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社會認知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認知理論、社會認知論

目錄

什麼是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論,90年代得到迅猛發展;在傳統的行為主義人格理論中加入了認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會認知理論。[1]

  社會認知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它是一種用來解釋社會學習過程的理論,社會認知理論家們將個體描繪為積極地處理事件和發展關於強化期望的人,而不是作為根據以前相依強化物來自動行為的人。根據Bandura的理論,關於行為強化的個體期望,比這個行為以前是否受到過強化更為重要。此外他認為強化歷史對個體的認知沒有直接的作用。相反它是通過個人的記憶、解釋和偏見篩選出來的。[2]

社會認知理論的主要內容[1]

  (一)三元交互決定論

  行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決定的還是由內部力量決定的,長期以來存在兩種決定論:個人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

  個人決定論強調人的內部心理因素對行為的調節和控制,環境決定論強調外部環境因素對行為的控制,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礎提出自己的理論,他的理論在於探討環境、人及其行為之間的動態的相互決定關係。將環境因素、行為、人的主體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獨立、同時又相互作用從而相互決定的理論實體。其中,個人的主體因素包括行為主體的生理反應能力、認知能力等身心機能。所謂交互決定,是環境、行為、人三者之間互為因果,每二者之間都具有雙向的互動和決定關係。

  在三元交互決定論中,一方面,人的主體要素如信念動機等往往強有力地支配並引導其行為,行為及其結果反過來又影響並最終決定思維的內容與形式以及行為主體的情緒反應,另一方面,個體可以通過自己的主體特征如性格社會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環境反應,再者,行為作為人與環境之間的中介,是人用以改變環境,使之適合人的需要而達到生存的目的並改善人與環境之間的適應關係的手段,而它不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時也受環境的現實條件的制約。

  (二)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亦稱替代學習,是指一個人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習得某些新的反應,或使他已經具有的某種行為反應特征得到矯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對觀察學習進行了分析,認為觀察學習是由4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組成的,即註意過程、保持過程、產出過程、動機過程。

  • 第一個過程是註意過程,指的是在觀察時將心理資源開通的過程,它決定著觀察者選擇什麼樣的示範原型;
  • 第二個過程是對示範活動的保持,要對示範活動進行保持就必須以符號的形式把它表象化,從而保留在記憶中。觀察學習主要依存於兩個表象系統表象和言語,其中,言語編碼較之視覺表象在觀察學習時更具有確實性。
  • 第三個過程是產出過程,也就是把符號表象轉換成物理形式的外顯行為的過程。
  • 最後一個過程是動機過程,是觀察著在特定的情境條件下由於某種誘因的作用而表現示範行為的過程。

  總之,觀察學習只有在這四個過程都完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三)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效驗性的一種自我判斷, 自我效能感強的人能對新的問題產生興趣並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斷努力去戰勝困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自我效能也將會不斷的得到強化與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總是懷疑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遇到困難時一味的畏縮和逃避。

  班杜拉認為,個體在活動中是通過四個方面的信息來獲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

  • 實踐的成功經驗,實踐成敗經驗即個體對自己的實際活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經驗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
  • 替代性經驗,替代性經驗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動中取得了成功的觀察結果,能夠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於類似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從而提高觀察者的自我效能感
  • 言語的勸導是指接受別人認為自己具有執行某一任務的能力的語言鼓勵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註意的是說服性的言語必須實事求是, 調動個體的積極性。那些虛幻的、華向不實的勸導不但會適得其反
  • 身心狀態會影響自我效能的水平,個體在追求目標時, 自我效能通過生理喚起來影響行為改變。樂觀積極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創造積極情感,消極情緒會產生挫敗感,所以要變消極情感為樂觀心態。

  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過個體在社會環境中來培養。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中註重引導受教育者,直面困難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難而上來證明自己的堅強,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強化。

社會認知理論的研究進展[3]

  首先我們大致介紹一下社會認知理論大致的發展過程:

  1947年,J.S.Bruner在《價值與需要是知覺中有組織的事實》一文中,縱觀以往研究,首先提出了社會知覺概念,並且就此進行實驗,從而開啟了當代社會認知研究的大門。

  1970年,社會認知研究開始廣泛借鑒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尤其受到信息加工理論的深刻影響,開展了大量的實證研究

  1978年,在Western Ontario大學召開的第一次人格社會心理學Ontario主題研討會上,首次選擇社會認知作為大會的議題,而且,這次會議的有關論文被編成 會認知專輯》。

