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赫希曼基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赫希曼基準概述

  赫希曼基準也稱關聯效應標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其《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提出的。具體是指某一產業經濟活動能夠通過產業之間相互關聯的活動效應影響其他產業的經濟活動。關聯效應較高的產業能夠對其他產業和部門產生很強的前向關聯、後向關聯和旁側關聯,並依次通過擴散影響和梯度轉移形成波及效應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內主導產業只有與其他產業具有廣泛密切的技術經濟聯繫,才有可能通過聚集經濟乘數效應的作用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產業關聯效應作為區域主導產業的一個重要標準,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當選擇那些產業延伸鏈較長,帶動效應大的產業作為主導產業。

赫希曼基準的依據

  赫希曼基準的理由是:

  1.在發展中國家經濟不發達,資本投資能力差,產業間 相互依存度低的情況下,必須採取不平衡發展戰略

  2.向前連鎖不能獨立形 成發展的誘導機能,它要伴隨累計 “需求壓力”同時出現,向後連鎖的效果 則要強得多,因此,在初級產品 (原料等)、中間產品產業未充分發展的情況下,優先建立從國外進口原件進行組裝的最終產品加工業,既可以積累資本,又可以對其他產業產生關聯誘發作用,為中間產品製造業規模經濟的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因此,只要國內市場穩定,進口就會被逐漸取代。

  赫茲曼指出,事實上許多國家的工業化正是從發展“最後加工”階段開始,繼而從事中間產品製造,最後發展基本原料工業。顯然,這是以需求勞動供給增長(後向連鎖誘發)的非均衡結構的選擇戰略。

赫希曼基準的相關概念

  產業關聯度,即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方向和大小之分。產業關聯分為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如果某一產業(如煤炭)的產品可作為另一產業(如鋼鐵)的中間產品,那麼,該產業(煤炭)就是另一產業(鋼鐵)的後向關聯產業,而(鋼鐵)另一產業是該產業(煤炭)的前向關聯產業。在進行區域經濟主導產業研究時,主要是利用投入產出法中的影響力繫數感應度繫數來衡量、分析和反映產業關聯強度的。

  影響力繫數:指某個部門生產一個最終產品時,對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所產生的生產需求波及程度。影響力繫數大於1,則表示該部門生產對其他部門所產生的波及及影響程度超過社會平均影響力水平(即各部門所產生的波及影響的平均值),影響力繫數越大,該部門對其他部門的需求拉動作用越大。

  感應度繫數:指國民經濟經濟各部門每生產一個單位最終產品時,某一個部門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應程度,也就是需要該部門為其他部門生產而提供的產出量。感應度繫數大於1,表示該部門所受到的感應程度高於社會平均感應水平(即各部門所受感應的平均值)。感應度繫數越大,表示該部門受到的需求感應程度越大。前向關聯強的產業,由於來自各產業的需求多,中間產品率高,很易受需求拉動而增長,因而感應度高;後向關聯強的產業,由於來自各產業的原材料投入率高,其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能力較強,因而影響力較高。對於前後向關聯均高的產業,其影響力和感應度都是很高的。

  根據赫希曼基準,主導產業應選擇具有較大影響力繫數和感應度繫數的產業,即“雙高”產業,只有影響力繫數和感應度繫數比較大的產業才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赫希曼基準的意義[1]

  赫希曼基準的意義在於:突出後向聯繫意味著主導產業部門的選擇以最終產品的製造業部門為主,這樣,主導部門的市場需求就有保證。其次,因主導部門具有強烈的中間產品需求傾向,這又為支持主導部門增長的中間投入部門提供了市場。因此,主導部門通過需求(或市場)擴大的連鎖反應,可帶動經濟的有效增長。赫希曼基準的出發點是,在不發達國家資本相對不足以及擴大資本形成能力的要求相當迫切的情況下,基礎產業的成長要靠市場需求帶動收入,在此意義上,可把赫希曼基準理解為以需求帶動供給增長的不平衡結構的選擇戰略。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厲以寧.《市場經濟大辭典》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Dan,Zhidaotai,Yixi,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赫希曼基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