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預算博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預算博弈

  加拿大學者Anthony·A·Atkinson提出預算博弈是指管理者會通過操縱信息目標以達到個人儘可能高的獎金收入。

預算博弈的由來

  由博弈現象而產生的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決策均衡問題的一種理論。博弈現象和博弈問題廣泛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至國家關係,小至撲克下棋游戲,都是博弈理論研究和分析的對象和客體。預算編製和審核過程即是一種典型的博弈。

  預算是在總體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對不同部門可支配資源的安排、配置和調整。對於本部門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動機使得不同部門的目標出現差異,同時,我們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剛性約束又決定了這種差異是總體目標一致框架下的差異,因此,只要存在部門的目標差異以及他們賴以活動的平臺空間,就會有預算博弈存在的可能。但是,在部門許可權有限的情況下,這種可能還不太會變成現實,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即是如此。然而,隨著“放權式讓利”的改革,部門的許可權大大擴大了,這不僅表現在各部門對資源的支配上,也體現在資源分配方式的更大靈活性,在這樣的情況下,預算博弈就成為必然的事件。

  預算博弈的存在,是經濟理性人合理邏輯思維的結果,也讓我們引發了對現行管理體制的思考。在目前公共財政框架尚在構建,以部門預算為核心的預算編製改革和以國庫直接支付為核心的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尚在進行中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對於預算博弈的研究無疑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預算博弈的負面效應[1]

  本部門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動機是預算博弈的原始起源,由預算博弈而產生的邊際效用大於為此付出的邊際成本的誘人前景是其存在的現實因素。因此,正常情況下,預算博弈的一方局中人爭取儘可能多的預算的策略是一種理性選擇,而博弈的另一方局中人由於法律所賦予的職責,採取對上報的部門預算進行審核和削減的策略同樣也是理性選擇的結果。問題在於,由於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的限制,削減幅度的合理性成為令人頭痛的一個問題:削減少了,沒有履行好職責,浪費了財政資源;削減多了,給部門工作造成困難,並引發部門的逆向選擇行為,如通過其他途徑彌補預算不足的行為(預算外收費);同時,博弈是要發生費用的,而且博弈費用支出的多少往往直接影響到預算博弈的結果。所謂“跑部錢進”就描述了運用博弈費用而使博弈局中人得到超過正常情況下收益的情形。

  一般情況下,預算博弈的結果是雙方找到了均衡點,這是一個恰好的點:它使一方得到比正常所需多的預算,而另一方則履行了職責:削減了部分預算。這是我們所常見的預算博弈的納什均衡解。顯然,均衡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資源的浪費(包括有限財政資金的不合理沉澱和博弈費用的支出),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關於這一點,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已經做了揭示: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存在衝突。雙方經過博弈而最後達到的結果,將不可避免地使整體利益達不到最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高偉明,馬笑淵.預算博弈現象以及對策分析[J].財政研究,2003(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預算博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