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成本內部審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成本內部審計[1]

  成本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機構或人員對本部門、本單位產品成本的管理活動所進行的審計。部門內部審計機構對企業產:品成本的審計,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常常被視為外部審計。成本內部審計除與外部審計相同者外,主要側重在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本效益方面的審計。

成本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2]

  要做好產品成本的審計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首先,要建立健全產品成本內部控制體系。產品成本的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包括產品成本管理體系和產品成本核算體系。產品成本管理體系主要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考核成本分析以及歸口分級管理等各項工作。產品成本核算體系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及規程、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等工作。產品成本內部審計主要通過對企業成本計劃、預算以及對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成本計算對象的確定等,瞭解和掌握企業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的強弱處,以確定成本審計工作的重點。對於企業成本審計強點之處可採取抽查方式進行測試,而對於弱點之處應作為審計重點採用普查方式進行測試。

  其次,要建立健全定額和原始記錄製度。定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耗用的各種材料、物資工時、開支費用應遵循的標準。它是控制各項耗費、進行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重要條件。只有建立健全各種消耗定額,才能據以審計各項耗費是否存在浪費,才能據以控制各項費用。原始記錄是直接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資料,是進行費用成本核算和分析考核消耗定額執行情況的依據。企業對於材料、動力、工時的消費和費用的開支廢品的產生,以及半成品在產品的內部轉移,產成品入庫等都要有詳實的原始記錄。為此,企業財務部門要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和生產車間分工協作,建立健全原始記錄管理制度,以便為費用、成本核算提供真實完整的原始依據。企業只有建立健全定額和原始記錄製度,才能為成本核算的內部審計工作莫定良好基礎。

  第三,要對產品成本計算程式進行檢查。由於產品的生產類型多種多樣,有的生產步驟比較複雜,因而按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的程式也比較複雜,如果審計人員對全部產品的計算過程進行詳細審查,必將耗時費力,客觀上也不允許。因此審計人員對產品成本計算程式進行審查時,主要應審查各種費用界限的劃分,即主要審查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界限的劃分;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界限的劃分,各受益期費用界限的劃分;各種產品費用界限的劃分;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費用界限的劃分。在審查各種費用界限的劃分時,主要審計是否有少計、亂擠產品成本的現象;是否有利用攤提方法人為調節產品成本的現象;是否有虛假計算在產品成本,人為調節完工產品成本的現象。

  第四,對產品成本核算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和弊端進行經常性檢查。在實際工作中,產品成本核算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和弊端主要有:

  1.以領代耗,多餘材料不及時辦理退庫或假退料手續,造成產品成本虛增和材料浪費。

  2.原材料計價標準不准確,價值構成不真實,計價方法不一致。有人為調節材料成本計算結果的現象,導致前後各期產品成本耗用的原材料費用不一致, 同時也存在對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不正確的現象,從而影響著產品材料成本的正確性。

  3.產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分配標準不合理,不能正確按受益原則進行分析,從而影響產品成本的正確性。

  4.人工費用的分配不合理,存在著工時記錄不准確,少計、亂計成本的現象。

  5.跨期費用攤銷,不按受益程度分攤,存在著受益程度大的產品分攤跨期費用少等不合理現象。

  6.產品成本計算的方法,適用不得當,不按照生產特點和產品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計算方法。

  7.存在虛報或隱匿非正常情況造成的料、工、費的消耗。造成少計或多計的現象。

  對於這些經常容易出現的錯誤和弊端,審計人員應經常更深入檢查和有目的地抽查,發現錯誤和弊端及時進行糾正,否則,就會使審計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產品成本內部審計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加強產品成本內部的審計,才能保證產品成本歸屬的費用合法、合理,才能保證產品成本資料真實司靠。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審計科學研究所.簡明審計辭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05月第1版.
  2. 崔琴.淺談產品成本內部審計工作[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成本內部審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