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障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抑郁性障碍亦称忧郁症、忧郁性障碍,是一类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点的情感障碍。它主要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季节性情绪失调。它们的共同表现为:长时间持续的抑郁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缺乏自信,感到身体能量的明显降低,无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快乐。这类障碍还会造成患者的躯体功能失调,如睡眠紊乱或食欲减退。抑郁性障碍不会出现躁狂发作、轻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如果出现以上三种症状则应该考虑另一类心境障碍——双相障碍。
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对这类疾病的发病都有影响。生物学着眼于体内化学物质不平衡、遗传和生理节律,心理学因素则包括素质应激相互作用、习得性失助和认知模式,社会因素方面研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对抑郁性障碍的诊断一般由医生遵照DSM或ICD标准(两者基本一致)进行,一般症状较重的患者考虑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症状较轻但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则有可能是心境恶劣障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的患者可以诊断为季节性情绪失调。另外,在按此标准诊断前一般还须排除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生理疾病。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抑郁性障碍的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增加。终身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中不尽相同,有调查显示中国的患病率约为6%,而日本的患病率则高达20%。但也有澳洲昆士兰大学的学者于2013年绘制的“抑郁症世界地图”显示,日本与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东南亚、南欧、澳大利亚同属抑郁症发病率较低的地区,而气候寒冷、缺少阳光的北欧、俄罗斯、阿富汗等地区则属抑郁症高发区。在抑郁性障碍中重性抑郁障碍最为常见,因此有时也将重性抑郁障碍简称为“抑郁症”。
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抑郁性障碍的预后良好,但考虑到患者须承受极大痛苦并有自杀的可能,因此尽早尽快进行积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患者在症状完全缓解后还可能经历复发,对于发病较早、有精神病症状或对药物反应不良的患者则很有可能反复发作造成不良后果。
在所有抑郁性障碍中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最为严重,其表现为三方面:心境、认知和躯体功能。心境方面,患者长期(两周以上)处于极其抑郁的情感状态中;认知方面,患者往往看到事物的消极面,被空虚感和无价值感包围;躯体功能方面主要有进食和睡眠障碍和无力感,头痛等。患者可能反复想到死或者有自杀企图,最终大约有3.4%的患者自杀。 对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主要依据的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的相关标准。医生需要首先排除生理因素、滥用药物或者丧恸引起的情况,然后通常会进行有关抑郁程度的测试以确诊。
对于确诊的患者医生往往会建议抗抑郁药物治疗,即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时还会建议患者参加心理治。对于年轻患者,例如儿童则应当首先考虑心理治疗,而对于症状特别严重(有严重自杀企图或者紧张性患者)的患者则可能进行电痉挛疗法(ECT)。 对于大多数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总的来说预后还是良好的。大多数患者会在未治疗下康复或者自行缓解。有超过35%的患者将来可能会复发,但是心理治疗有较好的预防复发的作用。对于发病早、有精神病样症状或者同时患有人格障碍的患者则预后不良,他们可能会经历慢性的反复发作,自杀率也较高。
心境恶劣障碍的症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相似,但是与重性抑郁障碍相比,心境恶劣障碍的程度要轻一些,而持续时间要长得多。心境恶劣障碍一般要持续2年才能确诊,而总的病程可以持续10年以上甚至一生。心境障碍诊断方法与重性抑郁障碍相同,但其诊断标准的门槛较低。对确诊的患者,其治疗方法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方法相同。心境恶劣障碍会引发重性抑郁障碍,有研究显示有79%的患者在一生中会并发重性抑郁障碍,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双重抑郁症。
季节性情绪失调的症状与重性抑郁障碍相似或稍轻,有时它被归为重性抑郁障碍的一个亚型。这种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总是在寒冷季节发病并在其他季节完全缓解。季节性情绪失调随纬度的增高而越发流行, 意即日照时间越少,发病率越高,多晒太阳可减轻病情,对这种疾病的诊断需要确认患者只在特定时节发病而在其他季节从未发病。对患者的治疗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相似,对于季节性情绪障碍,光照疗法似乎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