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信息市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市場(Information Market)

目錄

信息市場的定義

  信息市場是指信息商品進行交換的場所或流通領域,是信息商品交換關係的總和。信息是一種資源,是一筆財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它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因而可以形成一種供給,可以通過市場交換來滿足人們對信息商品的需要。信息市場的建立,也有利於信息的流通和使用效率的提高。隨著經濟和社會各方面事業的發展,信息越來越大,有些人有卻不用,有些人用但又沒有,從而有必要使其直接結合。

信息市場的特點

  信息市場上流通的信息商品有著不同於其他商品的特點:

  ①它屬於知識型的產品,通過語言、文學、信號、數據等來進行流通,這種商品的流通是當供應作為一種勞務產品提出來時,需求以獲得服務而得到滿足,所以供應、流通和需要的滿足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的;

  ②信息產品在有效時間內可以多次買賣和多次使用;

  ③ 信息商品流通的結果往往引出新的信息的產生;

  ④信息商品如果失去時效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價值;若再度流通使用,甚至造成損失;

  ⑤信息商品的流通往往是有信息的反饋。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以後,信息是聯結社會的紐帶,離開了信息人們將寸步難行。而且全社會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發揮更大的效益,創造更大的財富。因此,信息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一方面將有利於社會的生產流通消費,給全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會大大促進信息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電子電腦、錄音、電傳、複印、語言處理以及與信息工業相關的各種新型材料生產的發展。

  從信息市場作為交換關係的總和這個角度來看,其特點表現在:①信息市場的交換對象是信息商品;②信息市場包含了信息生產者與信息消費者之間的關係;③信息市場的交換關係還具有間接的性質。因此,信息市場不僅具有一般市場的性質,而且還包括了組織性、秩序性的市場的關係;抽象的使用價值與虛擬的價值量的關係;生產的單一體、非批量性,與消費本身的多元性、重覆性的關係以及供求的決定性,交換的間接性;對其他物質商品市場的依附性等。信息市場是一種高級的市場、只有商品經濟發展的較高階段它才會出現並且還要以其他商品市場的存在及一定程度的發展規模和程度為前提及條件。

信息市場構成要素[1]

  信息市場至少有3個基本的構成要素。

  (1)信息商品

  信息商品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商品,除自身的特點以外,它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即它本身是勞動產品,能滿足人的某種需求;它是用來交換的。所以說,信息商品同物質商品一樣,是用來交換的、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信息商品脫胎於物質商品,並伴隨著商品經濟發展逐步演變為獨立的商品形態而登上歷史舞臺。因此,信息商品並非近代社會、現代社會所特有的,而是與物質商品同時出現於人類開始進行物質交換的原始時代。嚴格地講,任何一種物質商品本身總是包含有一定的信息成分,只不過所含的信息成分比重極小。就目前情況看,能夠成為商品的信息主要是一部分科技信息、經濟信息、文化藝術信息等;另一部分信息,例如,密級較高的政治信息、軍事信息和政府、企業內部的經濟信息,以及大眾傳播公共信息(例如,新聞)等,都不會成為商品。

  (2)信息商品交換的當事人

  信息商品交換當事人包括:信息產品的生產者,他們為信息產品成為商品提供了可能性;信息產品的需求者,他們是信息商品交換活動中的決定因素;信息經紀人,他們是聯繫信息生產者與需求者的紐帶;信息市場的管理人員,他們負責監督和保障信息市場的正常運行。

  (3)信息商品的價格

  信息商品的價格是信息市場發展的決定因素,合理的價格是進行信息商品交換的基本前提。如果信息價格過高,用戶支付不起,信息市場就會失去用戶;反之,如果信息商品價格過低,無法刺激信息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信息市場也不可能有所發展。

  信息商品、信息交換當事人以及信息商品價格三者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信息市場。

信息市場的分類[1]

