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債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戰爭債券是指政府發行的債務證券,目的在於在戰爭時期籌集軍費。在面臨戰爭、出現資金短缺的時候,美國政府就會利用儲蓄債券向企業和個人籌集資金。為了鼓勵國民購買,它被冠以戰爭債券、愛國債券、自由債券、勝利債券等各種既響亮又“崇高”的名稱。
戰爭債券是為提升美國人的愛國情緒而“設計”的,主要購買者也是美國公民。購買債券者必須提供社會安全號。債券的第一持有人必須是美國公民和在美國長期居住、工作的外國人。不在美國長期居住的外國人只能成為合伙持有者。
戰爭債券的購買十分方便,既可以通過銀行,也可以在網上直接購買。債券的面值分為50美元、75美元、100美元、200美元、500美元、1000美元、5000美元和10000美元等數種。戰爭債券是保值的,而且每個月都會增值。購買時只需支付面值的一半,假如你花50美元購買一張面值100美元的戰爭債券,按規定於17年後兌現,屆時你就可以拿到100美元。不過你要想在此前兌現,也可以拿到實際付出的本金加利息。
羅斯福購買了第一份國防債券
1941年年中,法西斯德國已經席卷歐洲大陸,並準備向蘇聯發動閃電式攻擊;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後,正在謀劃襲擊珍珠港的美軍艦隊。當時的美國雖然置身事外,但也感受到了大戰日益逼近的氣息。5月1日,美國財政部宣佈發行國防債券,總統羅斯福從財政部長摩根索那裡購買了第一份國防債券。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第二天,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說,嚮日本宣戰。美財政部發行的國防債券也隨即更名為戰爭債券。
從1942年11月到1945年12月,美國政府共發行了8期戰爭債券,每次銷售額都超過了預定計劃。第一期戰爭債券預計發售90億美元,實際售出130億美元;第二期計劃發售130億美元,實際售出185億美元;第三期售出190億美元,比預計高出40億美元。1944年11月,隨著歐洲戰場捷報頻傳,第六期戰爭債券實際售出216億美元。1945年5月發售第七期債券時,歐洲勝利的消息已經傳遍大街小巷,有人擔心這一次140億美元的計劃可能完不成,然而最終銷出260億美元。1945年10月,最後一期戰爭債券被稱為勝利債券,銷售結果是210億美元,完成預定110億美元計劃的191%。
1946年1月3日,隨著最後一筆勝利債券存入國庫,美國在二戰期間的戰爭債券史也落下了帷幕。在這段時間里,美國戰爭金融委員會總共售出了1857億美元的戰爭債券。超過8500萬的美國民眾購買了總值約500億美元的戰爭債券,而當時美國的總人口才1.3億,也就是說,超過65%的美國人都購買過戰爭債券。
關鍵在於百姓是否支持戰爭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由於美國在戰時實行消費品定量供應制度,而且增大了稅收,老百姓即使有錢也無處消費,於是購買戰爭債券成為惟一的投資選擇。同時,戰爭債券也有利於擴大政府投資,帶動軍工產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形成所謂的“戰爭景氣”。但在歷史上,戰爭債券的熱銷是以公民的愛國熱情為基礎的,它為老百姓提供了表達愛國熱情的渠道。當前線戰士用鮮血和生命奮戰時,後方的百姓就通過戰爭債券貢獻自己的力量。戰爭債券就以這種方式把前線和後方連成一體。有學者指出,雖然戰爭債券本來的目的是為戰爭籌集資金,但它最大的收穫是這種血肉相連的真摯感情。
換句話說,戰爭債券能否順利售出,關鍵在於百姓是否支持戰爭。美國在二戰期間能夠發售數量如此巨大的戰爭公債,關鍵就在於這是一場得到舉國上下全力支持的正義戰爭。此後半個多世紀里,美國再也沒有發售過戰爭債券,這並不是因為美國沒有再打仗,或者美國政府很有錢。20世紀60年代的侵越戰爭一度將美國經濟拖入泥潭,但美國政府並沒有發售戰爭債券,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百姓的反戰情緒。
債券所籌款項只是杯水車薪
“9·11”恐怖襲擊事件被認為是美國遭受的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國政府隨即發出了反恐戰爭的宣誓。美國總統布希在多次演講中都反覆強調說,反恐是一場戰爭,而且是一場漫長的、艱苦的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布希把反恐作為一場戰爭來看待是有道理的,而且也得到了美國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美國財政部在國會的支持下於2001年12月發售戰爭債券,到今年7月實際售出15.7億美元,超出計劃4.2億美元。這同小布希居高不下的民意支持率一樣,反映了美國民眾在遭受外來打擊後激發出的愛國熱情。
然而,在熱情之餘,很多經濟學家對戰爭債券提出了質疑。“9·11”事件後,美國國會緊急撥款400億美元,其中128億用於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和加強本土安全。2002年7月,美國參議院又追加了56億美元的國防開支,從而使2001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達到3156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提交的2002年度國防開支預算是3289億美元,比上年提交的預算增加了133億美元。對於增長如此迅速的開支而言,區區15.7億美元的戰爭債券無疑只是杯水車薪。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發行戰爭債券是一個“不僅愚蠢,而且有害”的餿主意。他指出,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和恐怖襲擊的雙重打擊之中,為了刺激經濟、恢覆信心,政府應該鼓勵消費和投資。從聯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從總統到市長都應該鼓勵人們花錢,鼓勵人們像往常一樣逛商店、下館子……紐約時代廣場上的一些商店還貼出標語:“讓紐約重新站起來———去商店購物!下館子吃飯!”如果美國人不是大膽花錢,而是省吃省穿存錢,這對經濟複蘇並非是件好事。
克魯格曼進一步分析說,布希一邊把本來可以分配給窮人或者投入反恐戰爭和本土防禦的錢還給大公司,一邊打著愛國的旗號向老百姓借錢。一進一齣,戰爭債券就相當於老百姓給資本家貼錢。因此,克魯格曼呼籲:“抵制戰爭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