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鐵礦石談判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2010年度鐵礦石談判——鐵礦石三巨頭暫停與中國談判 現貨價翻倍目錄 |
2009年度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而按照以往的慣例,2010年度的鐵礦石談判將於今年四季度開始,種種跡象表明,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極有可能不同於往年。
- 鐵礦石三巨頭暫停與中國談判 現貨價翻倍[1]
一位鋼鐵行業管理人士2010年03月12日對道瓊斯通訊社稱,全球鐵礦石生產商已暫停與中國關於年度鐵礦石基準價格的談判。這一舉措令年度鐵礦石基準價格機制承受更大壓力,在這一機制下全球生產商每年都要和亞洲客戶確定大宗鐵礦石供應的單一價格。但是一些行業消息人士指出,鐵礦石生產商的上述舉動可能只是談判技巧。
該拒絕透露姓名的高管稱,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在年度談判中通過口頭通知的形式向中國談判方,要求把2010年的基準價格提高90%,不過沒有作出書面提議。新的合同年始於2010年4月1日,但近年來價格談判總是拖後很久才能結束。該高管稱,淡水河谷公司和中國談判方的磋商已經中止,原因是淡水河谷的要價過高。而巴西當地媒體2010年03月11日報道稱,淡水河谷退出是因為中國的報價過低。該高管還稱,英澳礦業公司力拓和必和必拓也暫停了談判。另外一位消息人士昨天表示,剖析力拓近來的表現可以為觀察人士提供一個信號,即在今年的談判中,該公司沒有與中方進行有實質意義的溝通。
礦業公司2010年在大力推動鐵礦石基準價格接近現貨價格。2010年03月12日的現貨價格報138美元/噸,較2009年的基準價格翻倍。
- 鐵礦石進口量減少談判再現“倒逼”[2]
2010年02月03獲悉,寶鋼再次成為鐵礦石談判的主角,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已悄然展開。此前有媒體披露說,力拓已與日韓完成首輪談判,前者要求2010年鐵礦石長協價格在2009年的基礎上漲價40%左右。鋼鐵專家徐向春告訴記者,如果三大礦山對明年的長協礦供應量都進行縮減,鋼廠必須在現貨市場補充採購鐵礦石,直接後果是現貨需求猛增,現貨市場價格出現節節攀升的局面。這樣一來,三大礦山必然會以現貨價格為基準提高談判要價。西本新幹線資訊總監盛志誠分析,新一年度的鐵礦石談判正在進行中,必和必拓等礦山三巨頭採取了冷處理與中方的談判,尋求與日韓密切接觸的策略,企圖重走過去的老路,通過與日韓企業敲定 2010年度首發價,“倒逼”中國企業接受高價。
- 2009鐵礦石進口猛增逾四成[3]
2009年全年進口鐵礦石進口同比猛增超過四成。
隨著去年12月份鐵礦石進口數量的公佈,2009年全年進口鐵礦石的數據也最終出爐,全年進口鐵礦石同比猛增超過四成,並且價格也在連創新高,這非常不利於新年度的鐵礦石長期價格談判。
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16萬噸,高於11月的510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也超過80%,並且創下歷史次高水平。
而去年全年,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8億噸, 同比增長41.6%。
- 鐵礦石巨頭拋棄中國先與日韓進行談判[4]
2010年1月14日早間消息 華東一家鋼企高管今天告訴新浪財經,國際三大礦山公司去年底以來確實未與中方進行實質的談判接觸,因為中方尚未認可2009年度的長期協議基準價格,三大礦山已經與日、韓鋼企開始談判。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昨日在國際鋼協年會間隙表示,中鋼協希望確定專門針對中國的鐵礦石價格,而不是跟隨其他亞洲鋼鐵企業與國際礦山所簽定的價格。協會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控制超量進口鐵礦石和加強進口許可的管理。
- 力拓第四季度鐵礦石產量上升49%[6]
北京時間1月14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力拓(Rio Tinto)今天公佈,該公司09年第四季度鐵礦石產量上升49%,銅礦開采量上升36%。
力拓CEO艾博年(Tom Albanese)表示:“由於各國經濟刺激舉措規模開始下降,我們對全球經濟狀態繼續持謹慎態度,不過我們大多數的關鍵大宗商品產品都已經出現複蘇。”
他還說:“受中國需求處於高水平推動,第四季度鐵礦石產量非常強勁。”
- 武鋼獲得首個海外鐵礦石中國定價[7]
2009年11月18日從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獲悉,武漢目前已與委內瑞拉礦業集團公司簽署了一份“五方協議”,達成了一個遠低於2009年鐵礦石長期協議價的價格。