  為了便於分析和研究信息市場,需要從不同角度對它們加以分類和區別。

  (1)從信息商品的所屬層次劃分

  可以把信息市場劃分為一次信息商品市場、二次信息商品市場和三次信息商品市場。

  一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經營人們在科研、生產和管理等活動中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當推技術市場,它提供各種技術產品和技術服務。二次信息商品市場和三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以信息工作成果和信息系統提供的產品為交換對象。二次信息商品市場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資料庫市場,這是以電腦為中心的各種信息技術用於信息加工處理和存儲傳輸所形成的信息商品的流通領域。三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向用戶提供各種信息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可行性論證報告、決策支持報告、市場調研報告等。

  (2)從交易的性質和形式劃分

  可以將信息市場劃分為:產品型信息市場,例如,轉讓科研成果、出售技術成套設備、出售資料庫、發佈專題信息、出售資料等;服務型信息市場,主要提供智力型勞務,例如,信息咨詢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專利代理信息檢索、代譯等服務。

  (3)按組織形式劃分

  可分固定型信息市場、通信型信息市場、臨時型信息市場和聯營型信息市場。

  ①固定型信息市場。它有著固定的經營機構和交換場所,進行長期的信息交易活動。例如,信息機構設立的信息商店、科技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以及銀行開辦的經濟信息咨詢公司等。

  ②通信型信息市場。它採用通信聯繫的方式進行信息業務洽談和信息商品交易,以及通過商品介紹,提供用戶直接購買某一信息商品或進一步洽談。

  ③臨時型信息市場。這類信息市場發佈信息集中、及時、影響大、受益面廣,具體有信息發佈、科技成果和新產品展銷會、交易會、科技集會、科技大篷車等。

  ④聯營型信息市場。它由若幹個信息商品經營機構聯合組建,互為代辦信息商品的交易業務。

  (4)按信息商品的種類劃分

  可分為經濟信息市場科技信息市場綜合信息市場等。

  ①經濟信息市場。這是提供各種經濟信息咨詢服務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市場。這種信息市場的經營方式比較靈活,交易方式多種多樣。其經營主體主要是商業化經濟信息機構、團體、公司等,經營內容主要為微觀的市場商品供求信息,還有資金融通信息、中外企業信息等,信息服務的收費以費用價格為主、效用價格為輔。

  股東市場是一種變相的信息市場,風險市場又是一種主要的信息市場。

  ②科技信息市場。它主要提供科技信息。這類信息市場的交易比較複雜,交易雙方需要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具備一定的文化和專業水平,並瞭解本行業的科技水平、市場動態,甚至信息商品的交易要經過洽談、調查、論證、答辯等複雜程式。在科技信息交易中採用的價格多為壟斷價格,有少數為效益分享價格。

  ③綜合信息市場。它既經營經濟信息,科技信息,還經營其他信息。

  (5)按信息商品流通的方式劃分

  有單向對應型信息市場、網路咨詢型信息市場、大眾傳播媒介型信息市場等。

  ①單向對應型信息市場。這類信息市場一般由單一的信息供給者與單一的信息需求者組成。因而,這種信息市場的交易次數比較有限。其交易次數往往受信息商品的新穎性、適應性、區域性、服務質量及有關因素的制約。例如,專項技術開發服務、有償的企業診斷信息服務等。

  ②網路咨詢型信息市場。它是由多個供給者和多個需求者共同組成的,其交易行為是縱橫交錯的網路狀。常見的信息市場均屬此種類型。這類信息市場除了交易比較複雜以外,其信息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制約。供需規律的作用(在背後是信息對經營者成果提高的作用)使信息商品的市場價格普遍化。而且,信息市場的交換關係具體有明顯的間接性。信息商品的購買者只有到市場上通過廣告和其他媒介機構才能實現購買,這種交換關係的間接性是由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同而決定的。

  ③大眾傳播媒介型信息市場。它以大眾傳播媒介為主要手段從事信息商品交換活動,例如,各種形式的廣告等。這種信息市場的突出特點就是不斷更新。這是由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決定的。

