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體燒錢大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隨著近兩年打車軟體的興起,打車一族的手機里都裝載著各不相同的打車軟體,從去年7、8月份開始經過幾個月的市場整合,原先40多款打車軟體的百花齊放演變成現在的嘀嘀、快的的雙雄爭霸,市場競爭也趨於白熱化。2014年伊始,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及各自背後的投資方騰訊、阿裡巴巴已圍繞移動支付展開一場激烈角逐。
快的打車 | 嘀嘀打車 | ||||
---|---|---|---|---|---|
時間 | 金額 | 投資方 | 時間 | 金額 | 投資方 |
2013年4月 | 800萬美元 | 阿裡巴巴 | 2012年 | 300萬美金 | 金沙江創投 |
2013年11月 | 近億美元 | 阿裡巴巴 | 2013年5月 | 1500萬美元 | 騰訊 |
2013年12月 | 1億美元 | 中信基金(6000萬美元) 騰訊(3000萬美元) |
快的
2013年9月份,快的打車正式“北伐”,投入兩千萬的推廣資源強攻北京市場。12月,支付寶錢包宣佈與快的打車合作:乘客可以直接用快的內置的支付寶或掃描二維碼支付打車費。在12月期間,北京市民使用支付寶打車就有機會獲得單筆最高200元的免單額度或是5元現金返還。
2014年元旦,快的打車宣佈,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車的新用戶將獲得30元的話費返還。活動持續一個月,預計總投入超過1億元。
2014年1月21日下午消息,支付寶錢包和快的打車宣佈,從明天開始快的打車用戶只要使用支付寶支付打車款,乘客每單獎勵10元(每天兩筆封頂),司機每單獎勵15元。這一獎勵政策截止時間未定,支付寶和快的打車稱將為此投入5億元。[1]
2014年02月17日,就在“嘀嘀”10億補貼宣佈後的5個小時內,“快的”打車宣佈升級補貼版本——18日起乘客每單補貼增加1元至11元,每天兩單。司機用“快的”支付寶收車費,每天可獎10單。其中高峰期(7:30-9:00,16:30-19:00,21:00-22:00)每單獎10元,每天最多5單。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每天最多5單。[2]
2014年2月18日下午,支付寶官方微博宣佈:下午15:00開始,只要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低立減13元。我們不搞飛機不玩虛的,乘客也不用拼人品和運氣,100%立減13元。用支付寶成功付打車費滿5次還可以得到淘寶天貓退貨保障卡一張(退貨包郵)。另外,每天的10001個免單大獎也會提升到15000個。[3]
嘀嘀
2014年1月10日,嘀嘀推出補貼推廣活動: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的乘客,每一筆車費減免10元,且額外補貼10元給司機;同時,提供10000單免單,抽中的用戶車費全免。根據嘀嘀官方公佈數據,受到司機和乘客追捧,微信支付7天超百萬單,補貼過2千萬,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因此宣佈繼續投入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1]
2014年2月10日零點,嘀嘀打車第二輪營銷補貼乘客每單10元降至5元、每天最多3筆,司機則立獎5元,每天最多5筆。
2014年2月17日嘀嘀打車宣佈,其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正式開啟,恢復補貼力度且有所加強。乘客使用嘀嘀打車並選擇微信支付,立減10元,每天3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值得註意的是,嘀嘀打車額外獎勵新用戶:乘客首單立減15元,司機首單立獎50元。[4]
快的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鄭州、西安、武漢、青島、長沙、天津、寧波、哈爾濱、南京、濟南、石家莊、大連、成都、蘇州、廈門、重慶、沈陽、長春、合肥、福州、昆明、南昌、無錫、常州、香港、徐州、太原、南寧、溫州、蘭州、金華、海口、三亞、桂林、烏魯木齊等40個城市。
嘀嘀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杭州、天津、大連、青島、濟南、沈陽、石家莊、太原、廈門、昆明、南寧、佛山、福州、成都、重慶、西安、鄭州、長沙、合肥、南昌、寧波、唐山、徐州、鄂爾多斯、呼和浩特、威海、太原等 32 個城市。
支付戰緣由[5]
從佈局線下支付的角度去看,打車行為對用戶線下支付習慣的培養較為重要。而一旦用戶習慣了某個線下支付產品,又會將這種習慣延伸到PC互聯網,此外,PC端的電商規模也遠沒有線下經濟的規模大。
打車應用屬於出行服務的主要門類,而出行服務與餐飲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又構成用戶主要的O2O場景。當大眾點評、美團等團購網站角逐本地生活服務的格局逐漸明朗化後,出行服務則成為市場的又一個主要爭奪領域。