- 中國代表:中鋼協
中鋼協是中國鋼鐵行業全國性行業組織。現有團體會員單位206個,個人會員10人。其主要會員有寶鋼,鞍鋼、河北鋼鐵集團、首鋼、山東鋼鐵集團等。
- 日本代表:新日鐵
新日鐵是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也是世界大型鋼鐵公司之一,總公司在東京。1970年3月,八幡、富士兩家公司合併,誕生了新日本鋼鐵公司,簡稱新日鐵。
- 南韓代表:浦項制鐵
南韓浦項制鐵公司(POSCO)成立於1968年,為全球最大的鋼鐵製造廠商之一,每年為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的用戶提供二千六百多萬噸鋼鐵產品。
- 歐洲鋼企
歐洲鋼鐵工業聯盟是歐洲主要鋼廠的代表,歐洲鋼鐵工業的年營業收入達2000億歐元以上,每年可產鋼2億t以上。2008年歐盟共進口了約1.25億噸鐵礦石。
力拓礦業集團於1873年在西班牙成立,總部設在英國,是一家英國和澳大利亞雙重上市的公司。集團是全球第二大鐵礦石供應商,目前也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商。
全球最大的礦業集團必和必拓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鐵礦供應商。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採礦業公司,其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
FMG集團已和35家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簽訂了10年以上的長期供貨協議,每年對華供應近1億噸鐵礦石。2007年寶鋼和FMG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澳西部儲量為10億噸的磁鐵礦。
中國力保30%底線仍被動[8]
據瞭解,此次中方的談判的價格底線是漲幅不超過30%。但考慮到國內鋼鐵業的實際情況,這樣的目標極難實現。
今年1月27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巨集任在2009年工業和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介紹,2009年我國進口鐵礦石6.3億噸,同比增長 41.6%,對外依存度從2002年的44%升至69%。也就是說,我國所用鐵礦石近七成來自海外進口。業內專家表示,這正是我國在中外鐵礦石談判中數年來無法掌握話語權的根本原因。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其最新報告《2010年中國鋼鐵形勢分析與預測》中預計,2010年國內鋼鐵產能將繼續增加。2009年,中國鋼鐵產能約為7億噸,為歷史新高。
牽動全國鋼鐵行業甚至影響到整個中國巨集觀經濟的新一輪鐵礦石談判現在正在進行中。據悉,寶鋼和武鋼等鋼企代表已經在新加坡和力拓等全球三大鐵礦石巨頭進行談判,而2009年主導該談判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今年只能“退居二線”。
- 談判模式回歸寶鋼主導
據瞭解,2009年底,鋼鐵企業召開了一場鐵礦石談判準備工作會議,在該會議上,寶鋼再次被明確指定為談判代表。對此,“我的鋼鐵網”副總經理賈良群表示,如果沒有誰能改變結果,讓鋼鐵企業自身來談,更切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寶鋼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 或被迫跟隨日韓價格
2009年中鋼協強硬的態度並未能成功確立起一個“中國價格”,2010年回到談判桌上的寶鋼等鋼企要實現這一目標似乎更加困難。
有消息透露,目前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這三家全球礦業巨頭只與南韓和日本等其他亞洲客戶談判鐵礦石基準價格,而對中國企業採取“愛談不談” 的姿態,冷落中國客戶。而有接近上述礦業巨頭的澳大利亞礦商稱,在今年鐵礦石談判開始時,日韓鋼企已認同鐵礦石漲價趨勢,雙方博弈的地方在於漲價幅度。力拓目前已與日韓完成首輪談判,前者要求2010年鐵礦石長協價格在2009年的基礎上漲價40%左右。而日韓目前雖未接受,但是對此也“並不排斥”。
據測算,因為中國在2009年未能與三大礦山談出最終價格,中國鋼企為此多付出了8.27億美元,按照當前1美元折合約6.8元人民幣的匯率,已達約56億元。
三大礦冷對鐵礦石談判[9]
在2010財年鐵礦石談判本該逐步火熱的時候,業界卻一片“風平浪靜”。來自業內的消息顯示,三大礦近來明顯減少了與中國地區的接觸,似乎正在對中國的鐵礦石談判採取“冷處理”。此外還有媒體報道,三大礦已預備“撇開”中國,轉而將談判的主要力量放在日本。
