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賬戶逆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經常賬戶逆轉通常被用來指經常賬戶赤字的顯著下降。隨著對經常賬戶調整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也有研究認為經常賬戶逆轉是指經常賬戶盈餘的顯著下降。
經常賬戶逆差的持續與調節[1]
Milesi-Ferretti和Razin(1998)發現,經常賬戶失衡的逆轉很可能發生在那些經常賬戶持續逆差的國家,這些國家有著低儲備和不理想的貿易條件,而美國經濟的經常賬戶逆差狀況已長達巧年之久。實際上,美國1995-2000年的6年時間里經常賬戶逆差連續擴大,但經常賬戶赤字與GDP的比值沒有遠離4%的水平,所以這一時期對於經常賬戶逆轉的研究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但之後的2001-2005年的5年時間里經常賬戶逆差再次不斷擴大,並且在2003年底超過5%這一“國際警戒線”(達到5.1%)。頃刻間,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的可持續性成了世界經濟的焦點問題,那麼,美國的經常賬戶逆差是否可持續?經常賬戶逆轉何時會發生呢?
第一,經常賬戶的不平衡可以通過一國凈國際投資頭寸(NIIP)的變動來反映出來(NIIP與NFA的絕對額度相等),凈國際投資頭寸惡化導致經常賬戶的赤字,反之則反是。美國經常賬戶可持續性的關鍵在於保證經濟長期均衡的NIIP/GDP的極限點處於什麼樣的水平,這一指標與可持續的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額度成正比。同時,美國國外資產和國外負債分別以美元和其他國貨幣計價,美元和其他幣種的幣值波動都會對NIIP產生影響。而NIIP/GDP、幣值的穩定均與國外持有美元資產的願望有關。按當前NIIP/GDP為37%計算,在CAD/GDP不高於2. 1%的水平下,經常賬戶赤字的可持續才能保證,而5. 1%的比例顯然偏高。另外,CAD/GDP如果達到6%,那麼可持續的美國經常賬戶赤字要求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要達到美國GDP的100%。這要求美國的債權國持有美國資產(主要是購買美國國債)接近於現在的3倍。亞洲國家在金融危機以後實行的出口導向經濟政策使得外匯儲備不斷攀升,以維持匯率穩定,但隨著亞洲金融危機陰影的消散,亞洲各國放鬆了匯率管制,各國中央銀行為了防止美元資產的突然崩盤,必然會逐漸削減對美國資產的持有,而中國和日本也就是這樣操作的。顯然,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是不可持續的。第二,按現有理論,全球金融一體化的程度越深,允許一國運行的經常賬戶逆差額度就越大(reenspan等),Greenspan(2004)指出當今世界資產一體化程度允許美國經濟運行更大的經常賬戶缺口,但沒有給出相關模型而Obstfeld和Rogoff (2000)利用包括價格、貿易和巨集觀數據等指標的模型研究後指出,包括金融市場在內的大多數全球性市場的一體化程度要遠低於美國國內對應的部分。顯見,世界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並沒有高度一體化,是不能支持美國經濟運行如此巨大的經常賬戶缺口的。第三,從儲蓄一投資的視角來看,美國的低利率水平很難預期儲蓄率提高和投資水平的下降,所以經常賬戶的逆轉必然會發生,而逆轉的具體時間是不能精確測算的。
根據國際經驗證據(empirical evidence)(Caroline L. Freund, 2000:Sebastian Edwards,2004),當一國經常賬戶赤字持續擴大4年且達到GDP的5%時,典型的經常賬戶逆轉就會發生,一般來說逆轉的影響周期為3-4年;多數案例中,政府預算赤字都是經常賬戶逆差的一大誘因,但經濟複蘇並不必然伴隨著政府預算赤字的好轉國際凈投資狀況(NIIP)在經常賬戶狀況改善之前的幾年時間里會不斷惡化在金融領域,投資/GDP會大規模的下降,而儲蓄/GDP改變則很小、經濟不斷下滑;而且逆轉後經濟需要很長的複蘇階段。所以,逆轉一旦發生,美國國內資本會大幅度外逃,當局必然調高利率來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但高利率提高儲蓄的同時,會大量“擠出”生產性投資,經濟隨之陷入衰退,全球經濟會遭受嚴重的負而影響,後果令人不寒而慄,及時出台相應的調節措施非常必要。
- ↑ 羅惠良.《美國經常賬戶逆轉:理論、經驗及對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