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0个条目

信息異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信息異化

  信息異化是指信息生產傳播和利用過程中,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導致了信息生產與信息消費之間的矛盾,使主體喪失了控制信息能力和原有的內涵,併為信息所奴役、支配。也就是說,人們是信息的生產者、製造者,是信息的主體,但是由於人們對信息的過分依賴和盲目崇拜,使人們自己在信息而前喪失了主體性,人們製造的信息反過來成為支配人們的異己力量。這是一種對、對工具的依賴的新形式,在這種狀態下,人喪失了對自身的信任,迷失了自我,成為依賴、崇拜信息的奴隸。這正符合了馬克思的斷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

信息異化的本質[1]

  1.人與信息關係的顛倒

  人的信息異化實際上是人與信息關係的顛倒。人與信息的關係,是人與物的關係。人在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過程中,決不能捨棄人的人文、德性與情感,人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豐富多彩的感性世界簡單化、數字化、符號化,微妙的人性表達可以幻化為信息的輸人、輸出。但是人決不能滿足於信息領域的數字化、符號化、虛擬化,否則人就成為了同信息一樣的數字、符號工具。信息是人的工具,信息技術是人的手段,信息本身沒有價值目標,只有人能為信息確立價值目標。信息是科學技術的產物,不可能離開人文價值的導引與支配。如果人不能以合理、正確的價值目標駕馭信息,缺乏人文精神,惟信息是圖,就會漸漸誘導人格、人性的變異,使人工具化而產生信息異化。

  2.信息無序化與熵增

  自然本真的信息是無形而不占據空間的,信息技術卻使其具有了磁碟空間,正因為如此,信息在空間的傳播才突破了時間的限制。相對於人的思維能力而言,暴漲的信息量就是一種超載。而信息的超載正如信息的不足一樣,都是無序化與嫡增,信息也就異化為自己的對立物—嫡。由於信息量暴漲,過多信息造成的混亂干擾了人與自然的原本聯繫,自然界的廣泛聯繫也被打亂。因此,人付出的代價更高,需要更漫長的學習過程,在發明創造中絞盡腦汁、夜以繼日地高強度工作,針對以上現象,人們驚呼:信息異化了。

  3.利益衝突的表現

  信息異化現象是利益衝突的必然伴生現象,在信息的財富價值顯得越來越高昂的時代,一部分人所極力要維護的現象就是要將信息異化現象變成產生巨富的現代土壤。信息異化現象的這種價值負載使得它具有上層建築的屬性。不同的信息狀態顯示出不同的群體利益,同時也反映出不同社會經濟狀況和文明程度,並包含了社會規制等要素。信息產品分配的不公平,形成所謂“信息強者”與“信息弱者”的分裂,擴展到國家的水平則形成“信息富國”與“信息窮國”的分野。前者擁有信息話語的權力,並掌管信息通道,成為主宰信息生態的力量;後者則成為前者的“信息殖民地”。因此,信息異化的背後是有政治因素的。

信息異化的表現[2]

  信息異化一方面表現為對信息的過度依賴和盲目崇拜,以及由此產生的信息恐慌、信息癖、信息強迫、信息至上等現象。如,許多人覺得離開手機網路等信息傳播媒介就像與世界隔絕了,陷入恐慌與不安之中;還有人生怕自己處於信息競爭的弱勢,擔心自己信息量太少,總是拼命下載資料,收集信息,這些都是被信息所奴役的現象。另一方面,信息異化還表現為人們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利用信息以達到謀取私利或滿足自己某種欲望的目的,在這方面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安全等。

  信息污染主要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量的迅速增加,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一些失實、重覆和過載等問題,有學者將信息污染的表現形式歸納總結為十三種:信息過載、信息失實、信息過時、信息重覆、信息堵塞、信息借位、信息誤導、信息干擾、信息無序、信息缺損、信息病毒、信息滲透以及信息倫理。比如最近在網路上炒的很熱的關於“華南虎”事件,以及在網路上謠傳地震的消息,都是信息污染的具體例子。

  信息犯罪主要是指在網路信息爆炸的信息時代,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利用網路信息資源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危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它的基本類型有:信息竊取、信息欺詐和信息破壞。其中,信息竊取包括盜版、間諜和黑客;信息欺詐包括磁卡犯罪、票據犯罪和程式犯罪;信息破壞包括物理破壞和程式破壞等。信息犯罪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犯罪手段多樣化,並日趨高技術化;二是犯罪手法隱蔽,很難取證定罪;三是犯罪後果嚴重,危害極大。比如像前一段時間鬧得很凶的“熊貓燒香”病毒,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信息犯罪的例子。