“從我們所感受到的情況看來,三大礦近來與中國的鋼廠和鋼協方面都減少了接觸。我們能感覺到,他們普遍流露出了對中國地區要‘冷處理’的情緒。”一位國有鋼鐵企業總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按照往年的情況,三大礦一方面擁有自己在國內的情報系統,一方面也會對鋼廠逐個拜訪,並搶在長協價達成前先與一些小鋼廠簽訂合同。但進入2010財年的鐵礦石談判期後,這種活動明顯減少。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礦商已在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中預備“撇開”它們最大的客戶中國,原因是中國鋼鐵業和官方機構在鐵礦石問題上的僵局,以及擔心若談判破裂會招致報複。與之相應的,三大礦正轉而與日本客戶展開談判,以先期達成基準價格協議。但截至發稿,三大礦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值得註意的是,之前幾年的鐵礦石談判,有多次均由日本率先達成“首發價”,中國鋼企繼而跟進。這一慣例直到2009年被中鋼協倡導的“中國價” 打破,但2009財年的中國長協價卻至今懸而未決。業內認為,從三大礦近期的冷淡態度看來,轉嚮日本可能性極大。而這可能導致中國話語權的又一次旁落。
“如果的確轉向與日本談判,達成首發價格,作為最大礦石消費國的中國無疑又一次被動。”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告訴記者,由於日本對礦石的需求相對穩定,基本上100%使用長協礦,因此日本率先談成價格為多。此外,前述鋼企負責人還提及,由於日本鋼企在海外的眾多礦山擁有權益,因此相較於中國,日本企業更易於在礦價和收益間作出適當平衡,中國只能被動接受。
賈良群則表示,由於中國的鐵礦石需求持續擴大,今年的鋼價和礦價又都在上漲,三大礦可能根本就不急於跟中國開始談判。“他們希望在看清楚市場形勢到底能走到什麼位置,目前的市場形勢對談判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鐵礦石談判中國又被邊緣化 壓力日益增加[10]
據《金融時報》12日報道,全球礦商已在2010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撇開它們最大的客戶中國。報道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正與日本鋼鐵企業展開談判,以達成一項基準價格協議,隨後它們會在“要不要隨你”的基礎上將該協議提交給中國。
文章評論說,在談判中撇開中方是一項值得註意的決定,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占海運鐵礦石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據熟悉談判內情的人士透露,迄今為止,這些礦商與中方未展開任何實質性談判,也不打算前往中國談判,而將會談地點設在新加坡。一位高管表示:“如果中方想談,他們可以來澳大利亞。”
中國鋼鐵企業面臨的談判壓力日益增加,三大鐵礦石企業已經為2010年的談判定了漲價基調。淡水河谷總裁阿格內利此前就表示,2010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將呈上漲趨勢,預計上漲幅度將超過10%。
對於中國鋼企在鐵礦石談判中受冷遇,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中心周城雄博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確是鐵礦石的最大市場,但需求大而散,並沒有像日本企業那樣的大客戶,遭遇冷待是正常的。而且牽頭談判的中鋼協與企業的訴求其實並不一致,更多是對政府和輿論負責,對談判目標的期望較高,導致談判目標與籌碼實際上並不對應。這一缺陷已經被擁有眾多中國雇員的三巨頭在2009年的試探中判斷出來。要想輓回談判桌上的劣勢,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形成一個由企業組成的需求大、立場一致的談判主體,以“大客戶”的面目出現在三巨頭前面。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三巨頭在國際鐵礦石市場的壟斷地位已維持10年之久,僅僅靠“中國需求”還不能對現有價格形成機制構成衝擊。而國際鐵礦石市場回暖,礦業壟斷趨勢又在不斷強化,中國鋼企2010年面對的談判形勢更加嚴峻。對中國企業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減少對國外尤其是三巨頭的依賴。除了在印尼等三大巨頭尚未完全染指的國家與地區購置礦業資源外,還應增加對低品位國產礦石的使用,減少低質量鋼材(4130,-35.00,-0.84%)產品的出口,儘快改變“高價買礦石,低價賣鋼材”兩頭受阻的不利情況。
