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形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
目錄 |
印象形成是指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按照以往的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它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並不等到瞭解了他人的全部特征才形成對他人的印象,而是根據有限甚至片段的信息,就進行加工整理,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在這個利用信息的過程中,心理學研究發現兩種加工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E.阿施於1946年在印象研究中最先使用。他認為,印象形成是所有性格詞綜合起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各種性格詞簡單的相加,但其中有一種性格詞起中心作用。他用“精幹、堅信、健談、冷酷(或熱情)、機智、進取、有說服力” 7種人物性格詞,讓A、B兩組被試根據 7種詞形成對人物性格的印象。提供給A組的是包括冷詞在內的 7種詞,B組是包括熱詞在內的7種詞。結果發現:A組對此人的印象是冷型人,B組的印象是熱型人。 阿施關於印象形成的研究,遵循格式塔原則,揭示了人物性格特點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同起作用的關係。這對後來關於第一印象的變化和態度變化的研究,乃至印象形成的模式化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人或事物較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人們會基於性別、種族、外貌等特征對人進行歸類,認為一類人具有比較相似的人格特質、態度和行為方式等等。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看法和觀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圖形那樣難以更改、抹滅。比如很多人認為北方男人粗獷、豪爽,而南方男人細緻、拘謹,其實真的走南闖北後會發現事實上不一定這樣。但很多人的這種刻板觀念並不因為新的經驗而很快改變。
刻板印象具有社會適應的意義,使人們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但在有限的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極的性質,會使人們對某些群體的成員產生偏見,甚至歧視。
暈輪效應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准對方的真實品質,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作用,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而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於以偏概全。在形成第一印象時,認知者的好惡評價是最重要的要素。人們初次相見,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斷是相互喜歡與否。個體對他人最初的好惡評價極大地影響對他人的總體印象。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著這種傾向性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最初的傾向性印象好似一個光環,使其他品質也因此罩上類似的色彩。例如,個體對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會對他的人格品質也傾向於給與肯定評價。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現象。是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由於它的作用,一個人的優點或者缺點變成光圈被誇大,其他優點或缺點也就退隱到光圈後面視而不見了。甚至只要認為某個人不錯,就賦予其一切好的品質,便認為他所使用過的東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錯。
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信息出現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初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後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最新獲得的信息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近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機制。第一印象一經建立,對其後的信息的組織、理解有較強的定向作用。個體對後續信息的理解往往是根據第一印象來完成的。
一般來說,熟悉的人,特別是親密的人之間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而不熟悉或者少見的人之間容易出現首因效應。
社會人際關係中的投射效應是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征。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際交往中的誤解,往往是受投射作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