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效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
目錄 |
生態效度指實驗結果能夠推論到樣本的總體和其他同類現象中去的程度,即試驗結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適用性。生態效度也是心理學理論或實驗研究結果推廣到真實生活情境的程度的指標。生態效度是外部效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衡量某一理論或某一實驗結果是否具有實用價值的重要指標。[1]
對於心理研究的效度問題,王重鳴認為心理學研究中有四種效度指標:內部效度、外部效度、統計結論效度和構思效度。李婕、張新海指出心理實驗的外部效度由內部效度和推廣效度構成,其中推廣效度包括抽樣效度與情境效度,雖然推廣效度與生態效度在意義上有接近之處,但他們沒有明確提出生態效度的概念。而國外對生態效度的研究頗為重視。
早在1965年,布魯斯威克(Brunswik)就在《感知覺與典型心理實驗設計》中使用了“生態效度”的概念,他把生態效度界定為預測某一刺激或提示線索是否可靠的指標。而有些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心理學家使用的“生態效度”就是指心理實驗中的外部效度。在這個意義上,生態效度就是指實驗結果能應用於不同人群、任務或刺激的程度。而尼撒(Neisser)把生態效度界定為一個理論或一個實驗結果能夠說明或預測人們在真實的、各種不同情境中的行為的程度。黑曼(Heimen,G.W.)指出效度指標主要有四種:外部效度、內部效度、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其中外部效度由生態效度和時間效度組成,他把生態效度界定為:研究結果推廣到一般行為與自然情境的程度。[2]
生態效度產生的因素[2]
生態效度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局限和生態學運動的發展。自從實驗法被引進心理學以來,它一直被心理學家所鐘愛,實驗方法確實有許多優越性是其它方法所達不到的。如:心理實驗能藉助於各種儀器設備,人為地控制心理現象發生的條件,把某一現象從多方面的聯繫中分離出來,對它進行單獨考察,或根據研究的需要,突出某些主要因素,使研究對象的某一屬性以較為純化和簡化的形式出現,便於研究者確認因果關係;心理實驗能創造一定的條件,促使合乎規律的心理現象反覆出現,便於觀察與研究;心理實驗能使研究對象將不可見的內在機能以較為定向的形式外化於可見的現象之中,便於研究者分析、研究。由於以上的優點,心理學運用實驗法能對心理現象進行量化分析,實驗結果較為具體精確。
然而隨著研究的日趨深入,人們發現實驗法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第一,實驗法運用的範圍受到限制。對興趣、需要、人格、情緒、願望、意志、品德之類的研究課題,實驗法是無能為力的,因為用實驗法研究這類心理現象往往難以控制眾多的無關變數。控制過嚴會使該類現象失去其生活原型,得到的只是脫離實際的“假想規律”;控制太松則又得不到確定的因果關係,失去實驗研究的意義。第二,實驗結果很難與真實的心理生活相吻合,很難推廣到一個較大的群體,這是因為實驗所涉及的情境是陌生的、人為的、短暫的和追求不尋常行為的。第三,心理實驗設置的人為情境有時會損害被試的身心健康,容易引起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爭論。與此同時,生態化傾向成為科學發展的共同趨勢,各門科學紛紛把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自己的研究領域。生態學是19世紀末在生物科學中成長起來的一門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生物個體、種群和生態系統,其研究任務是探索有機體與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及機理,研究生物的生存條件以及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方法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即先對現象進行描述,而後再作分析。生態學提出一系列環境原理,如限制因數原理、綜合環境原理、觸發因數原理等,對人類改善和控制其生存環境起著重要作用。
一些心理學家意識到生態學運動也許可以彌補心理學研究中的一些尷尬,開始了心理學研究中的生態學運動。兒童發展心理學是對生態學運動反應最為迅速的心理學分支。從生態學的觀點看,兒童是在真實的自然和社會情景中成長起來的,其心理髮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之間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與之相關的研究應從兩方面進行:其一,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行為;其二,生態環境對兒童行為的影響。研究任務的變化使研究方法也有相應的變化:將實驗與自然方法結合起來,將具有人為因素的實驗控制應用於自然環境中,註重內部效度與外部效度的統一;強調研究情景必須是自然的,提高研究的真實性、適用性和可推廣性;同時研究本身又是嚴格的,結果是準確而可靠的,這就是研究的“生態效度”。
生態效度的取得方法[2]
生態效度是基於對實驗法的反思而提出來的,因此取得生態效度的最首要的方法是打破人工控制的實驗法、定量分析方法、局部性分析方法一統天下的局面,那麼就應該:(1)將自然研究與人工控制下的研究結合起來;(2)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起來,對一項研究既有定量的數據的分析,也有描述性的定性說明;(3)將經驗法、思辯方法與實驗法綜合互補,這三種方法各有特點,研究中應註意結合運用,發揮各自優勢,解決研究中的問題;(4)綜合整體性研究與局部分析性研究,即由籠統的綜合整體性研究到局部的個別分析性研究(註意具體的細小問題),再到註意整個系統研究的重要性。
除了從大方向上改進實驗法外,提高生態效度的具體方法就是改進實驗設計和提高實驗實施質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定義和測試方法。研究中必須明確地對自變數和因變數作出定義和描述,同時還應明確規定自變數、因變數的測試方法。
(2)儘量減小被試者效應。當被試多次接受實驗處理或同時參加多個實驗時,就會取得某些實驗經驗,產生敏感效應,這樣既會影響隨後研究的效率,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結果的普遍性,在這種情況下實驗的生態效度是比較低的。要剋服這種情況,研究者應儘量延長相鄰兩個實驗間的時間間隔,而且也不要對被試所在單位冠以“實驗班”或“實驗學校”的稱號。此外,實驗者應儘力避免出現“霍桑效應”、“新奇效應”等因素污染實驗結果。
(3)降低實驗者效應。實驗者本身的個性特征、動機、情緒或其它細微而無意的行為影響被試,使得把實驗目的、結果的期望等也在無意中傳遞給被試,因而限制了研究結果的生態效度。對於這種情況,應運用標準化的指導語和實驗程式及“雙盲實驗”來加以改進。
(4)做好統計工作。首先,要求如實記錄數據,不要弄虛作假;其次,研究者要採用恰當的統計方法。
(5)提高研究與實際情境的相似性。這是提高生態效度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方面研究與實際情境越相似,生態效度越高。另一方面,研究中所用變數的強度和範圍越接近研究結果所要適用的實際情況,生態效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