  信息安全指的是隨著國際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信息滲透和信息戰時有發生,這不僅牽涉到個體和集團的信息安全,也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安全等。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和聯繫更加密切,經濟安全已經成為繼軍事安全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安全領域。在目前的先進技術條件下,轉移數以億計的資金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因此,信息安全對於國家經濟安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信息異化的根源[2]

  信息異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的來說,人是信息異化形成的主體,技術是其形成的基礎保障,而社會則是其形成的環境支持。

  1.信息異化的主體因素

  信息是人創造的,為人所用,所以人是主體,信息是客體。因此,在談到信息異化根源時,人就成了人們分析的首要對象。首先來談談人的異化問題。人的異化是指人自身所創造的對象反過來變為支配、統治和控制人自身的異己的對象。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的發展大致要經歷三個歷史階段:人對人的依賴階段、人對物的依賴階段、人的全而而自由的發展階段。而人對信息技術的依賴就是一種在信息條件下對的依賴。信息異化實質上是指人和信息關係的顛倒,人與信息的關係就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信息本是人創造的,為人所用,應是人的客體,人以主體的身份選擇、利用信息,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但是如果人而對信息,在做選擇的時候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或為信息的選擇而困惑甚至迷惘,這就造成人的主體地位的喪失。人不能駕馭信息,不能把握住自己的主體地位,那麼信息異化就必然發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已經習慣於信息時代的生活方式,習慣信息給我們帶來的各種便利,並把信息的利用看成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這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競爭是以實力為基礎,實力需要積累。而個人本身就有發展的需要,因此人們十分關註個人知識技能、素養的提高,總是想獲得更多信息。這就促使一些人養成了信息癖,僅僅成為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成為垃圾桶。他們整天在網上收集所謂的“信息”,生怕遺漏了什麼重要信息,總是在和別人比。他們進行過量、過快的閱讀,未對信息進行深入思考。於是,創造信息的人反過來成為信息的奴隸,被信息支配,喪失了主體性。其二,在信息時代之前,我們的交流和交往都是以而對而或者是通過信件“鴻雁傳書”的方式進行。在這種交流的方式下,社會的人文氣息和情感的傳遞都是非常的含蓄卻又能夠深入人心。在信息世界里,信息以數位的方式組成,以光速傳送。自然的三維空間壓縮為數位,自然的時間轉變過程因光速縮短了。但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傳送時,國界和距離暫時消失,空間呈壓縮形式。這些變化都使得人們的交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於是,遠在天邊的東西一瞬間近在眼前。信息技術使得自然的時空被虛無化了,人的本性也因此而喪失。比如一些網路社區,人們通過在網路社區上的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沉溺於網路社區的虛擬空間,完全脫離了真正的現實生活。這也是信息異化產生的根源。其三,人的信息異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人的價值觀念的喪失,人生目標的喪失。信息,在正常的狀態下可說是人實現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人在選擇信息時會依據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判斷。如果人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來駕馭、評判和利用信息,反而事事依靠信息,或者陷入了有害信息控制與危害之中難以自拔,信息就會反過來控制人、危害人。這也會產生人的工具化和異化,從而產生信息異化。

  2.信息異化的技術因素

  在新科技革命之後,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活動呈現出爆炸似的發展。誠然,技術的發展幫助人們日漸擺脫了自然的約束,給人類的生活以越來越充裕的物質支持,推動了人的個性解放;但是另一方面卻不能忽視在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所引發的一系列消極後果,有學者把這種現象稱為“技術的負效應”。因此,在研究信息異化根源時,技術層面的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現代技術在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富裕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一個完整的信息活動包括信息的生產、傳播與利用三個階段。技術對這三個階段都有影響。本文將通過對技術異化的分析來探討信息異化根源的技術層面。

  在信息生產階段,其一,網路技術大大促進了信息量的增加。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成為了信息量激增的引擎。根據《新民周刊》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出版圖書不下30萬種,新增各種期刊和論文更是數量龐大。這些信息的激增導致信息泛濫和超載,使用戶患上信息中毒、焦慮和恐懼等癥狀。其二,技術的發展給信息的產生提供了較多的便利,但也使得信息的質量下降,很多的信息都是一些信息垃圾。一些信息生產者利用各種技術故意製造出大量無用、重覆、非法和有害的信息,如製造虛假信息、偽造和篡改信息、編製電腦病毒、製造色情信息等。其三,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生產呈現出庸俗化和壟斷化的特點。由於信息技術的科技含量比較高,信息的標準化生產使得信息的生產者喪失了創造性、智慧和個性,從而被動地模仿,這容易導致信息的庸俗化。另外,有的信息生產者為了獲得信息權力和優勢,通過不擇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這也妨礙、限制、壓制和破壞了信息的自主開發和研究進程。

