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服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
目錄 |
生態系統服務是指對人類生存及生活質量有貢獻的生態系統產品和生態系統功能。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以及支持服務(如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迴圈)。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了一系列的問出題,如人口的急劇增加、源的過度消耗、境污染資環導致各類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生態系的日益嚴重等,統為人類提供服務功能的能力也在不斷衰退,而人類對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得其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利用在以不可持續的速度增長,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受到威脅.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實現和維護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和諧,國學者開始從不同各的角度研究自身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估生態評系統服務逐漸成為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研究的熱點之一。Costanza將生態系統的產品和功能統稱為生態系統服務,是由自然生態系統的生就物種、生物學狀態、質和生態過程所產生的物性境、質和維持的良好生活環境對人類提供的直接福利。尺度影響著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的理解。人均生態系統服務的數量正日益減少,自然系統與人工系統在提供生態系統服務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後者沒有緩中保護和保險措施,自然調整、全民制約和經濟手段等是保護生態系統服務的策略和途徑。
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1]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分類是對其綜合評估的先決條件,因此如何合理地對生態服務功能進行分類受到了科學家的廣泛關註。COSTANZA等將生態服務功能分為17類,DE GROOT等將生態服務分為調控功能、生境功能、生產功能和信息功能4大類,同時將這4大類細化為23小類。基於生態服務與人類福祉的關係,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將生態服務也分為4類,分別為調控服務、支持服務、提供服務和文化服務。TURNER等將生態服務分為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歐陽志雲等認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有機質的生產與生態系統產品、生物多樣性的產生與維持、調節氣候、減輕洪澇與乾旱災害、土壤的生態服務功能、傳粉與種子的擴散、有害生物的控制、環境凈化。範小杉等以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利於生態補償實施為目的,將生態服務功能分為內涵型和外延性兩種生態服務功能,併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補償費用核算模型。張彪等基於人類的需求將生態系統服務分為3類,即物質產品、生態安全維護功能和景觀文化承載功能,這種分類有助於探討基於人類需求差異的生態系統服務時空動態變化與供需平衡。中國關於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的研究基本是建立在上述分類的基礎上,根據研究的需要和被評估的生態系統類型,選擇若幹服務功能類型對其進行評估,而對生態服務功能分類的合理性和理論性探索較少。
目前的生態服務功能分類混淆了生態系統產品(例如食物、纖維)和生態系統功能或者過程(例如養分迴圈或者生境提供),按照目前的分類體系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評估,將導致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覆計算,例如生態系統的固碳釋氧功能是氣體調節功能的一個中間環節,氣體調節功能評估實際上已經包含了生態系統的固碳釋氧功能。在對生態服務功能分類的過程中應明晰生態功能與生態服務功能之間的區別,生態系統功能與生態系統服務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關係,某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可由兩種或多種生態系統功能構成。為了確保生態服務能夠被量化,應進一步縮小生態服務的定義,而僅包括生態系統終端產品(end products),這些終端產品是能夠直接被享用、消費或利用來產生人類福利的自然組分(例如植被類型、物種)。通過將生態服務定義為人類可以直接價值化的自然特性,生態系統功能和過程(例如養分迴圈)將不被考慮為生態服務,此時生態系統服務與特定的人類活動或需求聯繫在一起,在空間和時間上是明確的。沒有評估的生態系統功能(例如固碳釋氧)並不意味著沒有價值,而是這些價值反映在其產生的生態服務價值中。由於生態服務內涵界定和服務功能分類的不統一,導致評價結果難以比較,因此我國學者應加強關於各類生態系統服務內涵界定的研究,併在此基礎上明確分類標準和評估指標,使得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結果能更好地指導生態系統管理實踐。
- ↑ 楊兆平,高吉喜,沈渭壽,劉波,鄒長新.基於文獻分析的中國生態服務研究[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1年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