  ④通信型信息市場。它主要通過電話、電報、電傳、傳真等現代化通信手段進行信息商品的交換。這類信息市場的交易方式便捷。信息商品通過電腦、電報、電話、傳真等各種載體快速傳遞,有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它們的交易,不像物質商品那樣,須經過複雜而龐大的運輸條件才能實現。

  上述對信息市場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劃分。但是,無論怎樣劃分,都可以抽象出信息市場的共同結構,那就是它包括信息商品的供給方、需求方,中介方和管理方,這4個方面缺一不可,而且還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結構才能保證信息市場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功能。

信息市場的特征[1]

  無論信息市場中流通的商品以何種形式出現,其實質都是知識信息,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決定了信息市場具有特殊性質。

  (1)信息市場形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信息商品的形式不僅包括信息產品,而且包括信息服務,每種信息商品形式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出發,加之供求具有較強的個性,其結果導致了信息交換範圍廣、經營形式多種多樣、供求關係複雜以及信息市場的管理和協調控制十分困難。

  (2)信息市場形態的隱蔽性

  由於信息商品的實質是知識和信息,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並不能像物質商品一樣在貨架上出售,交易形式往往不足簡單“貨物”易手,而是信息傳遞,甚至在商品未生產出來的情況下就已確定交換關係,當商品生產出來並易手後,其交換關係並未結束,要到用戶對信息商品使用、開發以後,創造收益的同時向供方支付費用。此外,由於信息商品交易的特殊性,因此有時需要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來實現正常交換。這些因素都會使信息市場的形態表現得不明顯。

  (3)信息市場交易不受時空限制

  由於信息市場主要經營信息產品,因而可藉助現代化通信技術跨越時空使供需雙方之間實現商品交換和轉讓。信息市場已超越了“場所”的狹義範圍,而具有“流通”的含義。

  (4)信息市場具有雙重性

  信息市場既是滿足消費需求的、獨立的最終產品市場,也是信息商品交換的具體場所,又是滿足生產需求、寓於其他市場中的、無形的要素市場,體現著商品的交換關係。因此,信息市場基於其他市場又高於其他市場,具有雙重特性。由此,導致了信息市場的高風險性和高投機性。

  (5)信息市場壟斷因素的主導性

  這對於一次信息商品市場尤為突出,由於這類信息商品生產具有非重覆性,因而商品的獨占性決定了壟斷因素在信息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信息商品經營者可憑藉其壟斷地位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因此信息市場的管理尤為重要。

  (6)信息市場供求關係具有擴張性

  信息市場不同於物質市場,它不為經營者提供物質條件,也不為社會提供最終物質產品,但其運行對其他市場的價格和供求關係產生連帶影響,可以看做類似普通商品市場中價格一樣配置資源效應,引起物質商品供求關係的擴張。

  (7)信息市場的管理更具科學性

  由於信息商品承襲了信息的許多特征,例如,共用性、易複製性、依附性、時效性等,信息商品的交換必須有合理的價格制度和較強的法制系統作為保證。這就是說,信息市場的發育和發展需要有嚴格的科學管理,又由於信息商品有其物質載體,信息商品的交換往往連同其他非信息的物質商品交換結合進行,這往往會導致定價不合理、交易行為紊亂。又由於信息商品具有共用性,因此它常常容易被沒有支付費用的使用者無償使用。對某些信息商品實行專利價格制度就是為了確保信息商品的生產者和使用者各自的利益。由於信息商品具有時效性,因此,它在一定時間內可能價格較高,而過一段時間就有可能降價。鑒於上述種種情況,需要用一定的法規條例來維護信息商品的交換秩序,保護信息商品買賣雙方的利益。

信息市場的功能[2]

  信息市場是一種特殊的市場,它除了具備市場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一般市場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

  第一,實現信息價值的功能。信息商品的價值是生產該信息商品所花費的物化勞動活勞動的總和。只有通過市場上的買賣行為才能使信息商品的價值實現,從而使生產者的勞動耗費得到補償。

