,无论是通过深呼吸、冥想还是泡澡等方法,都有助于妈妈缓解压力,同时也能有助于成为一个脾气更好的妈妈,增进亲子关系。
- 争取更多睡眠:许多人都会听过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也要争取睡眠的建议,但实际上很多妈妈都没有采取这条建议,因为他们可能会利用宝宝小睡这段时间去做其它的事情。而事实上如果妈妈能够补充失去的睡眠的话,她们感到抑郁的机会则会减低。你可能需要朋友、家人甚至雇请帮手来帮助你达到补充睡眠的目的。
- 运动:研究发现在分娩前后都进行运动的话,妈妈们的心理素质会更好,同时也能够增加妈妈跟外界的接触。你可以饭后散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还能够让你精神更充足。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因为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引起血流量的增多,可能反而会引起反效果
- 不要期望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如果你担心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的话,大可以放心,因为很多妈妈都会有相同的想法。许多妈妈会因为没有做好所有的事情而感到十分失望,觉得自己没有别的妈妈做得好,从而强迫给自己一些不实际的期待。你的正确态度不是去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而是一个快乐的妈妈。
- 面对你的恐惧:你可以坐下来跟丈夫好好地谈谈,列出你们关于成为父母后最恐惧的三件事,这些都能够表现出你的担忧,例如你担心你们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过二人世界或者担心哺乳方面有问题等等,及时找出解决的方法,尽快解决你的担忧。
- 更加灵活:成为妈妈之后你要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可能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够在你的计划表里面完成,与其抱怨时间是多么的不足以来做你想做的事,倒不如享受这种不可预料性,享受生活的不同挑战。
- 误区一:产后抑郁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妈妈都会感到疲惫和抑郁
正解:新妈妈经常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她们或许会经历一段叫做“宝宝综合症”的心路历程。有这种综合症的妇女会感到疲累,没有精力。但是,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更强烈的,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理障碍。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或许会不想和自己的宝宝玩耍。她或许会感到难以集中精神,不能给宝宝足够的温暖和爱护。她会因此而感到内疚。
- 误区二:如果你在分娩之后,没有立即患上产后抑郁症,那么,你就不会再患上它了。
正解:产后抑郁症会在分娩后的1年内随时发作。
- 误区三:产后抑郁会不药而愈。
正解:“宝宝综合症”会大概持续4个星期,并自自动痊愈。但产后抑郁和其他疾病一样,不经过治疗几乎是不能痊愈的。但好消息是,有很多办法能治愈这个病。
- 误区四:患有产后抑郁的女性都会有虐儿倾向。
正解:产后抑郁跟产后精神病不同。产后精神病患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她们可能会自虐,或者虐儿。如果你感到有这种心理倾向,那么就立刻向家人和医生寻求帮助。
- 误区五: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看起来很抑郁,停止照顾自己。
正解:你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或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会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并努力地化好妆之类的。通过对外表做修饰来转移她内心的痛苦。
- 误区六:有产后抑郁的妈妈都不会是好妈妈。
正解:产后抑郁不会是任何女性变成失职的妈妈。
- 误区七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会患上产后抑郁。
正解:患上产后抑郁症,不是任何人的错。没有什么能预防患上这种抑郁症。
- 误区八:补足睡眠,就能从产后抑郁中康复。
正解:尽管补充睡眠对产后抑郁的患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单单睡眠不能治愈产后抑郁。
- 误区九:当妇女进入哺乳期时,她们不能服用抗抑郁药。
正解:调查发现,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的时候,她的医生会小心翼翼选择最能帮助她的药,同时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药。
- 误区十:孕妇或者曾经有分娩经验的妇女不会感到抑郁。
正解:怀孕或者有分娩经验并不能保证妇女不会患上抑郁。换而言之,怀孕不会帮助妇女抵抗抑郁,而事实上,正在怀孕的妇女更可能会感到压抑。
- ↑ 郝伟,陆林.精神病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6-118
- ↑ Fisher SD, Wisner KL, Clark CT, Sit DK, Luther JF, Wisniewski 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nset timing, symptoms, and severity of depression identified in the postpartum period. J Affect Disord. 2016;203:111-120
- ↑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 ↑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36
- ↑ 产后抑郁防治指南撰写专家组. 产后抑郁症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15(6). 572-575
- ↑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4
- ↑ 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