  在信息傳播階段,第一,技術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工具和渠道。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便利和快捷,有利於人們的搜索;另一方面,它對信息垃圾的泛濫也有促進作用。互聯網的出現,從技術手段上打破了過去大眾傳媒寡頭專制,傳播多元化正在形成社會輿論和思想控制的新局而,使信息源優勢和信息權力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權力源,影響和改變著經濟過程、政治過程和社會過程。但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使信息成為一種重要社會權力源的同時,也使得信息異化開始對社會政治、經濟和一切活動進行控制,並產生支配作用,隨之而來的信息異化形勢將是非常嚴峻的。第二,傳輸渠道的狀況直接影響著信息傳播的效果並導致信息異化的產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任何阻塞有用信息通過的障礙和不屬於信息來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信息傳播中的干擾因素。技術的缺失有時候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信息革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信息化建設,信息通道呈多元化、網路化態勢且四通八達,信息傳輸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不過,由於技術成熟的程度以及各種安全技術的缺失,通道雖然暢通,但難免泥沙俱下、魚目混珠,致使部分信息主體失去抗干擾能力而發生異化。

  在信息的利用階段,信息只有被用戶接收和利用,才能實現其價值。一方面,由於用戶在信息流通網路中處於劣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信息的制約,而信息生產者又會利用信息位勢差妨礙、限制甚至破壞用戶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因此,信息用戶的主體積極性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另一方面,信息用戶具有多、廣、雜、散等特點,其文化素質信息意識參差不齊,控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有很大差異。因此,由於信息用戶失當的價值觀所導致的對信息的不恰當利用也影響了人們對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甚至造成對人類的危害。

  通常,信息接收者具有眾多、混雜、分散、流動和隱匿等特點。根據信息傳播中的被動控制主動控制理論,可以將在此階段造成的信息異化歸納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在信息的接收過程中,由於信息受眾者自身的知識、素質和心理因素,信息源範圍和傳播方式的強大勸服力等因素,導致其在對信息的識別、選擇和利用時會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信息接收者如果缺乏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就會錯誤地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利用信息,為信息的異化提供源泉。二是接受者有對信息的識別能力,對所接收來的有用信息進行技術處理,x意非法地利用信息,再傳播信息,為達到其非法的目的,造成信息異化。而這裡的信息利用者又是新一輪信息過程中的生產者,製造出對社會更具有危害的垃圾信息等。

  3.信息異化的社會因素

  信息異化現象之所以出現和不斷擴展,是社會為其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其一,時代發展是信息異化大的社會背景。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已成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就已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把推進國民經濟社會信息化放在優先位置”。現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把推進信息化建設作為城市發展新的動力和主題,把信息產業發展作為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戰略著眼點。其二,社會制度的缺陷和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信息異化的重要根源。社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現為法規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信息服務業缺乏統一規劃協調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信息採集和傳遞尚未形成規範和制度信息加工還處於低級階段。經濟利益的驅動則是信息異化更為根本的因素。在信息財富價值越來越高昂的時代,一部分人極力要將信息異化變成產生巨富的現代土壤,信息的這種價值負載使得它具有上層建築的屬性。擁有信息話語權力.掌管信息通道.成為主宰信息生態的力量。因此,在信息化建設、信息產業化的過程中,一些企業和個人受經濟利益驅動,為了追求利潤或一己私利,專門鑽法律的空子,把信息作為贏利的手段,不惜生產與傳播低劣、粗俗、虛假和非法的信息,濫用或惡用信息,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的良性、健康和持續發展。其三,中國整個的信息市場仍處於賣方市場。中國與發達國家信息化鴻溝仍然存在並且有擴大的趨勢。信息的嚴重缺乏,導致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無選擇的接受信息,彌補信息數量上的不足,而與此同時,信息的質量缺失、信息異化現象也隨之而來,愈演愈烈。其四,社會道德的滑坡,特別是青少年價值觀念的缺失,加上網路倫理道德建設的不足,影響了整個社會信息網路的風氣,這也是信息異化的社會因素之一。其五,在信息異化出現的初期,整個社會由於防範意識和技術水平的缺乏,沒有給予其充分的重視,任其滋生和發展,不斷壯大,以至於到了威脅全社會、控制人類的時候,人們才開始亡羊補牢。其六,社會上的一些非法組織、團體動機不良,高薪引進專業技術人員,蓄意地製造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混淆視聽,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國際上的一些非法集團收買信息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破譯國家安全信息系統,獲取國家情報和一些尖端產品的技術參數,在國際上兜售,侵害他國權益,牟取巨額利潤。其七,作為普通的網民,由於對信息知識瞭解甚少,對於身邊發生的信息犯罪、信息污染等根本無法判別,這樣就無法從基層中防治、終結信息異化。基本信息常識的缺失,同樣也是造成信息異化發展的重要社會根源之一。

