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老千股,顧名思義,就是騙人錢財的股票。“老千股”指是經常以集資為導向,且大手筆作出收購或者出售項目,均是極大地損害股東權益,但對大股東有利的股票。
香港的股票市場紛繁複雜,品種眾多,投資的工具也有很多,而且制度下的畸形品種更多。有一種是最令投資者痛苦而且是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的就無端端的血本無歸的類別,這是一種由財技衍生出來的“由大股東或大莊家專門虐殺小股東或小股民的特別股票”。這種股票,通常殺人於無形。在香港,它的名字叫“老千股”。
港股的價值陷阱在於很多符合價值投資指標的老千股,市盈率市凈率很低,實際上卻是個大坑,簡單點說就是“打著價值股旗號的垃圾股”。這類股票在香港本地是沒有人碰的,這些股票永遠不分紅,卻年年圈錢。董事高額薪酬,一年數千萬。股價跌到幾分錢,可以再合股然後繼續跌重新騙錢,很可怕。套上了不但永無解套之日,而且會被公司吃的乾乾凈凈。
這類股票並不以實現經營性盈利為目的,而是依賴“挖坑”,通過頻繁的關聯交易、融資,不斷賺取散戶財富。可以說是香港的特色股票。很多時候專吃大陸客。在港股市場,大股東配售的股票只要給港交所報備一下,第二個交易日就可以在市場買賣。正是這種便利的融資制度,為“出千”的老程們創造了一個絕妙的“吸血”賺錢模式。知名港股操盤手李揚指出,香港的“老千股”一般不會在財務報表上作假,他們更願意利用港股市場寬鬆的發行、融資制度派發籌碼。
他們常用的手法包括:以“供一般營運用途”不停集資,但公司並無明確指出集資用途或有一定的集資需要,且發行新股的價格顯然低於公司實際的價值。以高息貸款為名,向大股東的關連人士借款,然後因種種原因抽取公司資金。
以各式各樣的概念,以一個非常不合理的價值,向大股東或其關連人士收購一些完全未具商業價值或是回報率低的資產,或以低價出售一些極具潛力或回報率超高的資產。利用公司資金,購買各種不具商業價值的私人飛機、游艇及豪宅、會藉等,以供個人享樂之用。大股東的薪金水平和他們的表現不相稱。
在這裡舉個例子:假設一間公司當時資產凈值為10元。而股票的價格為10元,那麼是符合它的價值的。當股票跌到9元。那麼價值投資者就會認為9元的股票價格是便宜的,所以入市,但是這時公司或者是莊家非但以9元賣出,而且8元,7元,6元他們都會照樣賣出。而價值投資者也會在相應的位置買入,越買越便宜,不斷降低所謂的成本。最後,當他們把所有的現金都買入了這些股票後,股價最終跌到2元。股價已經是凈資產的兩成了,應該是很便宜了,跌無可跌了吧,那麼股價應該會探底回升了吧。
如果你這樣想,你就錯了!到了這個時候,才是上市公司和莊家出殺手鐧的時候,此時,上市公司批出新股(我們可以姑且叫增發新股吧),每股1元,接手的不用說了,都是上市公司或者莊家老闆的好友,或者是他的代理人,這些廉價的新股可以補回他先前在9元,8元,7元等等位置賣出的股票。想當初以2元—9元之間賣出的股票,現在可以用1元就能買回來了,現在你說說,上市公司或者莊家是賺了,還是虧了呢?如果股民在1元進貨,太好了,老闆照樣可以1元的價錢賣給你,你要多少,他賣多少。當你買到無法再買時,他再把股價壓下,以0.9元再批股給自己和好友。總之,投資者是沒可能贏,上市公司及莊家則穩贏。另外一種手法,不批新股也無妨,上市公司及莊家可選擇供股(內地叫配股)。現時的法例比較嚴格了,大比例供股時,大股東是不能投票的。故此上市公司及莊家只能溫柔地供,比如說,二供一吧,現價已跌至2元,每股供1.5元,折讓兩成半。沒錢參與供股的投資者,馬上就輸了。如果股民有錢,參與供股,不要緊,多供幾次,終有一天他們會彈盡糧絕,被迫退出競賽。供股次數太多,雖能趕盡殺絕,但贏得太慢了,上市公司及莊家寧願少贏一點,但贏得更快,方法是私有化。私有化並非沒有缺點。用比市價高的價錢來收購,是吃了一點兒的虧。
