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信息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目錄

信息化的定義

  信息化是20世紀末期以來,中文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概念之一,在英文一般對應“Informatization”或“Informatisation”。 “信息化”用作名詞,通常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特別是促成應用對象或領域(比如企業或社會)發生轉變的過程。例如,“企業信息化”不僅指在企業中應用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深入應用信息技術所促成或能夠達成的業務模式組織架構乃至經營戰略轉變。“信息化”用作形容詞時,常指對象或領域因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所達成的新形態或狀態。例如,“信息化社會”指信息技術應用到一定程度後達成的社會形態,它包含許多只有在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才能達成的新特征。

  在中國對“信息化”概念較為正式的界定,可參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1],其敘述如下: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

  作為對發展狀況的一種描述,信息化是指一個地理區域、經濟體或社會不斷發展為以信息為基礎(或者說,基於信息)的程度,也就是說在其信息勞動力規模方面的提升程度。使用該術語的靈感來自於Marc Porat對於人類文明時代類別的劃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以及信息時代(1978)。信息化相對於信息時代,也就相當於工業化相對於工業時代。對於時代類別的劃分,有人曾經做出這樣描述:

農業時代為我們的世界帶來了農業化。工業時代的作用之一是引起了農業的工業化。信息時代則是導致了農作物工業的信息化(Flor, 1993)。

The Agricultural Age has brought about the agriculturization of the planet. The Industrial Age has caused among other thing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resulted to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Flor, 1993).

  這條術語大多用在有關國家發展的上下文之中。Everett Rogers將信息化定義為:以新的通訊技術為手段,進一步推動一個國家的發展,使其逐漸變為信息社會的過程。不過,諸如Alexander Flor之類的一些觀察家則曾經針對信息化對於傳統社會的負面影響提出過警告。

  最近,在信息化方面,技術決定論觀點得到了突出強調。德州農工大學的Randy Kluver將信息化定義為:萬維網及其他通訊技術等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經濟關係和社會關係,以致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文化和經濟方面種種障礙的過程。目前,Randy Kluver還將這一概念擴展到涵蓋公民和文化領域。他認為,信息化是一個由此信息與通訊技術將會塑造文化和公民領域的過程。

  G. Wang將她所謂“信息化”的同一現象描述為:一種變化的過程,且該過程具有如下兩個特點:

  • 對於信息化和信息技術加以運用,以致它們成為控制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方面發展的主導力量;
  • 信息生產和傳播在其速度、數量和普及程度方面史無前例的增長。

  信息化是一個國家由物質生產向信息生產、由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動態的、漸進的過程。與城鎮化、工業化相類似,信息化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變換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信息資源越來越成為整個經濟活動的基本資源,信息產業越來越成為整個經濟結構基礎產業信息活動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信息化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從4個方面理解其涵義:

  • 首先,信息化是一個相對概念。它所對應的是社會整體及各個領域的信息獲取、處理、傳遞、存儲、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 其次,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中的概念。信息化是向信息社會前進的動態過程,它所描述的是可觸摸的有形物質產品起主導作用向難以觸摸的信息產品起主導作用轉變的過程。
  • 再次,信息化是一個漸進的動態過程。它是從工業經濟信息經濟、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逐漸演進的動態過程,每一個新的進展都是前一階段的結果,同時又是下一發展階段的新起點。
  • 最後,信息化是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興的最具有活力和高滲透性的科學技術。

“信息化”的起源

  “信息化”概念產生於日本。 1963年,日本學者梅倬忠夫在《信息產業論》一書中描繪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會”的前景,預見到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會引起一場全面的社會變革,並將人類社會推入“信息化社會”。1967年,日本政府的一個科學、技術、經濟研究小組在研究經濟發展問題時,依照“工業化”概念,正式提出了“信息化”概念,並從經濟學角度下了一個定義:

“信息化是向信息產業高度發達且在產業結構中占優勢地位的社會——信息社會前進的動態過程,它反映了由可觸摸的物質產品起主導作用向難以捉摸的信息產品起主導作用的根本性轉變”

  Simon Nora和Alain Minc在他們發表的報告《L'Informatisation de la société: Rapport à M. le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之中創造了術語“Informatisation”(原義為:電腦化協會:給法國總統的報告)。1980年,這份報告被譯成了英文,即《The 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f France》。然而,Minc在其198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之中則傾向於採用“Informatisation”,而不是“computerization”(電腦化)。