  第二,信息服務轉移功能。信息市場形成後,信息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參與流通和競爭。買方必然要對信息的可靠性、適應性、經濟性提出嚴格要求,而信息銷售者必須滿足這些要求,使信息達到相應規定的標準。另一方面,信息購買者為得到信息必須付出貨幣,當他付出貨幣後,信息的服務功能就歸他利用,信息的服務功能由賣者手中哼到買者手中。

  第三,信息反饋功能。這是指信息市場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信息服務活動對有關商品、科技及奠爭動所起的反饋作用。如通過對新產品的咨詢等服務活動,可以瞭解用戶對新產品的反響,從而改進新產品,使它變得更符合人們的需要

  第四,巨集觀決策服務功能。信息是決策的基礎,信息市場提供的大量市場信息是進行巨集觀決策的依據。政府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市場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經濟動態,從而作出科學的決策,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第五,促進信息加速流動的功能。信息的使用價值具有強烈的時效性,信息只能在一定時間內發揮作用。為此,必須加速信息的流轉速度。信息市場則一方面可以促進信息商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證信息的不斷新陳代謝,以新的更有效的信息取代失效的、過時的信息。

信息市場的作用[3]

  信息市場的發達程度是現代市場體系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市場的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信息市場有利於節約勞動時間,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信息生產和信息處理部門從物質生產部門中分化出來,成為專門化部門,使信息處理專門化,從而大大降低信息生產費用,節約勞動時問。

  (2)信息市場有利於推動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客觀上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及時、準確的信息以及對信息的正確處理,包括對商品、資本、人才、技術等信息的獲取與使用。信息市場不僅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重要的信息,而且為巨集觀決策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信息市場的發育與完善有利於開展國際信息交流。

  (3)信息市場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重要條件。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主要通過市場來瞭解有關產品供求方面的信息。科學、及時、準確的信息,為企業獲得經濟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持,而滯後、錯誤的信息則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信息市場運行機制[1]

  所謂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就是信息商品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形式,是由信息商品經濟決定的,是信息市場體系的傳導機制。

  從狹義上說,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是指信息市場上信息商品供求關係和價格變動對信息商品的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刺激或抑製作用。而從廣義上說,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可表述為:是信息商品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是商品經濟的規律(包括價值規律競爭規律貨幣流通規律)互相作用形成的對經濟過程的有機制約功能,具體表現為信息商品貨幣關係中的價格、供求、信貸利率等要素間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繫的關係。通過信息商品供求的變化、自由競爭價格波動,實現社會勞動在各信息部門之間按比例的分配

  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同物質市場運行機制一樣,主要由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三部分構成。在信息市場中,供求、競爭、價格等市場要素相互制約、互為目的,形成了特有的聯結系統和運轉方式。

  (1)供求機制

  與一般物質商品需求不同,信息需求是一種派生性的需求。信息商品用戶希望獲得潛在價值大、信息效用高的信息商品,從而為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用戶對信息商品的需求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在市場信息不完全的條件下,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在一定時間內無法通過無償形式得以滿足;其次,用戶的這類需求必須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信息市場中的用戶種類繁多,差異較大,需求特性呈現多元化狀態,但無論其具體形式如何,都可將其劃分為兩大類,即生產性信息需求和生活消費性信息需求。生產性信息需求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需求,而生活消費性需求則是指個人在生活消費中所產生的對信息商品的需求,這兩種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無法嚴格區分。在信息市場運行中,需求決定生產,信息商品提供者往往需要在對消費者做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地生產出適銷對路的商品。當然,供給也並非是完全被動的,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有效的生產與供給也能刺激消費。目前,我國的信息狀況是信息內容短缺,結構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供不應求和供過於求的局面在市場中並存。在這種情況下,強化供求機制、調整生產結構、增強供求雙方聯繫是推動信息市場良性運行的重要措施。