叫車+支付,簡單說,就是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手機APP,線上呼叫和發單,軟體基於地理位置進行推送,附近的司機搶單,用戶及時享受服務,並用手機直接支付。從手臂招車,到指尖叫車,打車APP正在全國迅速推廣。一來,解決打車難問題,二來,降低計程車空駛率。
從城市人口行為方面來看,大城市會有堵車風景線,一大部分人堅持坐地鐵,收入欠佳的只能倒公交,剩下的那些是所謂的中產階級,一部分有車,剩下的會有打車需求,一半以上的是因為工作,奉命打車,他們尤其不喜歡等待,因此打的軟體更適合提前預約。
中小城市的一般居民都以公交或者電動車為交通工具,部分高新階層有車,打車基本上只受天氣和節假日影響,固定的打車者不會很多。
早期的計程車服電話務台很有意思,有的地方現在還在用,這種服務台串聯了內部供的哥的姐們交流,熱線服務又面向外部,乘客可以通過服務台叫車,只需等待。這個模式可以為打車軟體提供一個思路。
根據現在的情況,打車軟體有兩個模式可以走:一是現在拼的火熱的圈地模式,先搶夠了用戶,以後在渠道整合時候,與計程車公司等各環節交談,增加話語權;二是可以與計程車公司等單位交談,與其合作或者入股,從行業上游入手,整合計程車資源,然後與移動流量大戶交談。
如果在計程車的調配等方面有問題,無法實現每個區域不同的點安放一定量的計程車,巨頭們不妨在計程車公司身上做做文章,考慮從源頭上開發新的模式,有效的話,隨便一個應用就能實現打的,這比做大量的基於中游的打車軟體的工作要容易的多。
打車軟體到後期的主要矛盾會是人們的需求與計程車不能提供及時的服務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當前的主要表現是部分地區使用打車軟體打不著車,當然這些地方一般會是比較偏遠的,打車軟體的佈局重點在於大中城市,短時間內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這裡有一個方案是,打車軟體可以查看後臺數據,在人們經常游玩的地方以及各地的旅游名地增設一些出車站聚集點,便於有需求的乘客打車。
從行業來看,打車軟體這個領域僅僅是O2O的一點,從打車軟體開始,估計今後每一個O2O的創業項目都會打上互聯網巨頭們的標準,或者是巨頭們自己付諸實踐,或者以投資併購的方式實現,國內整個移動互聯網僅是互聯網巨頭們後花園。[6]
- 有部分計程車上裝了多台終端,司機還不斷推薦用微信等支付方式。使用打車軟體接單,司機每天最高可額外獲得125元獎勵。然而安裝終端太多、司機頻繁查閱,對於行車安全所造成的影響卻令人擔憂。[7]
- 由於需要輸入起點與終點,使得一部分司機開始挑活,不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活就不拉了。而且打車軟體似乎也慣壞了許多司機師傅,如果不加錢,或者乘客不加點電召費(最高5元),司機基本無動於衷,但如果軟體獎錢了,馬上就會有所活動。這似乎意味著,以後如果不用打車軟體,或者你所走的路線不好打車而軟體又不獎錢,你將很難打到車。
- 針對軟體的技術漏洞,目前市場賣的“搶單軟體”,可以提前兩秒聽到優質訂單;也有乘客結賬時乾脆用兩家軟體分開結,各得10塊獎勵。而近日嘀嘀出現的支付故障,也被一些人認為是惡意競爭的結果。[8]
- 採用如此大的成本來爭奪客戶並不看好。支付寶與微信已經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如果僅僅是為了告訴大家有什麼功能,顯然不值。現在打車用支付寶和微信付費有優惠,所以人們才會用。如果沒有優惠的時候,誰會浪費時間在移動支付上呢?如果一直優惠,勢必還要繼續燒錢,就像一個無底洞。[9]
- O2O: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是指線上營銷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O2O通過打折、提供信息、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從而將他們轉換為自己的線下客戶,這就特別適合必須到店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比如餐飲、健身、看電影和演出、美容美髮等。
- ↑ 1.0 1.1 阿裡騰訊廝殺打車APP:開山者搖搖招車出局.新浪科技.2014.01.23
- ↑ 嘀嘀”、“快的”再砸巨資爭用戶.新浪科技.2014年02月18日
- ↑ 支付寶新浪微博.2014.02.18
- ↑ 嘀嘀打車補10元 快的:永遠多1元.新華網.2014年02月18日
- ↑ 打車應用燒錢背後:資本支撐巨頭意志.趙楠.第一財經日報.2014-01-23
- ↑ 王吉偉.打車軟體與巨頭之爭.2014年01月22日
- ↑ 日“撿”125元 的哥分心搶單.法制晚報.2014.01.23
- ↑ 打車軟體燒錢戰爭:嘀嘀“南下”快的“北伐”.中國廣播網.2014.01.23
- ↑ 毛小北.打車軟體掐架 符合市場需要才能活到最後.中國產經新聞報.2014.01.23
我來看看,這1億元在北京能花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