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沉沒成本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

目錄

沉沒成本效應概述

  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根據經濟邏輯的法則,沉沒成本與制定決策應是不相關的。但是在人們的實際投資活動、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現象。

  沉沒成本效應的原始定義為“如果人們已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過成本,那麼便會增加該商品或勞務的使用頻率”,這一定義強調的是金錢及物質成本對後續決策行為的影響。

  此後又有很多研究者對“沉沒成本效應”進行了各種解釋,Brockner認為由於人們存在自我申辯(self-justification)的傾向,不願承認自己以往的決策失誤,因而總是希望與先前的選擇保持一致;另外一種解釋是,由於過去產生了損失,人們會產生儘快彌補損失的強烈動機,這種動機會導致風險尋求;Arkes和Blumer對沉沒成本效應的解釋為“先前投入的時間、金錢或其他資源會影響個體其後的決策”,提出了時間性沉沒成本效應的存在;同時他們認為個人在做決策時之所以考慮沉沒成本,是由於個人通常不願意去接受先前投入的資金被浪費掉的事實。當投資人發生了帳面損失,如果不繼續對這項不成功投資投入資金的話,就等於接受該損失已經發生。

  因此沉沒成本效應反映出的是一種“避免浪費的願望”。儘管這些解釋背後由不同的動機和心理過程所驅使,卻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顧及過去的成本和收益。進一步講,這些解釋認為決策者會追究成本投入的有害性並對其進行評估,進而將它與收益聯繫在一起。

  儘管早期的研究者提到過先前投入的成本應該包括時間成本,但大多數沉沒成本研究只把焦點放在先前的財務投資影響後續決策這一點上。實際上,沉沒成本的種類並不僅僅限於財務方面,日常生活中很多投資還包括付出的努力和時間。

沉沒成本效應的解釋[1]

  1、用前景理論對沉沒成本進行解釋

  前景理論是關於風險決策的一種描述性模型。它的一個主要特征是人們並不根據最終資產而是根據一個參照點對選擇進行評估。如果一個選擇的結果在參照點之上,這個選擇就被編碼為盈利;相反在參照點之下,選擇的結果就被認為是損失(見圖1)。因為邊際價值遞減,價值函數對盈利來說是凹的,而對損失則是凸的。價值函數的這種S形狀表明人們在盈利條件下通常是風險厭惡的,而在損失條件下是風險尋求的。價值函數的另一個特征是它對損失比對盈利更陡峭。這意味著損失顯得比盈利更突出。例如100美元盈利的壓力要比100美元損失的壓力小很多。參照點通常與現有資產相關,即與現狀有關。然而,KahnemanTversky指出“一些情形下,人們對損失和盈利的編碼與不同於現狀的期望或渴望水平有關”。

  Image:沉没成本效应-价值函数.jpg

  圖1:價值函數

  前景理論對沉沒成本效應的解釋意味著以前的投資沒有被全部折現。在這些事例中,人們的期望不是從現狀開始(圖1的A點),而是從價值函數損失的一側開始(圖1的B點)。根據這一解釋,以前的投資被看作是損失,當決策者評估下一次的行為時仍存在於決策者的大腦中。因為價值函數對損失來說是凸的,進一步的損失不會引起價值的更大規模減少。相反,從B點可以看出,盈利會引起價值的大規模增加。希望有好的結果(也可能使損失進一步增加)而向沉沒成本增加資金,這種有風險的再投資比完全撤出投資(會導致肯定的損失)更有可能發生。

  2、沉沒成本效應的理性原因

  沉沒成本效應的存在有其理性的一面。通常來說,人們顧及沉沒成本的原因是他們不想表現得太浪費。抵制浪費的原則通常是一種好原則。但是這種提法也不是絕對正確的,在一些情形下(例如:剩餘資源可以被更有效使用的情形)這種原則可能被過度概括化了。

  人們繼續執行一項失敗計劃的一個原因是為了教育他自己下次制定決策前要認真考慮。這種願意是具有潛在理性的。可是它暗示決策者有雙重自我的身份,一重是教育者,另一重是接受者。一些決策理論家把決策者刻畫為有多重自我。例如,Thaler和Shefrin的自我控制理論。他們認為決策者由只受短期結果影響的“近視執行者”和受終身效用影響的“遠視計劃者”構成。當計劃者勸說執行者根據長期目標實施行動,就達到了自我控制

