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筱原兩基準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兩基準理論概述[1]

  兩基準理論是收入彈性基準和生產率上升率基準的簡稱。1957年日本經濟學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規劃產業結構的兩個基本準則。

  1.收入彈性基準

  產品的收入彈性,就是指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產業的產品(某一商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某一產業的產品收入彈性繫數=

某一產業的產品的需求增加率
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率


  通過對收入彈性繫數的觀察,生產高收入彈性產品的產業由於人均收入的增加對其需求增加將較多,從供求關係同價格的關係看,需求高增長的產業就較易維持較高的價格,從而獲得較高的附加價值。這必將使這些產業在產業結構中能夠占有更大的份額。一般他說,農產品的收入彈性持續低於工業品的收入彈性;輕工業產品的收入彈性又不斷低於重工業產品。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不同產業的產品,其收入彈性是不同的。因此產品的收入彈性可以揭示:1.工業結構在某一時點上變化的趨勢和方向;2.各工業部門在不同時點上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的變化。因而產品的收入彈性是一個判定某產業發展前景和對經濟牽動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2.生產率上升率基準

  生產率上升較快的產業,即技術進步速度較快的產業,大致和該產業生產費用成本)的較快下降是相一致的。同時這一產業也是投入產生效率較高的產業,其受有限資源的限制也較小,在這種情況下,這一產業就可能在相對國民收入上占有越來越大的優勢,資源要向這個產業移動。因此,具有較高生產率上升率的部門將在產業結構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一般來說,工業比農業、重工業比輕工業、組裝加工工業比原材料工業在生產率上升率上逐漸形成越來越大的優勢。因而“生產率上升率”是主導產業選擇的另一個重要基準。

  從以上分析可見,產品的收入彈性基準是基於社會需求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影響而言的,生產率上升率是從社會供給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來說的,二者不是孤立無關的,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繫。首先,從供給方面看,如果僅有較高的技術進步率,未必能支持較高的生產率上升率,較高的生產上升率是以較好的銷售條件為基礎的,也就是說要以不斷擴大的需求為基礎。如果生產費用的下降與價格下降同步,則勞動生產率也不會上升。其次,從需求方面看,收入彈性較高的部門,意味著它有廣闊的市場,廣闊的市場是大批量生產先決條件。而工業部門的技術進步和大批量生產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同時,大批量生產帶來的生產成本下降又是擴大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也正因為兩個基準之間這種內在聯繫,兩者表現的特性是一致的,要麼都高,要麼都低。

  七十年代,日本規劃產業結構的基準在保留產品的“收人彈性”和“生產率上升率”基準外,又加了兩條。即:“防止速度密集基準”和“豐富勞動的內容基準”。

  綜上所述,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可概括為:需求收入彈性大;供給彈性大;勞動生產率高;能體現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向;對相關產業的波及帶動作用強;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某一產業如果大致符合這些基準,便有發展前途,才有“資格”成為主導產業。

兩基準理論的基本前提

  收入彈性基準要求把積累投向收入彈性大的行業或部門,因為這些行業或部門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便於利用規模經濟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潤率;生產率上升基準要求積累投向生產率(指全要素生產率)上升最快的行業或部門,因為這些行業或部門由於生產率上升快,單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資一定的條件下,該行業或部門的利潤也必然上升最快。 兩基準理論以下列條件為基本前提:

   1)基礎產業相當完善,不存在瓶頸制約;或者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頸制約,但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動性,資源能夠在短期內迅速向頸瓶部門轉移,儘快緩解瓶頸狀態。

  2)產業發展中不存在技術約束

  3)不存在資金約束。如果上述條件不存在,兩基準理論就未必成立,利用倆個基準理論選擇優先發展產業也未必比可行。

收入彈性基準分析法[2]

  日本著名經濟學家筱原三代平在1957年進行主導產業選擇的研究時,提出了需要引入需求收人彈性基準與生產率上升率基準,即在學術界廣為流傳的“筱原兩基準”分析法。運用收入彈性基準來考察該產業是否適合作為主導產業。

  其表達公式如下[3]:

  e_i={\frac{\Delta Q_i}{Q_i}}\Bigg/{\frac{\Delta Y}{Y}}  (i=1,2,3)

  其中,ΔQi表示縣域內第產業經濟總量的變動情況,\frac{\Delta Q_i}{Q_i}為第產業產值的變動率;ΔY表示該縣域內國民收入的變動情況,\frac{\Delta Y}{Y}為國民收入的變動率。

  如果ei>1時,表明該產業的發展會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而進一步擴大,因而可以考慮選擇該產業作為縣域內的主導產業;反之,如果ei<l時,表明該產業的發展會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而進一步萎縮。因而不可以作為縣域內的主導產業。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鄔義均 邱鈞.產業經濟學
  2. 胡良益.安徽省縣域經濟主導產業選擇的實證分析[J].池州學院學報,2011(6)
  3. 關愛萍,王瑜.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基準研究[J]統計研究,2002(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筱原兩基準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