  (2)價格機制

  價格機制是市場運行機制中的核心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製作用的發揮都是藉助價格機制實現的。同物質產品市場相比,信息市場的價格機制相對薄弱一些。信息商品的特性決定了信息市場具有極強的動態性和變化性,用戶關註的並不是信息商品的價格,而是信息商品的內容和效益,即信息商品能否為購買者帶來超額利潤。當然信息市場價格的規範化問題仍需引起註意,信息交易中的暴利行為等各種不合理行為都將破壞合理的價格機制,從而使信息市場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

  (3)競爭機制

  競爭機制是市場機制的重要內容,通過競爭,市場的生產者可以取得目標市場,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信息提供者的數量、信息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信息生產者的信譽等都影響著信息市場競爭。可見,信息市場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通過市場競爭可以促使信息商品生產者合理配置資源,積極採用先進技術,降低成本,提高信息產品質量。競爭機制不僅使生產者的利潤增加,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利益,使用戶獲得了最大滿足。與其他市場競爭相比,信息市場競爭有其自身的特點。信息消費是一種“個性”的消費,信息商品用戶的需求是一種“個性”需求,因此具有多樣性、特殊性和針對性;信息商品的供給也具有方向性,信息商品的不可替代性較物質商品強,因此,信息市場的競爭不像物質市場那般激烈。然而,競爭終究是市場不可避免的,優勝劣汰法則始終控制著信息市場參與者,在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合理的競爭機制將保證市場雙方參與的有序性和方向性。

信息市場的營銷策略

產品策略

  產品市場營銷中最基本的因索,沒有產品進入市場流通,就無所謂的市場營銷,在產品方面我們要註意做到以下兩點:

  1.研究用戶需求和心理以提供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

  在我國信息市場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方面許多用戶找不到所需的產品,另一方面許多信息產品又閑置不用,這就形成了產品使用與用戶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就要求我們徹底瞭解用戶的信息需求,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並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方向,調整信息產品的結構,針對不同的信息用戶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

  2.重視提高產品質量和提供有特色的產品

  由於人們需求的多元化而要求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和更新商品,從而導致信息商品與信息需求產生了錯位。一些信息經營主體不顧自身條件,片面追求信息產品的種類,對產品只註重數量不在乎質量,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提供的產品明顯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註重用戶急需的、時效性強的信息商品的開發,多提供有特色的信息產品來滿足信息用戶的需要。

  3.註重產品創新品牌戰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經營主體的生存和發展取決於本身科技進步的快慢,而新產品又是科技進步的集中表現。因此,研究和探討產品創新戰略是每一個經營主體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法寶。美國著名的《商業周刊》分析蘋果電腦公司時指出:蘋果電腦公司的生存之道是創新求生存。“蘋果設計獎”競賽,每年在全球舉行一次,它在IT行業中為顧客提供造型更新穎、更具特色的產品,讓顧客願意多花一些錢購買,它的創新戰略吸引了國內外越來越多媒體的目光。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買方市場條件下,品牌越來越成為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邁向成功的護身符。註重品牌和形象可以使企業極具親和力,促進產品銷售,可以保護所有者的權益,它是經營主體重要的無形資產,有利於該主體進行營銷活動。

  由於服務戰略具有多樣性和不易模仿性等特點,因此,它具有相當廣闊的馳騁天地,尤其是對買方市場和飽和市場來說,服務能力越強,市場差別化就越容易實現,也越容易保持牢固的用戶關係。同時,服務戰略是長期的、根本性的戰略。然而國內許多的信息市場主體,沒有及時調整好心態,沒有意識到用戶是信息機構生存的第一要索,沒有意識到服務能給其帶來巨大的價值,在信息市場活動中,管理者沒有建立用戶需求的感測系統、效應系統和反饋系統模式。實施服務戰略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樹立積極的服務思想觀念,把對信息用戶服務、社會服務作為核心問題來抓。

  第二,樹立服務質量戰略觀念。信息經營者必須充分瞭解目標客戶的需求,並制定出有自己特色的服務戰略來滿足顧客需求

  第三,建立專門的用戶調研機構,保持對用戶需求高度敏銳的感覺能力;建立一套行為轉換保障機制,保證用戶需求轉化為管理決策和具體行為。

  第四,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方面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另一方面配置相對完善的有形設施,延伸服務的內容。

