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預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國防預算是指是經國家批准的在一定時期(如一年)用於國防的經費開支計劃。又稱國防費預算。是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又稱國防費預算。是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國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國防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在經費使用上的反映,也是不同的經濟、政治關係的反映,國防預算的基本任務是保障武裝力量的活動,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及採購等國防建設的需要。其功能在於調節、控制國防建設各項事業的內容、規模和速度,保證國家建設按照既定的目標發展。國防預算的內容一般包括軍費、國防科研費、國防基本建設費、後備力量建設費等大項。每一大項中又可分為若幹小項。國防預算的內容很多,各國國防預算的項目設置及其分類方法不盡一致。一般來說包括軍費、國防科研費、國防基本建設費、後備力量建設費等主要類別,而每個類別又分為若幹項目;有的國家並未把某些屬於國防開支的項目列入國防預算,例如美國把核武器研製費用列入能源發展費,蘇聯把國防基本建設費列入國家基本建設投資,這給國防預算的國際間比較分析帶來了困難。出現這種情況,主要不在於編製方法上的原因,而在於深刻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原因。中國對國防預算項目有統一規定,它按照經費的不同用途和職能,明確規定了各項預算經費的科目名稱、序列編號、開支範圍和主管部門等;這不僅便於預算的編製和執行,還有助於財務核算和監督分析,對搞好預算經費的管理有重要作用。由於國防預算是國防費的綜合分配計劃,所以它制約和決定著國防建設發展的方向、規模以及內部各部分的比例關係,是國防系統全部財務活動的基本依據。
國防預算反映一個國家的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反映國防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在不同性質的國家裡,反映不同的經濟、政治關係;目的是保障武裝力量活動,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和採購,國防基本建設等各方面的經費需要。國家對國防的撥款是無償供給的,所獲得的是一定的軍事實力和國家安全保障,而不是直接的經濟上的收益。國防預算既是反映國防建設各項事業的內容、規模和發展速度的綜合性計劃,也是控制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發展規模及其內部各種比例關係,保證國防建設按照既定目標發展的重要手段。
國防預算的編製是整個預算工作的起點和關鍵。編製國防預算的原則因國家政治、經濟制度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必須從國家的戰略出發,與國民經濟和國家財政狀況相適應;根據國防需要確定各項開支的比例關係,量力而行,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國防預算方案一般由國防部門或軍隊有關機構編製,經國家有關機構審查批准後生效。中國的國防預算是按照以下程式編製的:總後勤部和國防系統有關部門提出,按歸口管理的渠道逐級上報,經國家財政部門綜合平衡和國務院審定,形成國防預算草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