  在上述1978年那份報告發表之後,法語、德語和英語的主題文獻之中就採納了這一概念,並且將其拓寬到包括更多的方面,而不僅僅是電腦和遠程通信。

  在國內信息化一詞的廣泛使用是在實行改革開放、確立現代化目標這一大背景上發生的。關於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國學術界和政府內部作過較長時間的研討。比如,有的認為,信息化就是電腦、通信網路技術的現代化;有的認為,信息化就是從物質生產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向信息產業占主導地位社會轉變的發展過程;有的認為,信息化就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演進的過程,如此等等。1997年召開的首屆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將信息化和國家信息化定義為:

  “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並使之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國家信息化就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實現國家現代化進程。”

  會議還併進一步指明,實現信息化就要構築和完善由6個要素構成的國家信息化體系。這6個要素是: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建設國家信息網路,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發展信息技術和產業,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信息化的內容

  信息化構成要素主要有:信息資源信息網路信息技術信息設備信息產業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標準信息應用信息人才等。從內容層次看,信息化內容包括:核心層、支撐層、應用層與邊緣層等幾個方面。從產生的角度看,信息化層次包括:信息產業化產業信息化產品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社會信息化

  (1) 信息設備裝備化。即各級組織、機構、團體、單位主動地將越來越多的電腦設備、通信設備、網路設備等應用於作業系統,輔助作業順利完成。

  (2) 信息技術利用化。如利用信息獲取技術(感測技術遙測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光纖技術、紅外技術、激光技術)、信息處理技術(電腦技術、控制技術、自動化技術)等,以改進作業流程,提高作業質量。

  (3) 信息內容數字化。一方面將設計信息、生產信息、經營信息、管理信息等各類作業系統信息生成和整理出來;另一方面使上述各類信息規範化、標準化或知識化,最後進行數字化,以利於查詢和管理。

  (4) 信息服務完善化。建立起信息服務體系,比如聯機服務、咨詢服務、系統集成等。通過信息服務將信息設備、信息技術、信息內容形成一個整體,並使其發揮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功效。

  (5) 信息人才遞增化。加強對各類信息人才的培養與重視,使信息人才的比重日益增加。信息人才的形成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原有的信息工作人員能力的自我提升, 使其快速掌握現代信息知識,比如電腦操作、聯機檢索、上網查詢等;另一方面是投入資金直接培訓新手。同時給全體人員普及信息知識,使人們能逐漸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

  (6) 信息投資傾斜化。在每年的財政預算投資計劃中,對信息化的投資給予傾斜,重點支持信息人才的培養、信息設備的裝備、信息技術的利用、信息內容的開發和信息服務體系的完善,有目的、有計劃地快速推進信息化建設

  (7) 信息政策封閉化。儘快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條例,並日益使這些政策相互完善,不留漏洞,為各項信息工作提供指導和規範。這樣,既可引導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又可確保信息安全,杜絕虛假、有害信息的傳播。信息設備裝備化、信息技術利用化、信息內容數字化、信息服務完善化等四化,一方面由信息投資傾斜化、信息人才遞增化所推動、所實現;另一方面通過自身的發展不斷產業化,即信息產業化。而信息政策封閉化則為上述六化的實現與完成提供良好的約束機制和外部環境。

信息化的層次

  (1) 產品信息化。產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含兩層意思:一是產品所含各類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質比重日益降低,產品日益由物質產品的特征向信息產品的特征邁進;二是越來越多的產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產品具有越來越強的信息處理功能。

  (2) 企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指企業在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經營等多個環節中廣泛利用信息技術,並大力培養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務,加速建設企業信息系統

  (3) 產業信息化。指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廣泛利用信息技術,大力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建立各種類型的資料庫和網路,實現產業內各種資源、要素的優化與重組,從而實現產業的升級。

  (4) 國民經濟信息化。指在經濟大系統內實現統一的信息大流動,使金融貿易投資、計劃、通關營銷等組成一個信息大系統,使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經濟的四個環節通過信息進一步聯成一個整體。國民經濟信息化是各國急需實現的近期目標

  (5) 社會生活信息化。指包括經濟、科技、教育、軍事、政務、日常生活等在內的整個社會體系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各種信息網路,大力開發有關人們日常生活的信息內容,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拓展人們的活動時空。等社會生活極大程度信息化以後,我們也就進入了信息社會。

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信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很多學者都對此進行了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論述:一種是將信息化的作用概括為支柱作用與改造作用兩個方面;另一種是將信息化的作用概括為先導作用、軟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與優化作用等五個方面。這些觀點對我們充分認識信息化的經濟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此不可忽視。信息化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信息產業的經濟作用予以體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產業的支柱作用