信息異化的危害[3]

  信息異化的出現小僅嚴重傷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於社會也具有很大的危害。第一,信息異化極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效率。眾所周知,我們每天接收和處理的大量信息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無用的、有害的垃圾信息。這些垃圾信息小僅堵塞了信息傳輸的通道,占用了大量的存儲空問,而且影響了有效信息的利用。因為人們在接收大量信息時,無法甚至沒有時問將信息逐一分析,很有可能將信息小加辨別地全部吸收,或全部棄之小用,這就使正常的信息交流活動受到了影響。第二,信息異化破壞了網路環境。大量垃圾信息的出現造成了網路信息環境的污染,其實,信息環境與自然環境一樣,同樣需要保持平衡,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第三,信息異化引起唁息疾病”。人們在受到極度污染的環境卜進行工作、娛樂等信息活動時,信息異化會對人們造成身心上的危害,甚至患上“信息疾病”。唁息疾病”是由於人們對信息的錯誤認識和錯誤使用而造成的,開始多表現為心理方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如果得小到重視,小能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就會發展為身體上的疾病。其主要表現為:信息污染綜合症,即面對信息污染的日益嚴重,大量的信息未經系統化、條理化的處理,便自目地灌輸到人的大腦中,這使人們的神經系統受到了很大的危害。外國專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一個人每天看幾萬張小同的照片,過小了幾天,這個人便會患上偏頭痛、心臟病。究其原因,就是信息“污染”的結果,是人腦對信息缺乏適應和承受能力的表現;信息強迫症,它是強迫症的一種,是人們在面對海量的信息時,產生的一種小確定感和小安全感,總是怕錯過自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強迫自己小斷地收集信息;信息依賴、信息崇拜信息焦慮等等。

信息異化的控制[2]

  1.個人層面的控制

  主體是信息異化產生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為控制信息異化的發生,人們應著力對主體進行十分有效地控制。

  第一、增強人的主體性,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係。信息是人的創造物,是依賴於人而存在併發展的,它只不過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個工具。人作為主體方,首先應該學會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人們應努力掌握信息技術,發揮信息的作用,為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條件。與此同時,人們還應該剋服對信息的過分依賴和盲目崇拜,否則就會迷失自己,忽視自身的力量。此外,人們更應明確信息的價值所在,大力提高信息用戶的信息意識和文化素質,這是實現信息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夠真正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第二,由於主體價值觀的喪失是信息異化的一個根源,因此,人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學會判斷、選擇、運用信息,自覺抵制各種不良信息的侵擾和誘惑。信息時代,信息就像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而人就像大海裡的一艘船。如何判斷、選擇、運用信息就像海裡的船將要駛向何處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目標和正確的價值判斷,而對如此龐大的信息量,必然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更有甚者會迷失方向。只有確立堅定正確的價值目標與價值觀念,才能進行信息識別與信息判斷,分辨出信息的真偽、良美與優劣;才能明確應該怎樣判斷、選擇和運用信息;才能夠利用已有的信息進行創新,創造出新的知識和信息。第三,要提倡人文精神,引導人們遵循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自身的全而發展為終極目的,要培養個人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承擔義務的責任意識,自覺以全人類的全而而自由的發展及文明繁榮為己任,通過對信息的正確利用來為人類的發展創造機會。

  2.技術層面的控制

  由於技術在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過程中對信息異化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也應從技術層面來解決這一問題。

