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生態空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態空間

  生態空間是指具有自然屬性、以提供生態服務或生態產品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1]

  生態空間廣義上看指生態系統為所有生物物種維持其基本生存、繁殖、進食、排泄的空間及環境條件;生態空間從狹義上看是指生態系統所必需的空間範圍和地域容量;依據中國自然資源部2020年9月28日印發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指南(試行)》和《省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指南(試行)》兩部文件,其中市級文件對生態空間的大致定義為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和海洋自然區域,包括陸域生態保護紅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以及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和海洋自然區域;其中省級文件對生態空間的大致定義和技術層面的生態系統識別結果,可明晰生態空間範圍包括生態廊道(珍稀動植物遷徙廊道、基礎設施緩衝廊道、隔離廊道、生態屏障等)、生態斑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佈局、規模和名錄)。[2]

生態空間治理面臨的問題[1]

  生態空間是主要生態價值貢獻區域,也是發展機會成本受政策制約最突出的區域,其生態補償往往面臨機制不健全或滯後等問題。一方面,生態生產和城鎮化過程本身就存在無補償、無法可依的實際情況,造成生態空間長期無償的貢獻;另一方面,補償的標準、對象、程式都缺乏明確的界定和制度規範,造成生態空間長期處於無補償或者補償不足的情況。例如:主要的水源保護區、生態公益林等政策性自然保護地由於財政資金的註入,生態修複和補償問題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而一般農林地同樣是主要的生態貢獻區,由於發展政策的差異帶來的機會成本長期得不到補償,也是造成生態保護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生態空間問題應對措施[2]

  1、嚴格控制生態功能用地斑塊的生態功能轉化

  嚴控山水田林湖草河灘等生態用地斑塊的生態用途轉為非生態用途用地斑塊,在“生態-自然-環境”的約束條件和國家戰略及相關政策導向的情況下,合理開發未利用地,爭取將可開發利用的未利用地建設為兼具人與自然和諧雙重標準的斑塊,為方便治理,將此類用地斑塊劃清用地基質單元,對具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生態斑塊和全域生態要素條件較好的生態功能斑塊加大保護力度。

  2、樹立正確的全域"生態-自然-環境”要素的觀念

  若想建立良好的生態空間體系,首先應樹立起正確的全域“生態-自然環境”要素的觀念,各級政府尤其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因為土地使用最多者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在人民心中樹立正確使用全域“生態自然環境要素的觀念,當然各級政府更應該以此觀念治理全域“生態-自然環境”要素,守好每寸生態空間,做好土地防治修複工作,加大生態空間監管力度,提升全民全域“生態-自然-環境”要素的觀念水平。

  3、經濟發展中力求生態空間“用養結合”

  隨著本世紀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在全世界的逐漸普及,資本擴張逐漸無序化,當金融投資過熱的同時,也是資本、技術大規模進入各國建設用地市場的合適時機,於是引發各地區不同程度的建設用地的無序擴張,耕地數量始因投資開發活動減少,由於沒有環境監管部門的有效督查,生態遭到破壞,土壤質量開始退化,生物多樣性逐漸變得脆弱,環境污染程度越來越高,甚至生態空間的惡化逐漸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城鄉生活空間,於是人地矛盾關係開始緊張。因此,若想既要保證經濟正常運轉,又要保持生態不退化,那麼對於生態空間應做到用養結合,不只對土壤進行用養結合,更延伸至整個景觀極限,從而建設生態空間用養結合體系。

  4、設置隔離帶與綠地廊道,阻止建設用地無序擴張

  通過各級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編製,規划出斑塊間必要生態廊道、生態緩衝帶、城市綠地及斑塊隔離帶,達到限制建設用地的過度擴張,並使建設用地得到有序發展與合規擴張。生態廊道和城市綠地應該起到的效果是:在市場繁榮、經濟投資過熱時可有效防止建設用地違規或無序擴張;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可以隔離災害,達到緩衝效果,降低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

  5、註重生態多樣性,構建生態網路,發展具有未來良好前景的生態農業

  針對特定物種、多物種保護的生態網路構建,以生態多樣性保護為導向的生態網路建設,基於景觀生態學、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地理學,以目標物種的生態要求確定生態網路構成。目標物種往往具有較大的活動範圍,因此方法註重生態功能的適宜性與景觀結構的連接性,旨在重要物種在可選擇的棲息地間的遷徙以完成生命周期,使種群瀕臨滅絕的棲息地實現修複,促成生態基因交流,3S技術是該類治理方法的主要技術支撐。

  6、構建生態空間體系,完善生態文明建設

  構建生態空間體系和生態文明,關乎中國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因此應建立中華民族生態文明發展模式,以適應日趨嚴峻的生態環境壓力。構建生態空間體系和生態文明,必須優化生態空間格局,減少各類用地碎片化分佈。從資源約束角度出發,以節約集約利用方式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各級政府及相關部委要加強生態修複建設和環境監督、保護機制,完善生態文明體制及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應該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之中,加強生態空間體系建設工作和生態文明宣傳工作,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參考文獻

  1. 1.0 1.1 劉淑娟.生態空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12):84-86.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6-5042-1218.
  2. 2.0 2.1 王元昊.國土空間規划下的生態空間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05):49-5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amyHuang.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空間"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