- 2010鐵礦石談判各方訴求[11]
中方觀點:1)鋼鐵供應過剩,不支持漲價;2)制定中國統一價格,現貨與長協價統一;3)結算周期定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4)實現量價互動,進口量大價格應當從優。
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觀點:1)鐵礦石價格上調30%-35%;2)焦煤價格上調40-50%。 [全文] 澳礦商FMG集團倒戈要與中國重談定價
澳洲鐵礦石生產商表示,正與中國就第四季是否繼續採用折扣定價進行協商。FMG集團在8月時同意,給予中國鋼廠的鐵礦石價格為較日本指標價格低3%,以換取最高60億美元的中國融資協助。[單尚華回應FMG集團不續約[12]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收購澳礦業公司股權面臨流產——在距離交易只有20天的時候,必和必拓宣佈了一項新的股票收購計劃——前提是聯合金屬放棄與中鐵物資的協議。又是必和必拓。這家澳礦巨頭再一次拒中國企業於“澳礦”之外。
評論(共17條)
把廠子搬到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去啊。再一個就是成立幾個財大氣粗的國際礦業公司,投資那些工業基礎薄弱,急需發展資金但資源豐富的國家,成立獨資或控股的公司。產品全部或大部銷往中國市場。那些國際壟斷巨頭不怕死了才怪呢。要鬥,就要從根源上來。
畢竟,我們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還有資金,技術,產銷都不成問題。有利可圖同時又可藉機發展本國家的工業,經濟,就業-----。好多國家都急著要啊,這些事怎麼就辦不起來。中國是不是要永遠當冤大頭,當豬啊。國家的決策部門都在出些什麼歪招,年年被人捏著喉嚨談判,當肥豬宰。
還是要從戰略部署上考慮。就像美國,為了達到控制資源的目的,及早的在資源所在國成立合資公司。然後通過不斷的壯大,以達到有力的話語權
錶面上,我們面對的是幾個礦業集團,背後其實還是華爾街。 美國人慢慢地把30年前用在日本身上的金融戰術用在我們身上了。 枷鎖已經在脖子上了,只是慢慢收緊而已,我們還欣喜若狂地喊著中華崛起。 產能過剩的下一步,太可怕了。
把廠子搬到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去啊。再一個就是成立幾個財大氣粗的國際礦業公司,投資那些工業基礎薄弱,急需發展資金但資源豐富的國家,成立獨資或控股的公司。產品全部或大部銷往中國市場。那些國際壟斷巨頭不怕死了才怪呢。要鬥,就要從根源上來。
支持
中國最主要問題是官僚主義,官僚為了自己的利益,制定了混亂的國內政策,使外國對中國有辦法進行控制,中國可以制定巨集觀政策,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高速公路、鐵路發展太快了,鋼材需求量增幅讓我們沒有談判的餘地,一味以強硬態度談判,別人不想理你,利用日本、南韓的首發價副中國就範,中國為了面子又想主導定價權,外國三大巨頭只要給日本首發價100%的回扣,日本會很快簽定首發價格漲價70%,三大巨頭再讓中國承受70%的漲價,給中國個別官僚很少一部分回扣,中方每年就得多支付2000億元,日本分得20億元,南韓得10億元,中國官員1億元,三大巨頭得1969億元,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中國就是不明白,中國應調整自己的需求,規劃好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房地產發展速度,中國國內鐵礦產量有多少,國家發改委就立項多少,三大巨頭只要一到二年就會破產,中國再收購,入股都是可行的,掌控這麼大的鐵礦廠需求,我不相信就拿不回定價權。官員、好好想一想。
年年談,年年挨宰,中國投巨資修路修橋,都投到鐵(路),公(路),雞(機場)上,老百姓沒有得到任何實惠,卻變相助推物價,承受各項飛漲壓力,衍生出就業等許多社會問題。富了相關事業單位,壟斷行業,苦了民營企業,普通百姓!現更逼迫普通百姓把辛苦錢貢獻到國際壟斷行業上去!難道國家就不會放慢基礎投入,減少下游需求?努力開發資源,加強國際資源整合,把多支付的2000億元用於收購礦業公司?長痛不如短痛呀!
就中國小企業為什麼會與外國單方面簽署協議呢?有兩個方面,其一,國內部平等競爭,造成互相不信任;其二,就是利益驅使。所以在看待問題時,別看錶面而要將球實質性,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至於外國對我國這次戰略性的挑戰,其實很正常的事!不過中國輸得太慘了而已。追求原因就是,戰略籌劃與落實讓人失望!其實,這類問題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會出現!錢不是用來支付談判結果的,而是做前奏工作的!
日子不好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