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悖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所羅門悖論(Solomon’s paradox)
目錄 |
所羅門悖論指的是以下悖論:善於為他人決策提建議,自己決策卻做不好[1]。
由加拿大社會心理學家伊格爾·格羅斯曼(Igor Grossmann)提出。這裡的所羅門,是指3000年前統治以色列的所羅門國王。他以聰明睿智著稱,善於給別人提建議;而且別人聽從建議執行,效果很好。
所羅門悖論的相關研究[1]
前人關於所羅門悖論的洞察,無論是經驗總結,還是哲學思辨,都是一種抽象,如果不能具體化,和生活的案例結合在一起,就很難識別,更談不上運用。
我們先來看心理學家格羅斯曼的相關實驗。他們找到兩組實驗參與者,第一組思考自身問題,第二組思考他人問題。
第一組要想象,伴侶不忠,並且與自身最好朋友發生越軌行為。第二組想象,朋友伴侶對朋友不忠,與朋友的最好朋友發生越軌行為。
然後,格羅斯曼設計問卷評分系統,測試實驗參與者面對事情時表現出的智慧水平。這些測試包括以下問題:
①你是不是需要關於這件事更多的信息?
②你是不是需要瞭解一下這件事發生的背景是什麼?
③你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妥協的可能性?考慮一下對方的看法?
④你處理這件事之後,未來會發生什麼,你能不能想象幾種不同的可能性?
智慧在現代心理學中界定為明智地推理。意即,有智慧不在於智商有多高、計算能力有多強,即便有一定相關性,主要體現在處事和決策能力較高,尤其是面臨複雜矛盾情境。
格羅斯曼問卷中的提問,並非隨意設計,而是體現出智慧的不同側面。
問題①、②體現的是謙虛。有智慧的人,能夠認知到自身的知識局限,註重收集充分的決策信息,而不是馬上衝動地下結論。
問題③體現的是權衡。能夠超越自我,換位思考別人的視角,不是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兼顧別人的利益,統籌之後再決策。
問題④體現的是靈活性。不是只有一個方案,而是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夠尋求多種不同質的解決方案,從中擇優。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參與者在思考他人問題時,比在思考自身問題時體現出更高的智慧水平。事實上,思考自身問題時,很多人憤怒之下,表示馬上分手,根本不考慮上述問題。
有智慧的人,經過統籌思考後,最後可能仍然決定分手,但這和覺得自己被戴綠帽、一怒之下分手,在決策水平上有高下之分。
我們再來看格羅斯曼的另一個實驗,以心率變異性為指標,要求實驗參與者思考關於澳大利亞人的政治與社會問題。
本實驗也是分成兩組,第一組是自我沉浸組,第二組是自我抽離組。
第一組要求參與者將自我融入到情境中,儘量使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第二組要求參與者將自我從情境中抽離出來,儘量使用第三人稱“他/她”來敘述。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者用心電圖設備測量參與者的心率變異性,意即:逐次心跳周期差異的變化情況。
結果發現,自我抽離組相比自我沉浸組,心率變異性相對更大一些,體現出更高的智慧水平與更低的歸因偏差。
研究者認為,旁觀者視角可以充分調動大腦中的“執行環路”,增加個體的心率變異性與執行功能,從而促進智慧水平。
諸如此類,如果能積累更多關於所羅門悖論的案例,理解其細節,就更容易識別出所羅門悖論,再針對性應對。
所羅門悖論產生的原因[1]
心理學家格羅斯曼做了一個綜合研究,回顧各個研究者關於智慧水平的研究。
例如,有一個研究是,讓受試者記日記,隨時記錄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都是怎麼決策。結果發現,同一個人在一天之內,有時候很有智慧,有時候卻很沒有智慧。
例如,有一個研究發現,智慧跟性別、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相關性更高一些的是年齡。年齡大的人,可能因為見識更廣,更善於權衡,相對更有智慧。
綜合這些研究,心理學家格羅斯曼發現,人的智慧和情境高度相關。也就是說,一個人某時、某地、某方面可能表現出較高智慧,但在彼時、彼地、彼方面可能表現出較低智慧。
例如,所羅門悖論體現的也是智慧水平的情境差距,為自己做決策時智慧水平更容易降低,為別人提建議智慧水平表現更好。
