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農-施拉姆模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香農-施拉姆模式是信息傳播的一種重要模式,是施拉姆對香農的傳播模式做出的研究改進。美國科學家香農(Shannon)和韋弗(Weaver)為解決機器間信息互換於1949年在他們所著的 《Mathematical Theory ofCommunication》一書中,提出了對傳播學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傳播系統模式,這一模式被學界稱為“香農模式”。該模式很好地解釋了機器之間的信息互換,為基於電腦和Internet的現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論依據,但是沒有考慮“反饋”環節,在解釋傳播過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諸多信源、信宿的影響因素。
施拉姆在香農傳播模式中加入反饋環節,並強調只有信息發出者(信源)與信息接受者(信宿)的經驗領域有重疊的共同經驗部分,傳播才能完成,這就是香農-施拉姆模式,如圖1所示。
香農-施拉姆模式包括信源、編碼、通道、解碼、信宿、噪音和反饋七個元素。信源就是信息的發出者,從一組可能傳播的消息中產生出實際傳播的一條消息,這條消息可能是口頭語、書面語言、音樂、圖像,還有可能是集各種傳播形式為一體的消息。編碼就是將消息轉變為信號以適合傳播渠道使用。通道是信號傳播的渠道。解碼是將信號轉變為消息的過程。信宿是信息的接受者。噪音指的是一切傳播者意圖以外的、對正常信息傳遞的干擾。構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機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干擾。反饋是在傳播過程中,信宿向信源返回信息的過程。該模式體現了傳播活動的信源——信宿之間的互動,認為信源發出信號是基於自身的經驗範圍。信源基於自己的經驗領域,把要傳遞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碼轉變為信號,發送給信宿。信宿接收到信源發送的信號後在自己的經驗領域內按照相同的規則把得到的信號進行解碼,還原為信息。信源的經驗領域和信宿的經驗領域必須有交疊的部分,傳播才能成功;如果信源和信宿的經驗領域沒有任何交疊的部分,則傳播就會失敗。當有效的傳播過程發生之後,信宿獲得了新的信息。這些新信息通過其大腦加工,就會轉變為自己的知識或經驗,從而豐富和擴展了其經驗領域,使其原有的經驗領域得到擴展。信宿獲得的信息越多,其原有的經驗領域被擴展的程度就越大,表明傳播的效果就越好。信宿獲得信息後,把自己獲得信息的情況返回給信源。信源得到信宿的反饋信息後,才能確定自己發送的信息是否被完全、正確地接收和理解了,並據此決定是否進一步改進其傳播活動。
香農-施拉姆模式在傳統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隨著電腦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培訓的方式從單一的面授方式擴展到了以多媒體為基礎的多種教學方式,同時香農一施拉姆模式的應用領域也得到了擴展。根據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三維模擬培訓的特點,對該模式進行了適當的改進,並應用到了鑽井施工三維模擬培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維模擬培訓是以軟體系統的形式進行無導師教學的一種方式。軟體系統開發人員根據培訓內容開發三維模擬培訓系統,培訓人員通過電腦使用該培訓系統進行學習,獲得相關專業知識。
三維模擬培訓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式,決定了香農一施拉姆模式必須經過改進才能應用到三維模擬培訓中,發揮其優勢,提高培訓人員的興趣,快速的擴大培訓人員的經驗領域。由於三維模擬培訓系統的開發人員與培訓內容往往屬於不同的專業領域,所以開發的培訓系統中往往會存在錯誤的信息,夾雜在正確信息當中傳遞給培訓人員,由於經驗領域的限制,培訓人員會作為正確的信息進行接受,為以後進行實際操作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利用香農-施拉姆模式進行三維模擬培訓時,不僅要考慮雜訊對信息傳播的通道(電腦、網路等)的干擾,而且還要考慮雜訊對培訓系統(信源)和培訓人員(信宿)的干擾。這種雜訊的干擾不僅不能擴展培訓人員的經驗領域,反而會相對縮減其經驗領域。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對三維模擬培訓系統傳遞的信息不斷進行改進,才能逐漸減少噪音對信源和信宿的影響。根據該特點,在信源和信宿的共同經驗領域的基礎上,提出信宿的經驗領域通過信息的反覆傳播,以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方式進行擴展,最終實現信源與信宿的共同經驗領域完全相同。
三維模擬培訓的無導師教學特點決定了信宿把信息的掌握情況反饋給信源後,不是由信源選擇信息進行重新傳播,而是信源把反饋的結果傳遞給信宿,由信宿根據反饋結果重新選擇需要傳播的信息,從而進行針對性的信息傳播,逐漸擴展信宿的經驗領域直至與信源的經驗領域完全相同。
- 解紅濤,張麗娜.香農-施拉姆模式的改進及應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