  第一,要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水平。一方面提高信息加工處理水平和傳遞速度,減少信息的滯後、堵塞、過時等現象,有利於緩解信息過載問題。提高信息加工處理和傳遞質量,減少技術性的信息缺損、失實和干擾等現象的發生。增強技術辨污、排污、清污能力,控制誤導性信息和信息病毒的傳播和擴散,防範信息滲透。另一方面,研究各種技術安全保密措施。信息系統安全保密技術是防比信息污染發生的一項關鍵性技術。只有安全保密措施提高了,信息異化發生的可能性才會降低。在信息資源的安全保密上有幾方面應該註意:細化電子文件的密級;信息安全既要防範外部人員,也要防範內部人員;在技術層面上完善身份驗證、存取控制、數據完整性、數據機密性、防火牆技術、安全協議等。第二,應當有節制地、適當地使用技術,既不能濫用,也不能不用。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控制,使人們擺脫對信息的依賴,從而控制信息異化。第三,要加強信息的導航和過濾控制。信息量的巨大和分散使得人們在利用信息時往往會迷失方向,導致人們利用信息的困惑,即信息異化。因此需要通過導航技術,既有序地展示信息資源內容與結構,又實現用戶與信息資源的聯通。另外,網路信息的劇增使得信息安全問題凸現出來。這就使得網路信息的控製成為一種必然,通過信息過濾技術,根據用戶的要求,運用一定的標準和工具,從大量的動態網路信息流中選取相關的信息或剔除不相關信息。網路信息過濾技術有很多種,從手段來分有基於內容的過濾、基於網址的過濾和混合過濾三種。

  3.社會層面的控制

  信息異化的社會根源是由信息環境的惡化、倫理道德的失範以及社會建制的缺失造成的,因此,從社會層面對信息異化進行控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優化信息環境,營造信息環境輕鬆的社會氛圍。現代社會信息內容豐富複雜多樣,但是個人的能力、精力和思維等是有限的,信息過多、信息泛濫、信息簡單複製等等,就會給人們帶來心理壓力,使人沒有個性,使人產生思考惰性,會養成對他人信息產生依賴,不願意自己思考的習慣。因此,人們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倡導健康、積極、向上文化的大前提下,及時根據人們的需要,整理信息,調整、更新、優化信息。把有用的信息歸類、添加、移動、重組整合,把無用的信息刪掉,要促進信息的國內國際交流,營造一個活潑、個性、開放、寬容的信息環境。不讓海量複雜多餘的信息沉澱,不讓信息泛濫,促進信息精品化,讓有用的信息在大腦中積澱,在社會中傳遞,在國際交流中提升。另外,要在社會上形成一個輕鬆的工作氛圍,使人們的工作壓力減少,進而擺脫對信息的狂熱追求。

  第二,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迫使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者,必須遵守信息道德、倫理規範,最終營造良好的信息法制環境。要加強社會輿論的導向及各種利益機制的約束,以他律性的外在手段和制約力量引導或誘導技術主體遵守和踐行技術道德規範。加強輿論宣傳,倡導正確的技術價值觀,利用社會輿論評價對技術活動主體進行鞭策、感化和勸誡,達到自我覺醒和自我約束

  第三,完善社會建制進而逐步消除信息異化。社會建制是與政治制度、經濟組織方式、文化、倫理等一切社會因素相關的系統的社會結構。完善社會建制是一個需要通過全方位的社會改革才能完成的系統工程。人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信息法制建設,不斷健全信息政策和法規體系,嚴格規範和調控信息活動行為,有效預防和抑制信息異化。重點在信息行業規範、信息技術標準、信息資源管理信息人才管理等領域健全信息政策和法規,形成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信息產業規範體系,保障信息活動逐步走上規範化、法治化道路。二是通過行政手段加強信息管理。一方面要加強信息產業管理,規範市場運作,保證信息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要把信息污染的預測、預防和管理納入到各級政府的規劃、計劃之中,對可能發生的信息污染突發事件制定應急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強信息市場管理,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從事計劃、組織監督和調控信息市場的活動;把好信息的生產關、傳播關和利用關,完善信息質量監督體系;建立切實可行的反饋機制,及時研究和處理信息市場出現的問題;加強信息執法隊伍建設,為信息市場的正常秩序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三是加強對人的教育培訓,通過學校教育、媒體宣傳、社會輿論等多種途徑加強信息素養教育。努力提高社會公眾的信息意識,豐富信息知識,增強控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重視信息倫理教育,加強道德建設,激發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維護信息社會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總之,信息異化的控制既是一個系統的綜合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社會各界整體配合,通力協作,協調發展,完善社會建制,才能逐步控制信息異化現象。

參考文獻

  1. 孫瑞英.信息異化問題的理性思考[J].情報科學,2007,25(3)
  2. 2.0 2.1 2.2 張立彬.信息異化的根源及其控制研究[J].情報科學,2009(03)
  3. 俞培寧.信息異化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寒曦,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異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