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產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銀行卡產業[1]
銀行卡產業是指提供銀行卡同類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群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分工合作,具有相當規模和社會影響的組織結構體系。銀行卡及銀行卡產業的發展不僅對重塑商業銀行經營結構具有戰略性的作用,並且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
銀行卡產業的特征[2]
銀行卡產業具有典型的雙邊市場性質,這種雙邊市場性源於網路外部性、使用外部性和聯合需求性,也使雙邊市場相比於我們通常分析的單邊市場,有著明顯差異。因而要準確分析該產業的相關經濟問題,就要從這幾大特征開始。
1.雙邊市場性
現實經濟中,交易雙方通常是直接交易,這類市場可以被稱為“單邊市場”。與之相對應,還有一類市場,其交易雙方並非直接交易,而是需要一個平臺來幫助完成,該平臺成為交易雙方的“中介”,連接了兩個最終交易主體,促成交易實現,這類市場被稱為“雙邊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具有雙邊市場特征的產業已經越來越多,電信網路、婚姻中介、新聞媒體、電腦操作系統等都在此之列。
Rochet和Tirole(2004)最早給出了雙邊市場定義:給定每一端市場的定價總和,如果交易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量與價格結構或兩端用戶的相對價格有關,這樣的市場就是雙邊市場;反之,如果交易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只與總價格有關,而與價格結構無關,這種市場就是單邊市場。
銀行卡市場是典型的雙邊市場,是因為在向持卡人和商戶定價總和一定的情況下,卡組織可以通過改變對持卡人和商戶的收費結構(如單筆交易費和商戶扣率)來影響持卡交易量。例如,在保證商戶受理銀行卡的前提下,提高商戶扣率,降低持卡人單筆交易費,通常會使持卡人更願意用銀行卡支付,持卡交易量就會提高;反之,降低商戶扣率,提高持卡人單筆交易費,持卡交易量就會下降。這樣卡組織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來調整對持卡人和商戶的收費結構,操縱交易量,消費者(持卡人和商戶)剩餘和社會剩餘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2.外部性
雙邊市場之所以引起人們的極大關註,主要是它具有非常獨特的定價方式或商業模式,確切地說,就是這些市場中,不同用戶或者市場的每一端所承受的價格往往不平衡,很多情況下,市場中某一方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費用。例如,婚姻中介所通常對男性收費較高,甚至由男性承擔全部費用;電視或報紙的成本主要由廣告商承擔,而觀眾免費觀看節目。這種定價模式與雙邊市場所具有的外部性密切相關。對於銀行卡產業來說,這種外部性具體體現為間接網路外部性和使用外部性。
所謂間接網路外部性是指,消費者消費某種產品的價值隨著與該產品相兼容的互補性產品的增加而增加。在銀行卡產業中,間接網路外部性體現為:隨著受理銀行卡的商戶數目增加,持卡消費者可以越來越方便地進行持卡消費,因此持卡所帶來的價值提高;反過來,持卡消費者數目增多,商戶受理銀行卡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行持卡交易,受卡的價值也越來越大。
所謂使用外部性是指,市場某一端的需求決策影響另一端的成本和收益。在銀行卡產業中,使用外部性體現為:對於持卡人來說,當存在多種支付手段可以選擇的時候,如果持卡人選擇用現金支付,商戶就要承擔管理現金的成本,但同時會減少商戶因卡支付而向銀行支付的費用;同樣,如果商戶拒絕接收銀行卡,就會迫使消費者產生攜帶現金的成本,並且使消費者不能得到刷卡消費帶來的某些收益。也是就說,銀行卡系統每一端用戶的決策,會對另一端用戶的福利產生影響,但在做出選擇時,每一端又都不會考慮這種影響。
網路外部性和使用外部性意味著卡組織在選擇定價機制時,必須同時兼顧市場的兩端,平衡成本與收益,以實現特定的目標。
3.聯合需求性
聯合需求性也是指對雙邊市場而言,兩端消費者在達成交易方面是相互依賴和相互補充的,缺一不可。只有兩端都對平臺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需求時,交易才能實現。就銀行卡產業而言,這種聯合需求性表現在:對某種特定品牌的銀行卡,只有當存在願意持有並使用某種卡的消費者,同時也存在商戶願意接受該銀行卡支付時,這種品牌的銀行卡所屬的組織才能真正存在並運行。如果消費者不願意持有或使用某種卡,即便商戶從受卡中能得到再大的收益,商戶有再強的受卡願望,持卡交易也不存在,對應的卡組織也將瓦解。同樣,如果商戶因交換費過高而不願意接受某種品牌的銀行卡,縱使消費者有強烈的持卡支付願望,持卡交易也不能實現,該品牌的銀行卡也就沒有市場。聯合需求性下,持卡交易的數量由商戶的需求和持卡人的需求共同決定。
這種商戶和消費者對銀行卡支付服務的聯合需求性的經濟含意是:卡組織可以同時向持卡人和商戶收費,以收回成本,甚至獲得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