  第五,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做好服務人員的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把服務質量作為一個主要著眼點來抓,把服務質量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只有這樣才能在信息市場中游刃有餘,贏得更多用戶最大限度的滿意。

  在信息市場中,價格是信息商品的內容和服務質量的貨幣表現。信息商品的價格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信息機構和信息用戶的經濟效益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對信息市場的供求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信息市場中採取不同的價格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不穩定性價格策略

  由於信息需求及環境的變化,造成信息系統服務相對不穩定,使信息機構的管理和經營效果都受到波動和影響,出現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現象。為解決這些問題,應採取不穩定性價格策略,進行靈活收費。信息產業收費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功能的不同服務方式也有所差別。一是在特殊時間服務價格低於正常服務,比如電信服務:撥打固定電話0.2:/min,後來電信部門推出夜間優惠服務,在晚9:0o—早7:00時間段可便宜O.O5min。二是對信息產品受益面大,支付能力強的信息用戶收費較高,比如無線尋呼服務:2O世紀9O年代中晚期在我國一些大城市開展尋呼E—mall服務,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雙向尋呼。上海國脈同美國通用無線聯合開通了此業務,並通過與上海證交所合作,給廣大股民帶來極大的驚喜,當然開展此業務價格不菲。

  2.使用效果價格策略

  目前,一些大型綜合性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都開展了信息參考服務,根據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信息的知識含量、信息處理及服務的工作量、輸出信息的質量和使用效果提供有償服務,收取一定的咨詢費。

  3.免費價格策略

  在一些信息服務過程中,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或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參與,使用無償服務方式。比如學校圖書館目前有清華同方資料庫、CNKI資料庫、金報興圖數字圖書館、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等信息資源,學生可以免費查閱,必要時工作人員還要提供咨詢和幫助。

競爭策賂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企業的營銷處於不斷的競爭過程之中。有競爭才有市場,有了競爭,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信息社會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網路製造的虛擬信息使物理資源的作用弱化;另一方面,信息服務市場機制已然形成,各種信息服務機構只有依靠富有創意的服務和先進的技術才能維護自己在競爭中的地位。因此,信息市場經營者在制定營銷戰略時,必須規劃自己的競爭策略

  1.優勢戰略

  優勢戰略的核心是向信息客戶提供獨特價值的信息商品。如果信息商品提供者能在品種、技術、性能、服務、銷售網路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越性,就可以很好地防禦競爭對手,在同業競爭中很好地建立起防禦屏障,有獨特價值的信息商品肯定備受青睞,在信息市場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2.資源利用戰略

  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信息資源和技術資源上。若要提高信息資源的競爭力就要充分開發國內資源,加大資源建設的力度,既要做到資源的區域化共建共用,又要與國際接軌,側重於資源的共建;在技術資源競爭機制上,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信息產品的深加工,更深層次地挖掘信息內容,培養高素質的信息工作人員,提高他們駕馭信息市場的能力。

促銷策賂

  通過信息商品的促銷和推廣活動,能夠把信息產業的產品、服務、價格、信譽、形象、交易方式等相關信息傳遞給目標市場,刺激消費者,促進生產,促進消費,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營銷推廣

  營銷推廣是信息商品的經營者為了在短期內提升銷量或銷售收入採取的促銷措施。比如舉辦信息發佈會、技術成果展覽會、信息集市等,通過信息產品的展示、演示,擴大信息商品市場的覆蓋面,使對方對商品的技術性能、使用價值以及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所認識,引起購買方的註意,最終促成信息商品的成交。

  2.公共宣傳

  公共宣傳是信息商品的經營者利用新聞媒體和大量的宣傳工具傳播有關信息和宣傳信息商品,吸引需方主動購買其產品。公共宣傳主要有3種方法:一是廣告銷售法,通過電視廣告印刷廣告、宣傳手冊、視聽材料等手段及時向目標市場發出信息,進而推動信息商品的銷售。二是邀請銷售法,邀請購買方參加各種研討會、年會、信息發佈會,定期開展各種技術講座,使對方對自己的商品有所瞭解,加深對產品的印象。三是綜合銷售法,深入目標市場,與需方建立公共關係,與之聯營,與之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做到利益共用,風險共擔