  信息產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支柱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信息產業以3倍於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不斷攀升,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不斷提高,間接貢獻率穩步提高。(2)信息產業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到2005年年底,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比重將超過30% ,其在國家外貿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各產業中位居前列,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

  二、信息產業的基礎作用

  信息產業是關係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通信網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網路與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和軟體業是確保網路與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2)信息技術和裝備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科技、經濟、軍事主導權和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

  三、信息產業的先導作用

  信息產業是國家經濟的先導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4個方面:(1)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社會再生產的基礎。(2)信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帶動其他高新技術產業騰飛的龍頭產業。(3)信息產業的不斷拓展,信息技術向國民經濟各領域的不斷滲透,將創造出新的產業門類。(4)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縮短技術創新的周期,極大提高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

  四、信息產業的核心作用

  信息產業是推進國家信息化、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3個方面:(1)通信網路和信息技術裝備是國家信息化的物資基礎和主要動力。(2)信息技術的普及和信息產品的廣泛應用,將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3)信息產業的發展大量降低物資消耗交易成本,對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集約型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信息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信息產業在總量上具有相當規模,但總體規模小,質量並不高。在經濟發達國家,信息產業已成為第一、第二大產業,而中國信息產品製造業在全國工業行業中僅排7到8位。中國信息產業的總量水平也較低,目前僅接近於1990年前後新加坡、英國的水平。在全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份額中,美國占30% 以上,H本占20% 以上,而中國僅占3.5%。1998年,中國信息產業的總量僅是美國的8% ,日本的10% ,遠不足以與世界信息產業強國進行競爭。

  2.總體技術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差。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信息技術水平相比,中國技術水平的差距主要是技術創新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極為不足,信息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中國VCD產量雖然居世界第一位,但VCD的關鍵元器件解碼晶元和機芯卻都需要進口;中國彩色電視機的批量生產國產化率已在95%以上,但晶元和顯像管的技術卻掌握在外國企業手裡。此外,中國國產集成電路生產水平不高,產品檔次很低,市場占有率僅為20% ,高檔產品無力生產,也只能依賴進口。到目前為止,晶元、軟體、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核心軟體等一些關鍵技術,仍由發達國家所主宰,業已成為制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自主發展的主要瓶頸

  3.信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結構性矛盾仍然未能從根本上得到緩解。電信支撐網建設和業務發展滯後於通信能力發展;通信產品製造業發展又滯後於網路建設,缺乏統籌規劃,發展協調不夠。郵政的資產結構、業務結構不合理,基礎業務增長緩慢,業務拓展和市場開發比較薄弱,網路佈局及服務手段、管理體制及經營機制還不適應市場需要。電子行業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突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巨集觀調控,一些地區和部門爭上熱門產品、盲目投資和重覆建設的現象屢禁不止。特別是近年來,在VCD、移動通信、手提電腦等製造設備方面,存在品牌過多、分散經營、產品雷同、重覆生產的不正常現象,既浪費了有限的資源,也不利於企業競爭。

  4.出口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低,營銷能力較弱。中國信息產業出口從總體上看,仍處於粗放型和勞動密集型階段。雖然近幾年中國信息技術產品在不斷優化,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從根上本扭轉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目前的兩難境地是:出口電子產品多數屬於低檔次的、低附加值的產品,而進口的電子產品則多數屬於高檔次的、高附加值的產品。1998年,中國出口的有線電 話機平均單價為12.23美元/台,而進口電話機平均單價則高達190.35美元/台,進口平均單價是出口平均單價的15.56倍。與境外的信息企業營銷能力相比,中國信息營銷能力還有很多不足:營銷體系不健全;進出口權還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場占有的層次較低。

  5.信息技術發展相對滯後,開發能力明顯不足。中國基礎信息技術產業和軟體產業技術水平還很落後,不少產品設計技術與生產技術要依賴進口才能解決。有相當比例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還處於引進和模仿階段,自主創新生產比重還相當低。致使一些尖端產品與美國、日本相比至少落後10年以上,一般信息技術要相差2—3個發展階段。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加大了電子信息產品的投入,但開發能力仍然嚴重不足。研究開發經費的比例偏低,嚴重製約了中國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阻礙了電子信息產品檔次的提高和附加值的增加。此外,電子信息產品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也很低:一般發達國家都在75% 以上,而中國目前的轉化率僅為15% 。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