不同情境下,影響智慧水平因素不同。就所羅門悖論的情境而言,是因為我們在為自己做決策時,自我會有較多干擾因素。
例如,過度自信。在放棄中,提到,美國大學理事會,曾經對100萬名高中生進行過一次大型調查,結果有70%的學生把自己的領導能力評定為“中上等”。
例如,確認偏誤。我們傾向於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容易註意符合證據,有意無意忽視不符合證據。
例如,聚焦錯覺。我們容易過於關註事物某一方面而導致評估失準,錯判普遍性、重要性等,從而陷入隧道視野,產生前提性的錯誤。
諸如此類,既便我們掌握不少決策方法,也會因為受到干擾,而無法做到明智地推理。
我們思考別人問題,天然是採用旁觀視角,甚至是上帝視角,雖然也會受到干擾,但影響相對較少,明智推理的概率就會提高。
但不管是哪一種情境,要提高決策能力和智慧水平,關鍵在於知行合一、刻意練習。
事實上,就算是具體明確的技能,也需要經過大量練習。例如,投籃如果歸納方法,其實並不複雜,但為了達到一流籃球運動員水平,喬丹每日練習投籃會超過1000次。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像智慧這種高層次、高水平認知能力,需要多少練習量。有些人自主性較低,不夠獨立,很少決策並承擔決策責任,智慧水平較低不難想象。
前述提到,年齡與智慧水平相關性較大,年齡更大,智慧水平相對更高。這與練習次數有關,通常來說,年齡越大,經歷事件越多,決策練習越多。
但這隻是一般情況,如果一個人逃避決策,或者決策時憑本能,而不是刻意練習各種決策方法,或者決策後不註意復盤反思,年齡再大智慧水平也高不到哪,甚至會成為老糊塗。
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能準確歸因,就不難想到應對所羅門悖論之法。
在不同情境下提升決策能力,有不同方法。就應對所羅門悖論而言,也有針對性的方法。
比如說,藉助外部視角。
既然有所羅門悖論,我們自己在做決策時,可以尋找可信度高的朋友或者專業人士,讓他們提供決策建議,再與我們自身的解決方案對比,最後再統籌決策。
這種做法是藉助外部視角,其本質是用所羅門悖論應對所羅門悖論,有點“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意味。
比如說,切換外部視角。
格羅斯曼等人又做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們創新性地將密歇根大學伊森·克羅斯(Ethan Kross)等人關於 “自我抽離”(self-distance)的研究應用其中。自我抽離,即個體能夠超越自我中心,將自己視為“客體”(object),增強“適應性反省”(adaptive self-reflection),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自身問題[2]。
應對所羅門悖論,格羅斯曼建議,雖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我們要“想象”發生在別人身上。這是反事實推理,用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正是前述實驗提到的“自我抽離”。
這種切換能力很重要。智慧水平高的人,即便沒有別人輔助,也能像多重人格的人一樣,進行視角切換、思維切換。
除第三人稱視角外,還可以考慮以教為學視角,想象自己是一個老師,正在教授自己如何應對當前事件,這同樣也能激發出更高水平的智慧。
比如說,拉開時空距離。
類似於10/10/10法則,想象成是10個月、10年後發生的事,製造時間上的距離。同樣,也可以想象成是發生在別的地方,例如發達地區、發達城市,製造空間上的距離。
諸如此類,目的都是跳出自我中心視角,避免過於狹隘或者受偏見所干擾。值得註意的是,這不是說不考慮自己的感受、直覺,而是兼顧兩者後再統籌決策。
- ↑ 1.0 1.1 1.2 Grossmann I , Kross E . Exploring Solomon\"s Paradox: Self-Distancing Eliminates the Self-Other Asymmetry in Wise Reasoning About Close Relationships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4, 25(8):1571-1580
- ↑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中國社會科學網.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