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風險觀念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風險觀念 (risk perception)

目錄

什麼是風險觀念[1]

  風險觀念是指企業決策者在確定經營決策時必須從主觀、客觀方面儘量避免決策所帶來的風險,它是現代企業決策者必須具備的思患素質之一。因為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是變化不定的。特別是商品經濟越發達,市場競爭越激烈,企業發展中各項決策所承擔風險也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對成功的機會看的準、有辦法、有能力而又敢於承擔風險的人,常常使企業獲得很大利益。所以,企業家們必須具備風險觀念,敢於風險投資,爭取風險帶來的收入和利益,避免風險投資的失敗和損失。

風險觀念的主要因素[2]

  對於性質類似的風險,由於人們的觀念不同,往往以不伺的態度看待其嚴重性和對待減免措施的力度。影響人們風險觀念的主要因素是人們的價值觀、感覺和倫理等。

  (1)價值觀

  價值觀是體現在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各個方面的概念並滲透於各種(個人、群體和政府的)決策分析過程中,也必然反映在風險觀念上。

  1)對風險的認識愈深入,對風險的價值取向愈高,社會愈有可能付出比較高的代價去降低風險。例如,汽車交通事故每年在全世界造成很大損失,人們對其風險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各國都從汽車製造技術、交通管理和人員培訓等多方面採取措施,使事故風險逐年降低。

  2)社會或個人通過風險行動能獲得的效益愈高,則能被接受的風險水平也愈高。例如,人們對於具有高經濟效益危險化學品核能等的生產是容忍的。

  3)社會對風險性愈高即危險性愈大的、但有高額效益的事業是認同的,但是效益或報酬增值與社會將承擔的風險增量並不成正比例。例如,煤礦開采的生態風險和地下水開采引起地面沉降風險等的潛在風險損失常超過取得的效益。

  4)關於建立衛生基準時的低劑量反應的外推就是基於一種價值判斷,而不是科學信息或數據。這種方法只是為了取得的低劑量所顯露的最大風險,是人們的健康價值觀所能接受的。

  5)一個最為反映價值取向的決策問題是:“什麼是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或者說,“怎樣安全才算達到安全水平?”可以說,每個人有自己的可接受風險水平。因此,只能通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價值觀,提出多數人能接受的水平。

  人們的價值觀,無疑地對風險評價與決策的內容與結果有著很大影響。所以,風險評價作為一個新的領域,常常要依靠價值取向做出判斷。

  (2)感覺

  感覺通常受人的習慣、情感、偏愛和教育背景等的限制,往往會妨礙人們對環境事實及其風險的客觀表達和交流。在風險問題研究和決策中,瞭解並考慮公眾的習慣和感覺;有助於妥善處理風險問題。

  1)公眾易於接受自然界自發的風險事件。例如,室內空氣中的氡是自然界存在的,而又不能被人直接感覺到,因而人們不大考慮其健康風險。反之,人們卻重視非自然發生的事件。

  2)一類事故發生的頻率愈高,愈易使公眾的風險敏感性降低。例如,在旅游過程中,小劑量污染的發生頻率和總流失量要比大劑量污染高得多,但由於每次污染量少,其急性效應並不明顯,因此往往為人們和管理人員所忽視。

  3)人們的主觀感覺和複雜的心理因素常常會排除風險意識,反而願意接受較大的風險。例如,為了心理上滿足而超速駕車行駛;由於歷史和心理因素影響,許多人感到核電站對大氣環境的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健康風險大於煤電站,但是大量科學數據表明,煤電站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比核電站高兩個數量級以上,至於由燃煤排放S02NOx。而引起酸雨的環境風險還沒有累積在內。

  4)人們對微小風險概率的巨大差異是不敏感的。例如,人們對兩種化學晶造成1\times10^{-6}1\times10^{-9}致癌率的差異(相差3個數量級)不敏感,而對這兩種化學品的致癌率相差1000倍的提法卻反應敏感。

  5)風險的社會接受程度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因為人們的感覺是動態的。例如,對環境質量標準的風險要求是不斷降低的。

  (3)倫理

  倫理是影響人們風險觀念的重要因素,因為價值的衡量與感覺的產生都是以倫理為基礎的。風險觀念中的提問是:一項行動“風險多大”或“是否安全”,而在倫理上則是以“這樣做是否道德”或“是否正確”來提問。一些專家指出,環境風險決策,首先應被看成是一種倫理上的選擇,因為判斷什麼是壞的、錯誤的或不公正的,什麼是好的、正確的或公正的,除了科學依據外,就取決於人們的倫理體系。例如,建立致癌物的衛生標準時,用動物做試驗,再將結果外推到人,就是基於所試驗的動物比人低級,是可以按人的意志宰殺的倫理原則。

風險觀念在商品流通企業中的運用[3]

  商品流通企業的經營者樹立風險觀念,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利用一定科學技術手段,收集信息,加強市場預測。首先要瞭解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動向,要瞭解黨和政府對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和政策,以及新的法規、條例的內容,這樣才能增強經營的安全感;其次要明察市場變化的趨向,見微知著,這樣可以未雨綢繆,開拓進取;再次要不斷增強經營要素的力量,順應客觀政策、市場變化的要求,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以避免風險,求得發展。

  2.樹立積極進取的企業精神,既要敢於面對國內市場,也要敢於面對國際市場;既要在日常經營中穩打穩札,做好每一環節的常規工作,又要抓住市場機遇,見機行事,敢於進行風險決策

  3.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格遵守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努力掌握客觀規律,深入研究我國市場上存在的多種經濟成分、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權衡利弊,迅速決斷,化經營中的風險為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忠誠.改革開放新興事業知識問答[M].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
  2. 顏文洪,張朝枝,趙煌庚,李文兵,張明如,楊瑞霞,胡玉佳主審.全國高等院校旅游系列規劃教材 旅游環境學[M].科學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
  3. 梁棟瑚.商品流通企業經營.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y桑,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風險觀念"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