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服裝設計(Costume Designing/Dress Designing)
目錄 |
什麼是服裝設計[1]
服裝設計是指運用一定的思維形式、美學法則和設計程式,將設計構思以繪畫的手段表現出來,然後選擇適當的材料並通過相應的裁剪方式和縫製工藝,使設計構思進一步實現實物化的全過程。構成服裝設計的三要素是:面料、款式和色彩。
服裝設計的發展狀況[2]
服裝藝術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服飾文化對於瞭解各個時期的思想、文化及風俗習慣,對於繼承寶貴的文化遺產發揚民族傳統風格,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9世紀中期的歐洲,年輕的英國裁縫查爾斯·佛雷德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1826--1895)來到法國巴黎,併在當地開設了一家專為貴族及中產階級定製服裝的裁縫店。他自行設計了許多款式供顧客選購。由於他是世界上最早把裁縫工作從宮廷、豪宅搬到社會,並自行設計、營銷的裁縫,也是第一位把設計、制板、縫製等眾多才能雲集於一身的優秀設計師,他後來被稱譽為“時裝之父”。
沃斯時代,他把高級時裝的設計製作推向了發展的頂峰階段。自美國人埃利亞斯·豪(EliasHowel819—1867)縫紉機發明後,紡織服裝業便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革。它也把服裝工業化與商品化趨勢推向了現代社會經濟,並且與現實社會日益不可分割。
西方近現代服裝設計發展,可以歸納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50年代,個體設計師領導潮流的階段,代表人物有克裡斯丁·迪奧、夏奈爾、皮埃爾·巴爾曼、保羅·波列等;第二階段,設計師群體引領流行階段,代表人物有維維安.韋斯特伍德、喬治·阿瑪尼、皮爾·卡丹等;第三階段,大眾與設計師共同引領時尚階段。
迄今,我國紡織服裝業發展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號稱“衣冠王國”。過去,小農經濟主導著社會生產,“男耕女織”在封閉的市場環境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村地區,服裝基本靠女性手工縫製;在城市,則設有許多“成衣鋪”,專為顧客量體裁衣,人們稱之為“裁縫”。縱觀中國數千年的服飾發展,儘管千變萬化,且在每個階段各具特色,但是服裝設計這一概念在我國得到普遍認同應該是在改革開放後。
1978年,法國服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率領國外模特來到北京,向國人展示了他設計的最新服裝。1985年伊夫·聖·洛朗在北京舉辦了其設計的作品25周年回顧展。通過觀賞眾多精彩的服裝設計盛宴,國人逐步意識到我國服裝設計的落後。
1983年我國開始在大專院校開設服裝設計專業以此來培訓自己的服裝設計師。同時,為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我國開始舉辦服裝設計大賽。如“金剪獎”、“兄弟杯”等。1993年,為了繼續推廣服裝設計這一行業,我國成立了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並且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的評選活動。
現在是一個追求時尚、張揚個性的多元化年代。中國的服裝行業蓬勃發展,中國目前也誕生了不少的服裝品牌,同時出現了一批本土的設計師,馬可的“例外”走向了日本市場。然而中國的服裝設計還是一個萌芽和起步階段,和西方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國民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中國服裝設計師將會為中國營造一個有氧的服飾文化空間。
服裝設計的特點[2]
(一)審美特點
1、服裝和諧美;
2、服裝色彩美;
3、服裝款式美;
4、服裝工藝美;
5、服裝工藝美;
6、服裝風格美。
(二)著裝特點
1、對象;
2、時間;
3、場合;
4、社會環境。
服裝設計的基本內容[2]
1、款式造型設計;
2、結構設計;
3、工藝設計。
服裝設計師應具備的能力[2]
一、良好的道德修養;
二、深厚的藝術造詣;
三、過硬的心理素質;
四、扎實的專業知識;
(一)繪畫知識
(二)服裝設計理論知識
(三)結構與工藝設計知識
(四)服裝材料知識
五、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服裝設計師的工作內容與程式[2]
一、工作內容
(一)制定產品設計策略和計劃;
(二)組織服裝設計。
二、工作程式
(一)獲得設計任務階段;
(二)設計創作准備階段;
1、市場調研觀察
2、設計素材收集
(三)設計方案決策階段;
1.設計構思
2.完成設計圖
(四)生產階段;
1.樣衣生產
2.規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