  從這個意義來看,沉沒成本行為可能是理性的。我們認為繼續一項不成功的計劃是一種特殊有效的吸取教訓的方式,因為人們初始決策的後果可以產生比僅僅指出決策是失敗的更好的反饋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第二個執行失敗計劃的原因是把忍受失敗的結果作為制定失誤決策的懲罰。懲罰減少了決策者在未來犯同樣錯誤的可能性;因此它具有給決策者一個教訓的功能。與吸取教訓原因一樣,這一原因也暗含了決策者是由教育者和接受者構成的。但是,兩者不一致的是它在做出懲罰時沒有明確為什麼懲罰是必要的(除了決策者值得受懲罰)。因此,如果懲罰能夠阻止未來的不良決策,那麼懲罰就是對關註沉沒成本的一種理性解釋;而如果它只是提供報複,那麼它就是非理性的。基於這樣的觀點,為了吸取教訓而繼續執行計劃在改變決策者行為方面比為了懲罰自己而繼續執行計劃更為有效。

  最後一個原因是為了展現一個良好的前後一致的決策者形象。改變行動計劃常被認為是由於決策失誤,這等於承認了錯誤。與此相反,保持一致常能得到別人的尊敬。繼續執行一項已經在運作的計劃也能使一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的決策者,也就是受自我肯定的動機的驅動。因為一個良好的自我表現具有很高的主觀價值,這種原因也可以被看作是理性的。

  研究者為沉沒成本效應提供了很多合理而具有普遍性的解釋,這些解釋使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地對待沉沒成本,避免出現沉沒成本效應。然而,沉沒成本並不總是導致後期投入的增加,相反,一些投資者和決策者“矯枉過正”,行為上出現了沉沒成本的逆效應。

影響沉沒成本效應的主要因素[1]

  1、後悔和沉沒成本效應

  在經濟學中,後悔是損失的情緒和感覺,它的出現往往是因為“事後發覺不同的決策(例如,終止一項處於損失狀態的冒險)會有更好的結果”。如果損失是決策者自己造成的,後悔的程度可能進一步增加。為了使後悔最小化,決策者必須考慮未來的狀況,並對可能會出現的最好結果和實際結果進行比較。如果這種比較顯示堅持下去會招致比以往更大的損失,那麼潛在的後悔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決策出現的傾向性可能是承擔今天的損失而不是去冒明天自責的風險,決策者會捨棄沉沒成本而做出退出交易的行為。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有可能預知一些有關決策後果的信息。決策之後的後悔可能已被決策者預期到了,並且在制定決策時考慮到了。因此,風險承擔行為與後悔預期有關。在反饋結果缺乏的條件下,選擇安全性方案最小化了體驗後悔的可能性;而在反饋結果存在條件下,如果風險性方案能導致更好的結果,選擇安全性方案就可能會導致後悔。因此在反饋存在條件下,選擇安全性方案時可能產生的後悔將更加痛苦;選擇風險性方案的傾向性會則更施俊琦等:沉沒成本效應中的心理學問題加強烈。

  2、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是一種自我控制措施,如果在最後期限或達到了投資限制(比如,“給它12個月的時間”或“在100美元那停止”)時沒有獲得結果,通常人們會在心理上為退出一項冒險預先制定預算並採取行動。這些心理預算的確切數額是很武斷的,並且沒有任何規範性原則。例如,股票交易者使用自動的停止命令(比如,“股價下跌10%就賣掉”)作為一種工具來保護他們,消除他們抱著反轉的希望而呆得太久的心理傾向對他們的影響。從狹義經濟理論的角度看,這些自我設置的停止規則並非為了刻意表現出理性。相反,它們構成了對內在非理性的承認。

  在支持了以往有關沉沒成本的研究結論的基礎上,Heath提出了沉沒成本效應可能不像人們相信的那樣無所不在。他發現沉沒成本效應的強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決定於以前沒有發現的兩個因素。具體分為兩種情況:當決策者沒有“心理預算”(支出限制)或者沒有記錄累計跟蹤時,他們很可能被沉沒成本所俘獲,產生沉沒成本效應,即傾向於增加投入;相反,當決策者建立“心理預算”並能夠進行跟蹤時,沉沒成本效應就會減弱,乃至不再發生。

  3、初始投資

  一種明顯的猜測認為初始投資越大,沉沒成本效應越強;例如,如果購買大提琴的費用為10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或免費,那個人更有可能選擇繼續參加大提琴課程。實驗性證據支持這一猜測,Garland和Newport發現與個人總可用資源數量相關的相對成本比初始投資的絕對數量更重要。這種相對成本的重要性與期望理論一致,即如果終止參加高額學費的課程,未來損失(繼續參加課程所帶來的不愉快)會導致主觀價值減少得較少,而同時已經發生的損失(也就是大提琴和課程的費用)數量增加。

  4、情境性因素

  還存在情境性因素比如決策者的個人責任等影響沉沒成本效應。例如,Whyte指出如果決策者感到要為初始計劃和行動產生的不良結果負責任,沉沒成本行為就會更經常地發生。相反,Simonson和Nye發現人們要承擔的決策責任減少了導致沉沒成本效應傾向性。Simonson和Nye的結果很可能受他使用經濟專業的學生做實驗的影響,這些學生中有很多人受過如何避免沉沒成本效應的正式教育。最後,Arkes & Blumer發現沉沒成本行為和是否是個人或為第三方制定決策之間不存在一致的關係。這些研究表明個人參與對行為的影響在一些情形中還不清楚。