  3.人員推銷

  人員推銷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促銷手段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員推銷的內容不斷擴充,成為現代營銷一種重要的傳播促銷方式。人員推銷的優勢在於供需雙方隨時可以進行互動,它註重人際間的溝通和交流,便於潛在的消費者深入瞭解產品,產品供給方既可以根據目標對象的要求及時調整促銷方式,又可以把需方的意見和市場需求動態迅速反饋給信息商品的供給方,以利於他們適時調整商品的結構和營銷策略

我國信息市場的發展

  一、在改革開放環境中起步

  從國際社會發展的歷史角度看,信息市場的起步和演變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7世紀以前的“隱性階段”。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信息的流通是包含在物質商品的流通當中,信息本身還未形成商品,它僅僅是物質商品交換的一種附屬形成。第二階段為17—20世紀前葉的“萌芽階段”。由於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信息產品開始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領域。但市場供求範圍與市場規模還比較小,信息市場只能是一種雛形。第三階段為全面興起和發展的階段。二戰後,專門從事信息生產和信息交易的信息產業應運而生。特別是50年代以來,由於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採用,信息量成倍增長,信息需求範圍不斷擴大,與物質經濟相對應的信息經濟已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市場開始逐步走上完善、成熟、繁榮的新階段,即第四階段。

  我國商品經濟由於歷史的原因,發展一直相當緩慢,加上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限制,就連物質商品市場都十分匱乏,何談信息市場?真正“既有場也有市”,是在1978年和1979年,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學大會以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商品經濟迅猛發展,科技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威力開始顯示出來,信息市場由“隱性”過渡到“萌芽”階段。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的全面發展,信息需求十分旺盛,信息業務從原有計劃經濟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開始走上商品化、市場化的軌道。短短幾年時間,全國各地建立起國營、民辦、中外合資的信息咨詢公司、信息開發公司、專利事務所幾千家,作為專門職業的信息經濟人大量產生,信息服務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它們在原有的有償服務基礎上向全方位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信息市場的全面興起。

  二、在商品經濟大潮中發展

  由於商品經濟繁榮促使信息市場供求旺盛的內部動因,由於政策保證、技術保證、條件保證等外部環境的促進,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信息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我國特點和廣大用戶實際需要,固定型、通訊型、臨時型、流動型等信息市場都發展很快。固定型信息市場有著固定的經營機構和交換場所,進行長期的信息交易活動,如我國原有的4O0餘個科技信息機構。這些機構的有償服務項目逐步上水平、上規模,其中約半數已形成實際上的固定型信息市場。到1995年底,我國科技信息機構由於有效的市場開拓,其經營性收入已達到國家事業費投入的1/2。除此之外,各部委、各省市還建立了大型、固定的信息市場2O餘個。通訊型信息市場採用電話電報和電腦網路來進行信息交流交易。國際互聯網的開通為網路資源開發利用和增值服務創造了條件,已形成聯機網路信息市場。

  2.信息交流內容豐富多彩。商品經濟快速發展,除原來的科技內容外,經濟、貿易金融、法律、統計企業診斷與評估、國際市場分析等,都成為信息市場上交流交易的內容。聯機聯網信息檢索與查詢。定向定點定題服務,信息發佈會與交易會,技術推廣與招標等手段廣泛採用,市場的觸角已伸向物質產品市場期貨市場技術市場金融市場人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等。

  3.電子信息市場蓬勃興起。電子信息市場是伴隨著當代新技術革命浪潮而發展起來的,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就是典型一例。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信息提供與服務開始從手工和印刷媒體為主向電子傳輸方式轉移,軟體開發和銷售在電腦產業基礎上走上獨立發展軌道。技術市場與信息市場緊密結合,形成了中國信息業發展的新浪潮。

