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於2009年註冊,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是一家非盈利的國際性會員組織機構,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倫敦設有代表處。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名會員組織單位,主要包括棉花種植單位,棉紡織企業和零售品牌。
這一組織中的會員主要包括棉花種植單位,棉紡織企業和零售品牌。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品牌,包括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彪馬(Puma)、迪卡儂(Decathlon)、沃爾瑪(WalMart)、迅銷(Fast Retailing)、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傑克瓊斯和ONLY的母公司綾致集團、H&M等。
BCI官網稱,BCI的存在,是為了使全球棉花的種植及生產更有利於棉農,更有利於種植環境,更有利於該產業的未來發展。[1]
BCI脫胎於2005年世界棉花基金會(WWF)一次圓桌會議的倡議,隨後擴展到世界多國。它們自己宣稱,其主旨在於使全球棉花的種植及生產更有利於棉農,更有利於種植環境,更有利於該產業的未來發展。
事實上,BCI號稱是一個非盈利組織(NGO),即產業類的NGO,它制定了相關標準,要求會員必須使用它們認為符合標準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標識。BCI提倡的核心理念是,更好的生產方式。因此,帶有“良好棉花”弔牌的服裝,並不意味著採用了品質更好的棉花。
“良好棉花發展,其主旨在於使全球棉花的種植及生產更有利於棉農,更有利於種植環境,更有利於該產業的未來發展。”
H&M事件[2]
據央視網消息,2021年3月24日,H&M集團在網站發佈的一份聲明引發關註。這份聲明寫道: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註。聲明中,H&M集團表示,不再使用未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許可的新疆棉,此舉引發眾怒。
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稱,近日,個別國際行業組織和跨國企業基於虛構的謠言,抵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棉花和相關產品,並就此發表聲明、終止合作、取消許可。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嚴重關切
安踏宣佈退出[3]
繼H&M事件發酵後,2021年3月24日,安踏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註意到了近日BCI發表的聲明,並對此事嚴重關切,我們正在啟動相關程式,退出該組織。聲明還稱,安踏一直採購和使用中國棉產區出產的棉花,在未來也將繼續採購和使用中國棉。
BCI作為認證棉花生產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非盈利環保組織,在西方,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選擇品牌的重要衡量因素--不少歐美消費者聲稱,他們只購買貼有環保標簽的產品。
2019年,安踏為了擴展海外市場,也成為了BCI的一員。但在BCI聲明會員不能使用未經BCI許可的新疆棉後,安踏已啟動退出BCI組織流程。
與傳統的模式不同,BCI通過會員制及平臺管理,在平臺交易的不是棉花,而是BCI獨創的BCCU(良好棉花額度)。
而BCI良好棉花的標準,是自2011年BCI通過其全球標準,即更好的棉花標準體系,定義了一種更可持續的棉花種植方式。該標準包含了六個關鍵原則,提供了更好棉花的全球定義:
1.更好的棉花是由那些儘量減少農作物保護措施的有害影響的農民生產出來的。
2.更好的棉花是由那些有效用水並註重水資源供應的農民生產出來的。
3.註重土壤健康的農民才能生產出較好的棉花。
4.保護自然棲息地的農民生產出更好的棉花。
5.更好的棉花是由關心並保持纖維質量的農民生產出來的。
6.更好的棉花是由提倡體面工作的農民生產出來的。
BCI的具體流程,舉個例子,一家終端服裝品牌只要經過申請購買了BCCU額度,其產品中即使完全不用良好棉花,仍然可以使用良好棉花的弔牌。理由是,該公司通過購買BCCU額度對良好棉花的種植加工環節做出了貢獻。
再舉個例子,從軋花廠到面料生產企業,在沒有良好棉花額度的情況下,只要擁有適合生產BCI訂單(不一定真正含有良好棉花)的原料,仍然可以按照訂單進程生產,然後可在交貨後的4個月內採購相應的BCCU完成額度轉讓即可,這就是BCI的預售原則,最大預售額度可達500噸。這項原則大大方便了BCI訂單的實際操作。
另外,良好棉花的認證與有機棉的認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思路。有機棉的認證涉及非常複雜而專業的細節,操作繁瑣,認證成本較高,從而導致運作比較複雜。而BCI認證只需認證棉花生產過程,可操作性更強。
BCI十年來的運作貫穿於“品牌——面料——紗線——棉商——棉農”的全過程。終端品牌。通過BCI弔牌,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也有利於產品銷售。事實上,很多世人熟悉的如H&M、阿迪達斯、優衣庫等知名大牌,皆是BCI創辦初期深度介入合作的企業,也推動BCI發展的重要力量。
- 長期目標
1.展示生產“更優棉花”給棉農帶來的固有利益,特別是經濟上的盈利能力。
- 環境
2.減少用水和農藥對人類和環境健康的影響。
- 社會
5.促進更多關於棉花可持續性生產的全球知識交流。
6.提高棉業供應鏈的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