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界營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無邊界營銷(boundartless marketing)
目錄 |
將營銷的焦點從微觀經濟中的目標最大範式轉移到戰略性的管理,併在價值鏈上將企業置於供應商和顧客之間以實現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目標。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將這種擴展了的概念稱為“無邊界營銷”。
“無邊界營銷”:是指由“替代式”競爭思維轉變為“互補型”的競爭思維,打破企業內部邊界和企業外部邊界,將各類客戶和供應商變成一個單一過程的組成部分,視為企業的營銷員,建立一個健康的營銷生態系統,使所有系統成員共同受益,從而形成生態鏈上的良性迴圈,使企業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無邊界營銷的價值鏈包括:顧客需要和欲望——研究與開發——工藝——製造——顧客價值,
這一價值鏈的“無邊界”狀態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價值鏈各個環節在跨國公司內部無邊界;
二是營銷作為連接“顧客需要和欲望”到“顧客價值”的過程在企業內部沒明確的界定;
三是價值鏈各個環節分佈甚至可以超越公司的邊界,即與其他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實施戰略市場營銷,
首先就是客戶細分(Segmentation),不能是傳統的細分標準,需要根據客戶的消費行為、消費偏好、客戶所處的族群和階層和客戶的價值進行客戶的細分;
其次是對客戶進行定位(Selection),主要是對客戶進行需求(包括潛在需求)的準確分析,使產品與客戶“對位”,同時使產品在客戶頭腦中“占位”,產品不僅要在市場終端具有較強的市場占有率,還應在客戶的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占有率,占領客戶的心智模式;
其次是與客戶的溝通(Seeking Communication),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地溝通,實施整合營銷傳播策略。
從用戶需求看,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知識結構的用戶,需要不同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內容。
如公務員要聽中央的文件,上班族需要看報紙,計程車司機離不開廣播,有閑階級可以看電視劇,學生需要簡訊溝通信息,生活在寫字樓的人群每天都要面對廣告。用戶主導和市場調節是分眾傳播的顯著特征,而網路傳播是典型的分眾傳播。面對這樣一個多點對多點的世界,面對著無窮無盡的海量信息,看什麼、不看什麼,用戶有絕對的選擇權和主導權。因此在傳播過程中要善於抓住稀奇地眼球資源,一是利用各種新的傳媒技術(如計程車、公交車上和高檔寫字樓電梯間的液晶顯示屏、手機簡訊等),一是有針對性傳播方式(如對校園、醫院等場所傳播的整合等),關註利益相關者(如產品維修人員、相關產品的最終使用者等),如針對大學生的校園整合傳播;對三、四級市場的重視等。從大眾傳播逐漸向分眾傳播轉變,從“廣播”到“窄播”,再到“點播”。
最後是實施完善的客戶問題解決方案(Solution),任何產品都需要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是功能性的需求還是精神性的需求,都應該有系統的完善解決方案,在與同類產品的性價比方面、在服務方面、在戰略方面、在形象方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