  1982年,由Guilford出版社在紐約出版發行,這標志著社會認知進入了心理學主流的視野。

  從1990年開始,心理學家逐漸把研究的觸角伸向社會認知的內隱層面,從而加深了心理學社會認知的理解和把握。

  應該說從J.S.Bruner開始,尤其是1970年以來,社會認知研究的範式不斷調整變化,使社會認知的研究框架日益明確,研究方法更加科學,研究內容逐漸深化。但社會認知研究至今還未形成統一的理論體系,它的發展趨勢可以總結為由內容向過程的研究轉換,並隨著研究深入進行結構與過程的整合。

社會認知的結構研究

  社會認知理論認為社會心理是以一定的結構存貯於人的頭腦中的,結構及其部分之間具有相互關係。有3種理論對社會認知信息的存在方式進行解釋:

  第一種可以稱為特征理論,認為有關的社會心理現象在人的長時記憶中,是以其各種特征來表徵的,當受到相關的刺激時,人就會對這些特征進行分析,再與長時記憶中的特征及聯繫進行比較,從而對某些社會心理現象做出反應。第二種觀點是原型說,認為某一社會心理形成的認知可以看成是這一社會心理各種具體現象的概括的表徵,它是這一社會心理的基本特征。第三種觀點是樣例理論,它認為社會心理現象是以具體的例子貯存於人的頭腦中的,它們與外部的現象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當人受到相應的刺激時,刺激信息得到編碼,就會激活相應的樣例,從而對某種社會心理現象產生相應的反應。

社會認知的過程研究

  在研究社會認知結構的同時,心理學家註意到社會認知過程的重要性,開始傾向於社會心理獲得的認知過程的研究,我們可以將上述這些變化總結為由內容向過程的研究轉換。主要是受到認知心理學中的信息加工理論的影響,它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明確社會信息加工的各階段,即人面臨刺激時經過幾個加工階段才能做出反應,以及各個階段有哪些特點。Dodge及其同事提出的兒童社會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模式較好體現了社會心理認知的過程思想。總結一下大致可以把社會心理認知過程分為5個階段:

  (1)編碼。即對社會性信息給予充分地註意和感知,並選取有意義的信息。

  (2)解釋。將獲得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圖式、原型等)進行比較,解釋該信息的意義。

  (3)搜尋反應。在理解社會性刺激意義的基礎上產生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反應計劃,從中選擇合適的行為反應。

  (4)反應評估。在形成各種反應計劃後,還要對其進行比較評價,預測各種反應的效果。對反應計劃如何評firm決定採取何種行為反應。

  (5)執行反應。執行所選擇的行動計劃,做出真正的行為反應。

  但我們知道社會認知與一般意義上的認知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社會認知要受到多種目標、動機等因素的影響。與動機傾向有關的一些研究表明,人們在對他人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會由於動機、目標等因素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我們的社會認知並不是按照這樣的信息加工流程進行的,而且由於情境、個性文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人們可能受到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作出一些不合規律的感知和判斷。

社會認知理論的模型[3]

  近年來,研究者們將社會認知研究的結構和過程結合起來提出了4個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模型。

  (1)範疇模型

  社會認知研究一般比較關註關於社會群體的抽象的、概括化的觀念。在這種觀點看來,一旦獲得有關某個群體的信息,便會發展出該群體的一種概括化概念、即範疇。範疇並不具有可以決定個體是否是某個範疇成員的定義性特征或標準,實際上某種範疇組織成員都是彼此變化的、只不過一定程度上在範疇框架下彼此相容的“模糊設置”,如果某客體特征與範疇社會認知特征充分相似的話,則該成員會被歸屬於該範疇。

  (2)樣例模型

  絕大多數社會認知模型都是說明一個歸類過程的(就像上面所說的範疇模型也是一個規類的過程)。按照這些模型,歸類並不能通過客體與範疇原型之間的比較、而是通過客體與樣例記憶集合中範疇成員之間的比較而獲得。這樣的一種認知過程就是樣例模型。

  (3)群體表徵的混合模型

  由於範疇模型和樣例模型都有缺陷,因此有研究者認為有效的合理的社會認知模型必須包括抽象知識表徵以及具體的樣例表徵。就是綜合範疇模型和樣例模型而得出的。

  (4)情境模型理論

  該理論認為,存在兩種知識結構,即情境模型和概化表徵。其中,情境模型代表人們對具體事件和事態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在傳遞社會信息的過程中自動完成的。情景模型的建立,又為理解新信息及相關的人和事提供相應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1.0 1.1 史超.芻議社會認知理論在思想改洽教育中的應用[J].大觀周刊,2011,(34).
  2. Stipek D , 田Ben. 社會認知理論[J].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00(001):32-38.
  3. 3.0 3.1 陳俊.社會認知理論的研究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7,(1—2).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Mis铭,凡尘清心,刘维燎,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會認知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