  三、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完善

  黨中央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國民經濟信息化,發展信息技術、信息產業、信息市場已成為我國總體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被列入我國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今後我國信息市場將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建設中不斷培育和完善,進一步發揮它在物質商品市場和各類生產要素市場中的先導作用。

我國信息市場的發展特點

  我國信息市場的發展主要開始於2O世紀8O年代。自1980年8月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信息交易的機構—沈陽技術服務公司成立至今,全國共有各類信息市場2O多個。它們為我國的國民經濟信息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國的信息市場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信息需求日益增長

  由於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高漲,世界市場上對信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激增。在我國.不論是居民還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對信息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欲望日益高漲,而且需求的實現水平大為提高。有數據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月人均信息產品及服務支出的增長幅度已高於月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水平.也高於食品、衣著消費的支出水平。從政府和社會組織需求來看,對投資信息商品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二)信息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據信息產業部預測,中國信息產業今年將有1萬億元的市場規模,2005年將達到3萬億元。根據1 996年1O月對上海、天津、南京等12個省市的調查.在1992年大發展之後至1996年期間.新進入信息市場的企事業單位數量仍以年平均2O一25% 的速度增長。上海市發展最快,1990年進入信息市場的企事業單位僅有1034家,1995年達到7707家,五年增長了6673家,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高達129.1。

  (三)信息市場競爭激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當Internet進人中國後,國內信息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海外企業也競相進人中國市場。如美國微軟公司去年授權武漢四通軟體工程公司,就其windows NT中英文版與四通的商業進銷存軟體進行捆綁銷售,以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

我國信息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就總體而言,我國的信息市場還處於起步和建設階段,發展很不平衡。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主體不規範

  由於信息市場涉及到各行各業,而大部分企業和事業單位卻各自為政,信息市場缺乏一個統一的權威性的管理部門,從而導致重覆建設、信息資源閑置與浪費以及用戶信息需求嚴重短缺的現象。另一方面,信息網路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網路之間不能互連,使得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共用。目前,我國的公用數據網的利用率僅有15%,聯網的電腦只有3%。同時,政府在對信息市場的發展和約束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協凋,信息市場的發展規劃不統一,很大一部分是自發發展的。加之我國信息商品沒有一個合理的價格體系,從而使得市場交易行為不規範。

  (二)對發展信息市場缺乏必要的認識,信息意識較差

  沒有信息意識,就根本談不上信息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人們對信息市場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地位缺乏足夠的認識.不重視信息市場的發展,信息市場觀念淡薄.從而導致信息資源的開發建設滯後,信息資源的利用很不充分,人們很少願意下大功夫去挖掘信息中蘊藏的重大財富。據報道.我國每年用6000萬美元引進的10萬種圖書和2.2萬種期刊,有近70%無人問津,這與人們的信息意識較差是分不開的。

  (三)信息流通渠道不暢通

  在我國,由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都比較落後,從而使得我國在信息採集、傳遞和使用方面的專業化和共用程度低。據調查,北京地區信息資料庫的20%為上級服務,30 為本部門服務,只有5 對社會開放。顯然.由於信息資料庫的開放程度低,從而在很大程度使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浪費而無法進入信息市場。同時,我國在電子圖書館建設方面缺乏投入的力度,也就嚴重阻礙了信息的流通。

  (四)對國際信息市場的開發不夠

  信息市場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開發國內外兩個市場。在大力加強開發利用國內信息資源的同時,也需要大力加強對國外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現在.我們的信息產品及服務出口極小.很不利於讓世界瞭解中國,很不利於中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擴大國際市場占有份額。信息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我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不僅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而且還有12億多勤勞聰明的人民,我們應當而且完全可以為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豐富的信息產品與信息服務。對此,政府應有深刻的認識,並給予高度的重視,對信息商品及服務的出口給予鼓勵。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金海衛編著.信息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 白永秀 張曉芝.中國現代市場體系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
  3. 龐柏林主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科學出版社,2011.0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市場"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