表:關於沉沒成本效應的不同理論的比較
編號學者對沉沒成本的解釋分類及簡評
1.Shefrin & Statman與後悔預期有關,如能預知未來的狀況,發現堅持現有行為是否會導致更大的損失,則放棄沉沒成本預期後悔
2.Whyte和心理帳戶有關,它可作為一種自我控制措施,即預先設置停止臨界點,一旦突破該點則自動放棄帳戶監控
3.Heath建立心理預算並能自我跟蹤,可減弱甚至消除沉沒成本效應
4.Garland & Newport初始投資越大,沉沒成本效應越強。特別地,與個人總可用資源數量相關的相對成本比初始投資的絕對數量更重要。經濟實力與投入的影響
5.Kahneman&Tversky期望不是從現狀而是價值函數損失一側開始的,這樣進一步損失不會引起價值的更達規模的減少,但若盈利會使價值大規模增加,因為這時再投資的可能的盈利和損失是不對稱的(在損失一端的價值函數為凸的)收益與損失的計算
6.Garlardet al.因決策過失產生損失,希望儘快彌補責任及自責,但作用方向不確定:可能和責任指向過去還是未來的行為有關
7.Arkes&Blumer不願接受先前投入被浪費的事實;不想顯得太浪費,希望輓回損失或使剩餘資源更好地利用
8.Whyte迫於為以前計劃或行動的不良結果責任
9.Simonson & Nye責任可減少沉沒成本效應
10.Brockner自我申辯,不承認決策失誤自我肯定的心理作用
11.Bobocel & Meyer受自我肯定的動機驅使,始終如一
12.Staw保持前後決策一致性的良好形象,贏得別人的尊敬
13.Thaler & Shefrin自我教育:使下次制定決策前要認真考慮;決策者扮演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重身份自我懲罰:把忍受失敗的結果作為指定錯誤決策的懲罰,具有自我教訓的功能悖論:這種自我教育或懲罰的結果(出現沉沒成本效應)反而是使代價擴大化

沉沒成本的逆效應[1]

  沉沒成本導致了風險厭惡,這種由沉沒成本可能引起的風險厭惡稱為“沉沒成本的逆效應”。Simon指出:有些時候,如果選擇超過了人們的渴望水平,人們就會通過把它們編碼為“滿意”來簡化這些選擇;如果選擇低於渴望水平,人們就會把它編碼為“不滿意”來簡化這些選擇。一定水平的渴望通過風險規避性選擇就可以得到滿足。

  用下麵的例子來進行解釋:某個體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安全地拿到50美元,另一個風險性選擇的結果可能更好(拿到100美元)也可能更壞(拿到0美元)。假設50美元等於這個人所期待的,也就是等於這個人的渴望水平。如果這一渴望水平被看作參照點(從C點開始畫一條新曲線,A點在損失區域,見圖1),那麼安全性選擇就是滿意的。更大的盈利只能導致價值適度的增加。既然現在的資產點(圖1中的點A)被看作是損失,並且損失比盈利更突出,那麼安全的選擇就比風險性選擇更有吸引力。即使在風險性選擇中“獲勝”得到更好的結果,但那是不確定,而安全性選擇卻可始終滿足渴望水平。因此有時沉沒成本可能會促進風險規避行為。

  沉沒成本的逆效應可能會導致一些投資者過於輕易地放棄一項失敗的或正在進行的決策,這可能與沉沒成本的超敏性有關。沉沒成本的超敏性是指:以前的損失能使決策者對未來的損失很敏感。這或許能解釋這樣的現象,即投資年限較長的投資者,在繼續進行經濟活動時,為避免重犯同樣錯誤預期的痛苦,傾向於不再繼續維持投資的狀態,並強迫自己立即結束投資。

  Heath也發現那些建立心理帳戶的投資者可能會不成熟地退出。當對人們一個項目的累積投資達到了帳戶限制時,即使任何理性的經濟(邊際的)分析都認為應該繼續和增加投資,人們依然會減少對這個項目的心理責任感並會拒絕進一步的投資,甚至導致投資者的退出(例如,賣掉一個資本投資項目)。原因僅僅是因為總投資超出了人們當初的預算額。這一效應也能解釋為何正在遭受損失的決策者,會在低於合理價格的情況下賣掉他的投資。因為此時,在他花完了他所有的心理預算後,決策者不得不帶著他能拿到的東西義無反顧地退出,同時他也拒絕為收回已經發生的損失而冒更大的風險或導致全部損失的誘惑。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施俊琦,李崢,王壘,黃嵐.沉沒成本效應中的心理學問題[J]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Yixi,林巧玲,Mis铭,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沉沒成本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