大股東持股大部分約10-20%,甚至無明確的股東,因為大股東占的權益較少,賺的錢對他們的身家益處甚少,反而直接地把資產註入或是向公司拿取福利,取得利益更大,所以他們較有誘因去搶奪股東財富。通常和財經界和傳媒人士有極緊密的關係,甚至自身有證券行。
因為他們集資頻密,如果沒有足夠的概念、宣傳和集資渠道,就不能成功集資到足夠資金供他們使用,所以他們的股票會經常出現在傳媒中,或需要和財經界多作溝通,方便集資,又或是大股東本身已是證券行控制人,因財困取得控股權,故需要用非常手法集資,以確保最重要的上市地位不致失去。與部分上市公司各有互控關係,因他們本身控股權不穩,故此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會和其它老千股合作,互相控股,務求以最少資金控制最多的股權,或是互相作出錶面上不關連,但實際上交易雙方都明白的交易來製造賺錢的機會,以達致以最少資金鞏固控股權的作用。
其實老千股的來源,主要都是因為大股東或上市公司財政上出現困難而起,需要用各式非常手段去籌資解決問題,大部分成功後發覺這樣是一種財路,少部分懂經營之道的,也會有成功的機會,但大部分就此放棄經營,終致被莊家控制不自知,終致失敗,被莊家接管,但莊家也是不懂經營之輩,故此屢屢虧損,亦繼續不停以該種非常方式去集資,終致常態,又或是本身只當上市公司為集資工具,導致被人定義為“老千股”。“老千股”,顧名思義,就是騙人錢財的股票,一般而言,股票上漲了,莊家和股民才能賺錢。上市公司只有把公司經營好了,業績增長,每年派息分紅,股票價格節節上漲,公司和股民都賺取了相應的利潤,這個是雙贏的局面,大家歡喜,這個也是股市的正常的運行規則。
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上市公司沒能把公司經營好,業績做不好,勉強維持著,但是規則下,公司還是能不斷的從股市裡面融資,不斷的吸取股民廉價的金錢,而不需要成本,這樣只能是肥了上市公司及莊家,而一般股民則遭到資金虐殺。後一種,我們就叫“老千股”。老千股是什麼意思根據香港的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削減股本後產生的資本公積金可轉至未分配利潤項目彌補虧損,經過此類賬面數字游戲,虧損公司可能會扭虧為盈,因此,並股及削減股本等形式的股本重組是一些經營不善,股價長期低迷的公司常用的彌補虧損的方法。嚴格意義上,“老千股”是香港股市的土特產,是A股股市市場所沒有的。一方面是由於香港的股市監管比較寬鬆和香港股票發行制度,資本授權制及發股靈活。另外一方面是由於香港人的投機精神所造就的。“老千股”的運作,如同吸毒,一旦上市公司及莊家發現可以通過財技而非努力經營公司就可以賺錢,這個游戲規則就會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在香港股票市場上上市的公司有近2000家公司,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都可以歸類於這一類的“老千股”,所以細心的投資者也可以從中發現香港市場一個很獨特的現象,就是成交量都是集中在恆指成份股上面,而其餘的股份,成交量都是相對稀少的。
因為這類股票在香港本地可以講是沒人敢碰的,這類股票永遠都不會分紅,但是卻年年可以根據規則圈錢。股價跌到幾分錢,可以再合股然後繼續跌,重新再圈錢,很可怕,是一個永遠也填不完的大坑。這類股票並不以實現經營性盈利為目的,而是依賴這樣的挖坑行為,通過頻繁的關聯交易,融資,不斷地賺取股民的財富。因此在這個當下,滬港通開通了,深港通也即將開通,內地的股民也越來越容易接觸香港的股票市場,投身於香港的股票市場,我們是有義務,也有責任去提醒內地的股民,要小心這一類股票的陷阱,這類股票,不是我們一般投資者可以去觸碰的,即使有可能賺取上10倍,或者上100倍的利潤,也不是我們中小投資者可以隨便去賺取的。
2012陽光油砂比276蒙古能源更老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